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八十多年前,魯迅先生便說過:群眾———尤其是中國的群眾———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看熱鬧、看戲一向是屬於中國人的一種奢靡、游閒的娛樂,甚至稱其為是一種民族習俗也不為過。八十多年過去了,社會發展了,時代前進了,網絡出現了,但看客依然是看客,只是看客們也緊跟時代的步伐,成千上萬地湧進了網絡。
作為網絡中人,我們每個人都成了看客。當然如果我們在網絡中留下了痕跡,我們便立即免不了要被人看的命運,只是有的人看別人的時候多一點,有的人被人看的時候多一點。我們便是這樣依靠看着或者被看着或者互相看着打發日子。但在一個有看客有演員的地方,必然需要主角的存在,否則這日子便過得沒有高潮,沒有精彩,沒有活力;這樣的話不僅看客會沒精神,演員也會沒精神。好在有人天生喜歡被人看,而有人又天生喜歡看別人。所以網絡這地方便永遠既不缺主角,也不缺看客。
於是一個又一個網絡中的主角或主動挺身而出,或半主動地被隆重推出,於是網絡中的高潮一撥又一撥地風起雲湧,於是網絡中始終人頭攢動,人聲鼎沸,人氣沖天。自從幾年前木子美主動在中國博客解開第一粒內衣扣子,每日吸引看客眼球一萬多雙後,網絡中女主角便開始獨霸天下。從木子美到青瞳竹影到流氓燕到紅衣主教再到今天的芙蓉姐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可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而看客們本着“看戲不入戲,難於成大器”的原則,不光要看得口水直下三千尺,同時還必須唾沫橫飛八萬里。這不僅是網絡主角的魅力,更是網絡看客的功夫。看客和主角便在這樣的熱鬧喧囂中同時得到了看與被看的滿足。
自從芙蓉姐姐以她肉胳膊肉腿的照片迅速走紅網絡後,便引來了無數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地圍觀起鬨的網絡看客,掀起了又一個網絡時代的新高潮。發跡於北大清華學生論壇的芙蓉姐姐,她的相貌不算美,她的腰圍不算細,她的衣着不算露,她的歌唱得不太好,她的舞跳得很一般,她的表演也還有欠缺,但卻憑着她的說不清是自信還是自戀,是勇敢還是無知,據說每天引來5000以上的看客帶着一種踴躍的,激動的,甚至是興奮的表情,同時在線等待有關她的文字和圖片,等待着她參加電影選秀大秀舞技、與男同事互毆的種種新聞,只要有關於她的文字、照片、新聞一經出現在網絡,便立即讓看客們犧牲口水無數。一個肉肉的、土土的、做作的芙蓉姐姐,竟真的可以如此顛倒眾生麼?
其實,這樣的熱鬧更是取決於看客們的心思。分析看客們的所有心思,莫過於讓自己獲得一種參與感,不管是虛榮也好,虛偽也罷。不過雖然“客”是他者,是旁觀者,但想獲得這種參與感,卻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評論和言說,因此,芙蓉姐姐一經出現,周圍便立即蜂擁而出一群 “張着嘴的看客”、“螞蟻似的人”, 他們一個個“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他們洋洋自得地、眉飛色舞地、不屑一顧地、義憤填膺地對着她竟相喝彩和唾罵起來,這聲浪竟是一陣高過一陣。有的人嘴上在唾罵心裡卻在喝彩,有的人嘴上在喝彩心裡卻在唾罵。他們不僅通過關於芙蓉姐姐的文字和圖片充分發揮眼睛的功能,獲得視覺上的快感,並且通過自己痛快淋漓的喝彩與唾罵來發揮嘴巴或者文字的功能,以獲得情緒渲瀉的快感,可謂在心理上達到了一種另類的狂歡。
網絡的好處在於人與人之間既近又遠,因此你既可以既時既地表現自己,又可以無論怎樣的表演都處於極其安全的狀態。現實生活中日益沉重的生存壓力使人們更加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而芙蓉姐姐卻正好成就了這個出口。試問,在這成千上萬的看客里,究竟有幾個是真正喜歡芙蓉姐姐的?又有幾個是真正痛恨芙蓉姐姐的?充其量,芙蓉姐姐也只不過是網絡娛樂的一個代名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