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純:行走伊賀忍者之國與芭蕉誕生之地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1年08月07日01:42:36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
華純:行走伊賀忍者之國與芭蕉誕生之地
一大早,急着去東京車站追趕7點鍾出發的新干線快車。疫情下與上班族擠在通勤月台上車下車,難免會想到“密集”二字,不由得心裡打鼓,臉上再多加一層防禦口罩。幸好新干線上乘客寥寥無幾,接着名古屋換乘另一部特急列車也是空空蕩蕩,漸漸放鬆繃緊之弦。大約上午10點到達中途的津站下了車,三重大學的荒井教授迎面而來,一陣問候和寒喧之後坐上他的御用車,飛速上了山間公路前往三重縣內的伊賀上野。我對這個離東京很遠的地名感到陌生,但聽荒井教授介紹,伊賀不僅是日本古代的忍者之國,還是俳諧大師松尾芭蕉誕生的所在地。再過一小時就要進入江戶時代忍術修煉的風土寶地,好比一絲沁人心肺的涼風,令我情緒高漲,希望能如願以償走遍荒井教授如數家珍的三重縣著名景點。 話說第一次走進了伊賀的忍者博物館,映入眼帘的是很普通的一軒民家,日本人叫做“屋敷”。為保護祖上流傳的兵器和忍術,防範其他割據勢力的威脅,忍者在地板、樓梯、牆壁或拉門等處隱藏了各種暗通機關。遊客中的孩子們,最樂於玩躲貓貓游戲,一見到扮演忍者的人突然失蹤,就興奮地到處尋找。腳下地板很可能是活動的,門一推也可能旋轉出一個暗室。直到對方現身,孩子們高興得又蹦又跳,大人們也忍不住好奇心,用眼力掃過神秘莫測的角落。假如不是後面還有忍者舞台表演和資料館,幾乎就會沉湎於這種游戲而忘記忍者的使命是為君主收集各種情報,用中文來說就是一種“特工”或者“密探”職業了。
晌午時分,位於山坡的上野公園在叢林深處露出了白牆玄瓦的上野城天守閣。傳說它堅固的石垣圍牆在日本是最高的。著名導演黑澤明執導拍攝的《蜘蛛巢城》曾在這里取景,但劇情卻是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麥克白》。這時在忍者屋敷後邊,像馬戲團一樣拉起大棚架的舞台上,開始了真刀真槍的忍者秀。 飛鏢在眼前飛來飛去,逼真的臨場感帶領觀眾穿越回日本古代忍者的凶險之道。演員一邊表演一邊逐一解釋各種忍者的裝備和用途。 忍者的神奇傳說真是數不勝數。據現場解說,忍者與武士不同的是,忍者通常都不用大刀或長矛,而是使用便於攜帶的短兵器和暗器。例如手裹劍、鐮刀、火箸、吹矢等。又,在諸侯割據年代忍者奉命收集敵軍情報,必須學會各種“忍術”。“忍術”在廣義上有密探術,劍術、火術、巫術、藥學、天文學等。所謂的“伊賀流忍術”,最擅長於巫術和火術,因此地是四面青山包圍的盆地,歷史上有許多亡命者逃亡過來。有力的說法是代表渡來族的服部姓氏人家。據歷史記載服部半藏是中國秦姓人後代,在日本定居後改名為日姓服部。這一族人帶來了巫術和魔術,最具代表性的是九生護身法。忍者在臨陣決鬥時兩手結印,由食指和中指作刀形,切九字。 我很快得到了實踐的機會,荒井教授讓我和舞台忍者合影,舉指造型。在興致沖沖之下我學起了忍者飛鏢。結果真是丟丑,超出忍者規定體型60公斤的我,遠遠達不到果斷勇猛、一擊必勝的格鬥境地。 有必要在此摘錄忍術權威著作《萬川集海》裡的一段: 忍術思想的根源來自中國殷周之際的姜太公呂望。是他首先提出了忍術概念,並寫在傳世名著《六韜》之中。後來,孫武、張良、韓信等相繼對忍術理論進行了完善。特別是孫武的《孫子兵法 》倍受忍者階層推崇。此時忍術也基本形成了由權謀、形成、陰陽、技巧等幾部分構成的雛形。隨着忍術傳到日本,忍者也就在日本出現並發展起來。 伊賀流忍者通過好萊塢電影在世界名聞遐邇,若是以往太平時期,這里則不斷有外國遊客紛至沓來。如今在嚴峻的疫情下,整座公園顯得非常空曠和靜穆。這時候拍照,後面都沒有人影。下午氣溫高升,室外一時熱浪滾滾,對上野城已無懸念的我們轉身去了芭蕉紀念館。 芭蕉翁故鄉冢 俳句是世界上最短的固定形式的詩。最初的俳句,僅是一種風流的文字游戲,而將這種形式推高至藝術鄰域的,正是這位在伊賀誕生的俳聖松尾芭蕉。 我認為芭蕉紀念館的外觀是相當難看的水泥建築,進到裡面,正好有一個展覽,主題圍繞俳人的食桌—“芭蕉吃過哪些食物?”
在裡面看完了一圈,了解到芭蕉翁在春夏秋冬寫下關聯食譜的許多俳句。荒井教授拿起一紙測試題,和我討論了答案,簡譯如下: 問1:芭蕉移住深川之前使用過哪一個俳號? 答:桃青(1675年) 問2:芭蕉年輕時,曾去誰家打過工? 答:藤堂家 問3:芭蕉俳句里提到的東海道五十三次、以“山藥汁”為名產的宿站名? 答:鞠子宿 問4.俳句「木のもとに汁も〇〇〇も桜哉」、請說明〇〇〇里標明的食物? 答:ナマス(細切生魚和生肉,加紅白蘿卜絲的涼拌菜) 問5:俳句「時鳥が染めたのだろう」里提示哪一種魚? 答:カツオ(鰹魚) 問6:為祭月和“影待”(等待月出),接受江戶岱水邸宴請的芭蕉吃了什麼食物? 答:豆腐田樂 問7:芭蕉在伊賀詠過的“〇〇やぶなきことにゆふ時雨”,所提及的秋事是指什麼? 答:茸狩(摘取松茸) 問8:芭蕉在一次關西客人舉行的俳諧連句的會席上膽顫心驚地吃過的食物? 答:河豚魚湯 問9: 芭蕉的《奧之細道》在終點地大垣吟過一句「〇〇〇〇のふたみにわかれ行く秋ぞ」,提及的食物是? 答:はまぐり(蛤) 問10: 芭蕉出生地的家宅院子裡的菜地,與魔芋、茄子一起種植、並在藥味調料中也被使用的蔬菜品種是指什麼? 答:唐辛子(辣椒) 這十道題我們偏偏答錯了最後一條。依然得到紀念館鼓勵的小小獎品。接着我在放大於一面牆的芭蕉行旅圖前站立了很久。 1689年,松尾芭蕉與弟子河合曾良,從東京出發,一路向北,走行了兩千四百公里。圖中顯示的這條當年走過的路線,便是鼎鼎有名的“奧之細道”。通過伊賀實地參觀,我似乎能察覺到芭蕉身上也有精於“忍術”之道和全神貫注、堅韌不拔的忍者意志。芭蕉選擇的食譜,基本符合現代生活倡導的“低熱量、高營養”,對於以輕巧之身穿行於文化苦旅,不啻為一種自我保護。 從他與親如手足的弟子河合曾良一起日行20至40公里的步行速度來看,不能不驚訝他體力超人,健步如飛。幾乎與忍者追求的極限體術不謀而合。不由地要聯想“忍者足”、“浮足”、“犬走”、“深草兔步”會呈現怎樣的行走如風。 這種怪力亂神,和奧運會奪冠的馬拉松健將一樣需要長期的修行苦練。若是有人聽說過芭蕉是幕府“密探”這一傳說,來到伊賀忍者之國也許會有幾分半信半疑。但是今人更多加關注的是這位俳聖詩人,將禪宗的侘寂精神和中國古典詩文引入俳諧,提出了閒淡枯寂、風雅之誠的美學概念。日本公認為最偉大、空前絕後的俳聖詩人松尾芭蕉,在他行色匆匆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很多親手書寫靈感的底稿和句碑。 蓑蟲庵 當我們來到當地芭蕉五庵之一、由弟子服部土芳建立的蓑蟲庵時,不得不被這個處處能感受日本侘寂之美的庭園所折服。蓑蟲庵因為芭蕉贈送俳句「蓑蟲の音を聞きにこよ草の庵」(草之庵聞聽蓑衣蟲的叫聲)而盛名於天下。 芭蕉去世後,服部土芳成為伊賀蕉門的核心人物,以蓑蟲庵為據點,將芭蕉的俳句傳承給後世。土芳最大的功績,是除了將芭蕉晚年的俳句論著整理成《三冊子》外,還收集芭蕉生涯的全部作品,完成了《蕉翁句集》《蕉翁文集》《奧細道》等三部書,供於亡師靈前。 在松尾芭蕉的故鄉塚前,我默默地合掌,感謝芭蕉詩人以其“俳禪一如”、“風雅之寂”的俳風帶來了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至此,七月的伊賀之旅,在省略號後邊,圓滿地畫上了一個句號。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若云:《芳夢佳人》 長篇情愛小說連載 | |
2018: | 1.(故鄉見聞…民間風俗) | |
2018: | 病國病事 | |
2017: | 轉:她們是自然的精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