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我的酒商BBR的Mark Lee介紹我飲波爾多左岸的五級莊龐德卡內(Chateau Pontet-Canet),跟我說:「自從換了莊主後,這個莊的酒質量大進,價格不高,可謂平、靚、正。」聽後,買了數瓶和友人共飲,的確十分出色,故此留下深刻印象。
不久之後,自己開始買波爾多的期酒(en primeur),酒商亦電郵各個酒評家對各酒莊的評分報告給筆者。閱讀數個年份的報告後,我發覺某個酒莊的評分上升快捷,竟然可以和一級莊的酒媲美,那就是龐德卡內酒莊。
去年五月底在Vinexpo酒展遇見龐德卡內的Melanie Tesseron,跟她說希望六月份拜訪酒莊。Melanie十分友善及幫忙,欣然安排筆者的訪問。這次已經是自己第二次(上一次是二○一一年)訪問龐德卡內酒莊,莊園就在D205公路旁,和武當酒莊(Chateau Mouton)對望。酒莊的葡萄園和武當的葡萄園緊接,難怪葡萄園那麼優越。那天是大陰天,進去試酒室後就開始下雨。接待的女士帶領筆者參觀了揀選葡萄的設備,他們已採用光學揀選機(optical selecting machine)。大大小小的不鏽鋼發酵缸佇立在發酵室中,基本上每一個發酵缸只會發酵單一塊田的葡萄。之後,我們到了熟成室,發現他們用上不同的容器去熟化紅酒。除了傳統的橡木桶外,還有一個個用不同成分的黏土碎石組成的孵化器(incubator),外形就像電影《異形》(Alien)中異形的繭,二○一五年的紅酒就在木桶或孵化器中熟化。原來,不同的熟化器會使紅酒有不同的變化,木桶會增加紅酒的煙熏、咖啡味,而孵化器會保留紅酒的果香,果然製作過程認真而科學。
進入試酒室後,偉大的莊主Alfred Tesseron竟然出現在筆者面前。筆者驚喜不已時,Alfred已開始講解二○一五年和其他年份的比較。基本上,二○○九和二○一○年都是完美的酒,而二○一五年是典型的波爾多紅酒。我至今仍然難忘Alfred的友善、幽默及對紅酒的豐富知識。二○一六年的龐德卡內又是另一個完美年份,的確,這五級莊已經成就了許多個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