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 太平湖的前世今生 |
送交者: 晨雪 2005年09月05日19:57:17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
BY 滿恆先 又是暑熱八月,又到老舍先生的忌日了。自1966年一代文豪老舍先生含冤自沉以後,人們 漸漸熟悉了一個與汨羅江一樣不能忘懷的地名——太平湖。筆者是老舍先生學問和人品的 崇拜者,青少年時代又在太平湖邊度過,是太平湖十年歷史的見證人。值此38周年和老舍 先生忌辰,願一拙文向青年朋友介紹一下太平湖,同溫那段難捨的情,祭奠老舍先生在天 之靈。 上世紀50年代初,新街口外豁口還有城牆和護城河,城裡人一過那座護城河上的木橋,就 能看見路西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千畝蘆葦盪。城裡的孩子常到葦坑裡逮小魚、捉青蛙,膽大 點兒往蘆葦深處去“探險”,真是個“好玩兒”的去處。可是,葦塘周圍的人家卻不待見 它。每到夏天,成群的蚊子一團團地在天空翻滾。大雨一來,坑滿塘溢,幾處高坡上的人 家像座座孤島。天一擦黑兒,沒人敢從葦高草密的坑邊走。我就曾親眼見過鄰居大嬸從葦 坑裡抱回奄奄一息的棄嬰。附近居民早就盼着政府像治理“龍鬚溝”一樣整治一下它。 1958年春天,附近駐軍和機關單位的人們扛着鍬鎬,連我們太平莊小學的師生也簞食壺 漿,齊聚到葦坑邊。政府組織群眾真的要治理這片葦坑了。當時我讀小學三年級,義務勞 動沒有低年級的事,可是,我也湊熱鬧,整天在工地上轉。 在東西長三里、南北寬一里的工地上,紅旗招展,人流如潮,高音喇叭播放着歌曲和競賽 快報,被新生活激起無限熱情的勞動大軍打破了葦塘往日的沉寂。 很短的時間——大約在夏初,蘆葦和雜草被徹底清除了,方圓千畝、兩米多深的湖底袒露 出來,緊挨湖邊的護城河水被引進來,岸邊栽了柳、松和各種灌木,修築了環湖道路。昔 日的臭葦坑變成了公園,它被正式命名為“太平湖”。 太平湖集野趣與人工規劃美為一體,是京城西北角最具特色的人工園林。湖區分東西兩部 分,呈阿拉伯數字“8”字形。東西湖區間是一座30米長的木拱橋。湖東建有苗圃、花 壇、遊人坐椅和碼頭,布局小巧、嚴謹。湖西側辟有荷塘、稻田和灌木林,特別是湖心保 留了一座孤島,上植細柳,充滿了田園情趣。附近北京電影製片廠常來此選外景,《水上 春秋》華教練帶隊回家鄉,《無名島》海戰等外景地就選在這裡。電影學院的學生也把太 平湖作為實習場地。還有清晨練聲、黃昏切磋跤藝的,為太平湖平添了幾分文化色彩。 太平湖度過了充實而又恬靜的八個年頭,命運開始轉折。1966年初夏,湖裡突然出現許多 大紅的、墨黑的金魚,它們鳳尾搖曳,像是訴說主人的狠心拋棄,孰不知主人現在也是自 身難保。再後來,孩子們經常可以從湖裡撈起字畫、瓷器,甚至“三槍”、“鳳頭”自行 車。再後來就碰上已變形的死人漂來。我們連林子也不敢進了,說裡面有“吊死鬼兒”。 八月的一天,聽說又有人投湖了,是個寫書的學問人,穿得乾乾淨淨,死得很體面。多年 後《茶館》、《駱駝祥子》重新上演了,人們才想起它的作者。老舍先生死了,死在哪 兒? 後來才聽說,老舍先生是在遭批鬥並面臨更大人身侮辱的情況下,走出他愛戀的北京城, 走向了太平湖。我想,先生生前一定不止一次來過太平湖,他一定喜歡這個地方。因為太 平湖寧靜而秀美,它寄託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它給予人們心靈的慰籍和撫摩。也 許只有太平湖知道先生人生旅途最後一段悲壯的分分秒秒,那生與死、榮與辱的情感波 瀾。 太平湖成全了先生對死的求索,也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落幕。1968年,因為林彪的“戰備工 程”,太平湖成了渣土填埋場。一車車殘磚斷瓦滾進湖裡,一根根支離破碎的水泥構件歪 歪斜歇地指向灰暗的天空。不久,地鐵施工開始了,太平湖又被堆成幾十米高的“黃土高 原”。幾年的工夫,太平湖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 如今太平湖的原址,南側是地鐵車輛段,北側是剛剛修復的轉河。恢復太平湖的原貌已不 大可能。但是,我想在適當的位置豎立一座老舍紀念碑還是應該的,讓後人知道,這裡叫 太平湖,它見證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這裡是一位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人告別人世的 地方。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4: | 藍顏知已,擦身而過的愛人 | |
2002: | 我和我父母 - Re: [轉載] 我很難過 | |
2002: | 我和我父母 - Re: [轉載] 我很難過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