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琴簫雅韻譜詩意,淡墨潤彩畫古風
送交者: 玫落秋水 2005年06月29日16:15:17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琴簫雅韻譜詩意,淡墨潤彩畫古風
------記乙酉端午詩人節


再次走近林家花園,正是草長鶯飛的六月。那座古樸的百年老宅映襯着綠意蔥籠,矗立在初夏和煦的陽光里。門口大簇的石蠟紅火艷艷地盛開着,喜迎八方來客。

偌大的林家花園高朋滿座,空氣里飄乎着烏龍桂花茶的幽幽清香。身着紅色短衫的女主人象只忙碌的蝴蝶,在賓客間往來穿梭。籍着著名詩人屈原的名號,今天盛大的茶會也憑添了幾分流動的詩意。

琴、詩、書、畫。

就在這樣一個有陽光和清風的午後,我初次遇見了她。驚艷!

她端坐在一身素白的沈女士的懷裡,安靜得象個孩子。古樸的木紋質地方正、雅致,七根琴弦梳理整齊。依鳳而制的身形小巧玲瓏,頭、頸、肩、腰、尾、足無不透出這位“絕世佳人”高貴典雅的風韻。

我立刻被她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儒雅氣質所折服。她帶着先秦古韻、唐宋遺風,穿過千百年的時光走到我的面前。近距離的,我和她面對面。

七弦泠泠,一曲《漁樵問答》引我走進了古代隱逸之士豪放灑脫的境界。我驚訝於她清微淡遠的音質,似乎一聲微弱的鳥啼都會掩去她輕柔纖細的琴音。大音希聲,也許說的正是古琴的獨特音質吧。這種淡靜、虛靜、幽靜、恬靜的靜態美簡單、內斂、含蓄、陰柔,只可用心去聽、去品、去悟那弦外之音、之意、之境界。

“美而不艷、哀而不傷、質而能文、辯而不詐、溫潤調暢、清迥幽奇、忝韻曲折、立聲孤秀”,古琴溫婉淡雅的音質如清泉滌垢,讓人超然出塵,返樸歸真。

還未從古琴的遐想中走出來,冷不丁的,又遇上了簫。這個午後似乎就該這樣:微閉着眼,聽風,風中有音樂流淌,象流水一樣清冽。

這個吹簫的年輕人黃先生我並不陌生,一管黑色的洞簫在他的把玩下竟吹出了現代風韻。音色仍是傳統洞簫的低沉渾厚,旋律卻注入了活潑的現代元素。音樂在古意與今韻中遊走,渾然自得,別有一番韻味。

在琴音餘韻中,我們聆聽了來自蘇黎世大學的漢學系教授杜先生的演講《美學》。杜教授從琴、詩、書、畫四個方面形象生動地演繹了美的學問、美的藝術、美的境界。從琴韻、詩意、書形、畫風中去感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奇妙深奧的意境之美。

一段《詩的語言和力量》,詩意便在靜謐的林家花園裡蔓延開來。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朱副會長用他詩的語言將靈性賦予了這個安詳的午後:藍天清澈、白雲悠然,綠樹蔥鬱、清風送爽,心中忽然有一種寧靜高遠的空靈感覺,而思緒更在芳草斜陽外。

書畫本同源,書家狄先生和畫家周先生似乎是一對默契的老搭當。狄的字自成一格,行雲流水,纖勁而達清秀;周的畫設色清麗,用墨濃淡相宜,氣勢生動。一幅蘭、竹、松、梅《四君子》格調清雅,富有濃郁的中國特色。《群山圖》綠意明快,又融入了西畫技法。建東為《群山圖》題了詩,書畫藝術水乳交融,相互輝映,斑斕奪目。

琴簫雅韻譜詩意,淡墨潤彩畫古風。這個詩人節,茶香、棕香,墨香,清香幽遠,琴韻、詩韻、畫韻,清韻流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藍天白雲C
2003: 藍天白雲D
2002: 草梅 · 2002
2002: 聊天室泡妞不完全手冊(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