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日本人進門脫鞋習俗
萬景路
日本人進門脫鞋,乃是自古以來的習俗,至於為什麼,首先與他們古代住居環境的變遷和氣候環境有關。我們知道,從繩文時代至奈良時代,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日本人幾乎都是住在半地下的豎穴式住宅里的。雖然在彌生時代出現了立柱式的高床式建築(指建在地面上由木柱支撐起來的懸空式建築物),但那主要是用來做神殿和倉庫。所以,可以說,直到奈良時代為止,日本人還是沒有進門脫鞋習慣的,因為,他們進門後就直接下洞了。
不過,到了平安時代,日本人突然腦筋搭對弦了,認識到了本來是搭建在地上的懸空高床式倉庫通風條件比地下好了不知幾多,適宜人居,於是,開始逐漸走出地洞移居到了地上的倉庫里居住。地上的懸空高床式倉庫本來就是因為通風好易於保存物質所建的,倉庫門和地面本身就有高低之差,而日本又屬於山多樹多雨水多的地區,他們當時穿的“草履”經常拖泥帶水,這樣,人在進倉庫時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脫鞋的習慣。尤其是倉庫改為住居後,日本人是直接睡在“床”上的,只不過那時的“床”就是指在地面的木板上鋪一層草蓆子而已,睡覺時鋪開,起床時捲起放在屋角。也就是說,日本人最初從地下搬到地上,即使沒有屋門和地面的高低差這個需脫鞋的原因,他們也是不可能穿着“草履”直接進屋的,那就等於是穿着沾滿泥土的髒鞋直接上床的概念了。所以說,日本人脫鞋進屋的習俗最初就應該是因氣候和住居環境改變而形成的。
此外,日本人進屋脫鞋還與他們的神道信仰有關。前面說了,大約在彌生時代日本人就開始造神殿祭神了,神嘛!自然是高高在上的,所以,最初的神殿也是採取的懸空高床式建築,神壇則是供在“座敷”(鋪有草蓆的房間)的上方。這樣,進殿時因殿門與地面有高低之差,而殿內又是鋪有草蓆子的,所以脫鞋登殿拜神也就成為了自然之舉。發展到後來,神道的拜神儀式對脫鞋的講究更多了,比如,因背對着神脫鞋也就是把屁股對着神,乃大不敬,而正面對着神脫鞋,則需用手把鞋尖向外擺正,用將要在拜神時使用的雙手拿髒鞋子,同樣涉嫌瀆神,左右為難之下,日本人只好研究出了一種叫“淺沓”祭神專用鞋,神職人員或欲上殿拜神的香客在登殿前換上“淺沓”,據說神就會美滋滋的享受拜祭了。明顯的,這種宗教信仰的虔誠也對日本人養成脫鞋進屋的習慣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至於榻榻米,也是平安時代才開始有的,有了榻榻米後,和式房屋就已經基本成型了,內外有別,更不可能穿着鞋子直接登堂入室進入需天天打掃衛生的榻榻米房間了。而這一習俗發展至今,更加與時俱進了,一方面是為了防止腳有異味,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榻榻米上如果有細菌會被感染,當然還有尊重主人的因素在內。現在在一般的日本人家庭,客人裸足或者穿着絲襪直接進入主人客房的事兒已經幾乎沒有了。所以,我們如果有機會去日本人家做客,裸足或者穿絲襪的人一定要備一雙普通襪子在玄關換上方可進入主人家的客廳。
最後再來說說日本人家“脫鞋處”的變遷,“脫鞋處”發展至今,早已形成了一種叫做“玄關”的象徵着內外之別的專門的區域,而且這塊區域在今天還已經成為了日本人家的“門臉兒”。日本人不僅在玄關脫鞋進屋,還在玄關會客、收發東西等。所以,實際上玄關這塊區域也可以說就是日本人見客的第一場所,也是外人對一個日本家庭產生第一印象的地方,因此,現在的日本人家都會花心思裝飾這塊小小的但卻又很重要的地方,比如在鞋柜上面擺上插花、盆景或者應季的鮮花及一些賞心悅目的小擺設等,牆壁上掛一幅油墨畫或者山水畫,地面上擺放一塊精緻的小地毯等等。力圖營造出一個讓主賓看上去都會感到很舒服的優雅環境,而不是臭鞋一堆的需捂鼻子方可入的“脫鞋處”。而且,今時日本人家的玄關早已形成了集實用、美觀、風水等於一身的一個重要場所,形成了日本的“玄關文化”,某種意義上就可以說,這一切,都是拜他們自古就形成的“脫鞋”習慣所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