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討厭的,就是把人名打錯!所以,下面揭貼的朋友,請不要打成張微賤或者周行吃!否則會有很多人罵你:)(並非恐嚇!是對某人的起碼尊重)
面對如此多的爭論,我覺得我有必要講一個故事,一個我怎樣從周星馳的影迷成為張衛健的劇迷的故事。
記得大三那年,《大話西遊》裡,周星馳同學面對春三十娘,義無返顧的說:你能不能快一點殺死我,讓我看看她到底在我心裡留了什麼?從那一瞬間開始,我舉起了白旗,我承認,我很可憐,好電影看的太少了,然後,我把大話的台詞背的滾瓜爛熟勝過背四級單詞。我以為我就此拜倒在“我是一個演員”這句話里。。。之後,我開始搜羅周星馳的影片,可是很失望,從我的角度看來,真正經典的,只有《大話西遊》和《喜劇之王》,寧缺毋濫造成我一向用挑剔的眼光看東西。不幸的是,那年夏天,狂熱的我經過狂熱的暴曬後遇到了周星馳本人,在東北大學校園裡,那傢伙掙夠了我們買綠茶的錢,一走了之,儘管我不得不承認這傢伙的蘭色牛仔服很正點,那害羞的親切的笑容也很正點,甚至連聲音都很正點。前幾天看到《功夫》的海報和一系列新聞,我才發覺,他老了,或者說看上去老了。一個英雄可以光榮地死亡,卻往往要寂寞地老去。
在930劇場,我看了《小寶與康熙》,掉進張衛健眼淚做成的美麗陷阱里,痴迷程度各見所姐妹可以左證。此處省略N字。。。
每次看到有關這兩個人的爭論,我都覺得好笑;無裡頭一點說,這種比較,跟拿冰箱比洗衣機有什麼區別?
一個拍電影,一個拍電視劇,都是商業運做,都是掙我們觀眾的腰包時間感情,有什麼區別?
如果硬要區別的話,我只能說,我欣賞的,是作為演員的他們。
其實,他們都是孤單的小孩,被大人定位為“小丑”的小孩,只能帶給人們笑聲,他們的無奈,有幾個人明白?我不敢說我明白。
我不是同情,更不是崇拜,我只是想說,在某些人眼裡,自以為娛樂圈充滿了做戲,是的,他們都有完美的臉譜,賴以生存的演技,但是,當我看到被稱為“暴君”的星馳和被稱為“流氓”的衛健,我還是覺得,這是一種黑色幽默。一種真實的悲哀。
如果要贏得一部分觀眾的喜歡,那他們做到了,但要贏得全部觀眾的尊重,恐怕要幾年幾十年,光陰,帶走了一切。尤記得《逃學威龍》和《逃學外傳》裡的周星馳和張衛健,年輕張揚,甚至帥氣,很有資本可以來揮霍,但是我們永遠不知道,那個時候之前的他們,每一次演出機會都是怎樣爭取來的。看着滿大街的偶像製造作坊,我只能笑笑。。。
我喜歡張衛健和周星馳,並不等於我喜歡他們的所有作品,即便某一天,這種感情褪色了,我也決不會用一些我不喜歡的字眼來形容。他們給了我們笑聲快樂和感動,這已經足夠了。
中肯地說,我討厭特技,我知道沒有特技電影會很遜色,但是,我找不到埋沒在特技中的演技。我寧可看那些布景很差勁但表演很用心的影視劇。
近一段時間的衛視,如果你用心看,還是能看出令人感動的東西,然而,很多人一貫的思維認為,張衛健拍的就是喜劇電視,為什麼要用心看?為什麼要玩深沉?看過就算了,周星馳也是,《功夫》宣傳大張旗鼓,但是,能有幾個人接受他對李小龍的致敬呢?能有幾個人,把《聚寶盆》裡的理念用到當今爾虞我詐的商海中呢?!
張衛健和周星馳,年齡相差三歲,然而,前者看起來似乎更年輕,還接下小魚兒的角色,在健迷看來,他可以勝任的,但是,許多人因此覺得,他在裝嫩,周星馳呢,一臉的滄桑消瘦,是心態的不同嗎?同樣翻騰在無情的影視圈裡,同樣用青春來換取名利,同樣有着多面臉譜,對於周星馳來說,喜劇是他的追求,對於張衛健來說,他已經被套牢在喜劇里。
所以,需要突破的,是後者,需要完善的,是前者。但是,我更喜歡張衛健的電視劇,儘管有些乖張有些鋒芒,沒有太多小孩子看不得的東西。
你能接受生活中的醜陋,你就能被周星馳逗的前仰後合,你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你就能被張衛健的眼淚感動。。。這兩個人的不同其實
是我們觀察角度的不同,與戲劇內外的其他客觀因素有一定的聯繫。然而從出發點來說,距離真正的“喜劇之王”的高度,兩個人都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