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先恩:聊齋
盂蘭盆節,發源於印度,成熟於中國,卻紮根於日本,其地位在東瀛好像僅次於過年,放長假,人們紛紛回鄉以祭祖。盂蘭盆節也稱鬼節,鬼節里,粗粗瀏覽了一下講花妖鬼狐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感慨良多。
我對蒲松齡感興趣,緣於1991年底,在金澤市的朋友家,看到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眼球一下被電視畫面吸住。《倩女幽魂》改編自聶小倩的故事,改編得非常好,刪除了聶小倩生孩子和當美術老師等情節,增加了燕赤霞的內容,加上了武打,借鑑了西方恐怖片的技巧,從編劇攝影到表演,均屬上乘,聚美麗驚險幽默於一爐,堪稱巔峰之作,大概只有國際視野的編導,才能打造出這樣的好作品。據說,上映之後,不少男子漢專找亂葬崗散步,但既沒碰上鬼也沒碰上狐。
上映之後,王祖賢確實成為無人逾越的鬼狐影后。祖籍安徽舒城的王祖賢,2003年還演了《美麗上海》,這部電影,一流表演,二流編劇,八流攝影,九流錄音,怪不得她從此息影。真希望她當年多演幾部聊齋劇,給人留下無限的美麗和奇思妙想。
山東的先賢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二千年後,山東的蒲松齡,喜歡怪力亂神,專門收集創作花妖鬼狐的故事。苦讀書而找不到出路,現實社會中,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言論又不自由,要想自在,只能寄託於花妖鬼狐,也借花妖鬼狐聊以自慰。雖然講怪異,怪異中飽含儒釋道思想,儒家重孝,講如何仁義忠孝,因果相報;道教重生,講如何長生;佛教重死,講如何轉世。
任何時代的考生,都煩惱無限,尤其是蒲松齡時代的考生,總考不取功名,又不得不長期備考,轉眼過而立,轉眼到不惑,轉眼知天命,依舊功名無影,囊腫羞澀,徒看富人家三妻四妾,於是採取精神勝利法。幻想晚自習時,有個年輕美貌而不食人間煙火的姑娘陪伴,至於這姑娘本質是花,是妖,是鬼,是狐,統統都不重要,只求飛來橫愛,哪怕異靈關懷。
中國古人的想象力,難以想象,至今西方影視人還在挖掘借鑑。任何東西都可以想象為美女或情侶。早先想象牛郎和織女星座,那麼大的天體之間竟有愛情;氣候現象也有靈性,如與楚王風流的巫山雲雨,至今仍然把性愛叫雲雨;不管動物植物,只要成精,都可以做伴侶,到清代主要是身邊的花妖鬼狐等,所謂花妖鬼狐,實際上代指五花八門的平民百姓。大人物死後多奉為神或仙,小人物死後為鬼,狐狸之類與小人物同級。
長時間存疑,為什麼把美女叫狐狸精,而不叫狼狽精或其他精。這次翻看《聊齋志異》,也沒有答案。細細想來,狐狸與狼類似,只是犬科動物的一個亞種,根本不會勾引相公,也不會迷惑人類。之所以有狐狸精的名頭,想必在於狐狸動人的眼神。所有動物中,狐狸的眯眼,最富媚態,可愛之極,故有狐媚之稱。人見了,難免想入非非,久而久之,狐狸精就成了特色美女的代名詞。
千里眼,順風耳等很多幻想,如今變成了現實,而聊齋中的幻想依然很前衛,許多是人類探索和追求的內容。
書中有個劉舉人,死後在閻羅殿報到時,把該喝的迷魂湯倒掉了,所以記得轉世為馬,為狗,為蛇,為人的經歷,重新轉世做人後,就非常愛護動物。人真有靈魂嗎?靈魂真能轉世嗎?鼓吹量子力學的人說,人可能有靈魂,這就有點意思了。
現在美容很時髦,但手法趕不上蒲松齡筆下的鬼,女鬼能畫張皮貼上去,經過藝術加工的皮,肯定比面膜的美容效果好。更有甚者,陸判官不僅為朱爾旦換了個聰明的心,使他過目不忘,文思泉湧,還為朱爾旦的老婆換了個美麗的頭,不用麻藥,也不用輸血。現實中,這種器官移植的美容手法,至今還未出現。
論技術,人還不如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