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閒話“矯情”
送交者: 馬漢三 2006年06月07日20:42:49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同志,有棉被嗎?”
  “僧是愚氓猶可訓。就在你眼前。”
  “百花齊放。有沒有鮮艷點的?”
  “不愛紅裝愛武裝。沒有。”
  “高天滾滾寒流急。這被子薄了點。”
  “凍死蒼蠅未足奇。就這了。”
  “要警惕化成美女的蛇!這是什麼態度?找你們領導來!”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隨你便。”
  ……
  這是文革中商店裡的對話,過來人或是聽過相聲《如此照相》的朋友都知道,革命高潮時期,有一陣子流行說話要先引用領袖語錄,所以這不全是我瞎編派。軍中前輩還告訴我更荒唐的事情:操典口令中比較反動的內容,如“向右看齊”、“向右(後)轉”,也都用革命口號取代。眾所周知,戲劇里常用一種虛擬表現手法,拿根鞭子表示胯下神駿如龍,大將身後幾個小廝亂跑代表十萬貔貅,等等。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也這個做派,我們會認為是有毛病,可在那個全民矯情的年代就很常見,又如面對活着的偉人畫像念念有詞彙報請示請罪,使人想到“祭神如神在”;賣菜大嫂紡織女工農民老漢工廠小混混位列三公九卿,表示工農當家作了主人……
  
  現代漢語中的“矯情”,是指故意違反常情,以示高超或與眾不同。最早的出處,大概是《三國志.魏書.陳思王傳》:“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並為之說,故遂定為嗣。” 相同的意思,還有“矯飭”、“矯亢”,等等,可見這東西古已有之。需要注意的是,北京方言中的“矯情”(“矯”讀陽平“情”讀輕聲),則是指強詞奪理,無理取鬧。據我的觀察,這裡的女性朋友更常使用這個詞兒,在嬌叱的同時,通常要配上相應的表情身段,蛾眉或蠶眉輕挑倒豎、柳腰或桶腰款擺猛扭……一般不是認真。
  
  矯情一般在兩種人身上表現最突出,一種是權勢人物,將其作為“政治智慧”的手段表演,如鄭伯、王莽、曹操、劉備……直到清朝的雍正、道光等。這種智慧當然很重要,有時候關繫到乾綱國運的得失與興衰。歷史的經驗說明,完全率性而為的偉人多半沒什麼好下場。比如項羽,他的問題有很多,其實最關鍵的就是不懂矯情之道,一副沐猴真面目,“望之不似人君”,所以壞了名頭身敗名裂。可是矯情一旦玩過了,也會有大麻煩,比如王莽先生,玩到最後斷送了老頭皮,或者如道光皇帝,過度提倡節儉以至弄到朝臣叫花子般濟濟一堂,被後人說成是冒傻氣。
  
  另外一種就是文化人,因為種種原因也要矯情,故意有些與俗人不同的舉動。早的有伯夷、叔齊、許由,後來有口不言錢的王衍、放蕩不羈的竹林七賢等等,這些人中,有的是特立獨行不與流俗合污,有的是養望養氣的把戲。矯情的故事史不絕書,《世說新語》就有許多這樣的人物和事跡。其實無論矯情的花樣如何翻新,總不出兩大類,一類是裝瘋賣傻的“沒事找抽型;另外一類是裝模作樣的“扮酷”型。
  
  既然是矯情,遇到大喜大悲之事,只要天良未泯人性尚存,難免也有表演穿幫的時候。阮籍喪母飲啖如常箕踞對客,臨訣“舉聲一號,吐血數升,廢頓良久”,這是蔑視虛偽禮法的真名士,雖穿猶榮。名公巨卿就有些不同,大概因為毫無心肝者多,死了爹媽不動容並非難事,歷史上瞞着掖着怕“守制”耽誤了仕途財路的人物就不少,所以更注重鍛煉遇喜事雍容矜持的硬功夫。謝安石接到淝水大捷的加急快報時,很酷地說了句:“小兒輩已破賊矣”,照舊下棋不誤。本來這齣戲的效果至此已達高潮,不料由於內心太激動而腳下拌蒜,“不覺屐齒之折”,我猜多半是摔了個大馬趴並且走光,史書要為賢者諱當然不會說明。可見,矯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武人粗人一般不太會這套,但是也有例外。民國時期某愛國將軍,一會兒宣布麾下集體皈依基督教,一會兒通電全軍加入國民黨,亂頭粗服竹杖芒鞋,詩書琴畫無所不通,被時人視為矯情專家。有這樣的長官,部下也只好以矯情敵之,弄到所部就像個跑馬賣解的草台班,難怪最後被老蔣分化收買散了攤。我相信他是有愛國熱情的,言行也多是天性使然而非作秀,但是按這個路子行事,恐怕是不行。
  
  文人的情況就比較複雜,很難分辨是真情還是矯情。看花落淚傷春悲秋欲仙欲死,都完全可能是真情表露。許多以情深似海著名的詩人作家藝術家等,停妻再娶喪偶又嫁本來沒什麼,但每次據自己說都是如膠似漆如魚得水,更糟糕的是文字又好,無論是多少段戀情,描述起來一律催人淚下;較早有位文豪,以恬淡閒適名世,望之如神仙中人,忽一日受偽官府特任走馬章台蘭台洸洸乎干城之具也;又當下某文豪,以前曾以如椽巨筆批人不革命,現在則以宣講道德仁愛名動天下……雖然為文與為人是可以分開,此一時彼一時等大道理咱也懂,更不好誅心說他們其實平日心裡就熱烘烘火辣辣騷動躁動,那些深情和淡泊都是偽裝,但這彎子是怎麼轉過來的,着實使人費解,他們似乎也不屑撥冗介紹經驗……因此,我看那些文章雖然也好,可還是有些吃不消。
  
  對這些容易動情的名人,我的想法是這樣:第一,以後為文言志,最好多少留些餘地,以為將來抽身退步計;第二,如果實在不能,最好事先對風險和代價做好評估;第三,如果被人揪住以前的事跡言論不放,打死也不開口或者扯什麼環境恐怕都不是好辦法,最好堅決否認有錯,或者全盤吃下一點不拉,自有擁躉出來收拾局面,技術上也比較容易。閃爍其辭的逃避,“一說就俗”的高深,雖然也有妙用,但容易讓壞人咬住不放,也苦了那些擁躉粉絲,與心何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在Santa Cruz待過一年多,懷念!談談我
2005: 阿里山的姑娘 鄧麗君
2003: 未忘卻的紀念:今夜,點亮你的燭火[圖]
2003: 〈笨臭情緣〉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