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塔樓記事――紀念911事件五周年
送交者: vivace 2006年09月05日13:25:05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塔樓記事――紀念911事件五周年


作者:龐忠甲


1983年6月1日黃昏,我從上海飛抵紐約,作為熱能動力工程專業赴美訪問學者,來美國伊柏斯柯公司(EBASCO Services, Inc.)總部報到。

座落曼哈頓島西南隅的世界貿易中心,是我就近認識美國的第一大站。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由七幢建築物組成。主體為兩座銀光閃爍的110層方柱型姐妹塔樓(編號1、2,高417和415米),1973年4月4日落成時名列世界第一高,2001年9月11日遇襲坍塌前一直是紐約市最高建築物和象徵性地標。

圖1 憑河(East River)西眺


彈指28年間,據說世貿中心有過八百多家房客,EBASCO在最大租戶之列。公司總部占有2號大廈(南塔樓)77-78以及80-93的16個樓層,總面積5.6萬平方米,員工逾兩千。董事會和它的豪華會議室在93樓。接待我的國際商務開發部位於86樓。各個樓面四周沿窗多為主管人員辦公室,房間占條型長窗越多,室主職位越高;中部隔成許多不同大小和形式的半開放辦公單元。熙熙攘攘,井然有序,設施完善,美侖美奐。

EBASCO,按字義為“電氣債券股份有限公司”(Electric Bond & Share Co) 的縮寫,脫胎於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1905年開設的一家電力工業開發公司,長期從事電站設計、建設、科研和經營業務,主持建造國內外電站逾千座,歲入近三十億美元;作為資深國際能源工程顧問公司,在同行中名列前茅。


圖2 EBASCO 主持設計的美國德州Monticello燃煤電站(197萬千瓦)


EBASCO與中國素有淵源,1929年8月,所屬美國國外電力公司(AFPC)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買下電力資產和營業權,成立美商上海電力公司(Shanghai Power Company)。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國實行改革開放,EBASCO是最早同中國恢復業務關係的美國企業之一。當時正為山東和安徽合作設計、興建大型火力發電廠。公司總部86樓有間會議室,門上標着PRC(中華人民共和國縮寫)字樣,是對華事務常設活動點。

公司國際部為我在鄰樓一家金碧輝煌的粵餐館接風。接着,培訓主管同我商訂活動計劃,尊重我廣泛涉獵的意願,安排我遍歷各大部門,包括在新澤西和喬治亞州等地的分部。後來聽說,公司上下像我這樣“蹬”遍每個部門的,算是第一個呢。這裡好象什麼都願意敞開,一派“坦蕩蕩”之風。從工作手冊、設計數據到電腦程式,要啥給啥;92樓的資料室,對我一視同仁,複印機當然任憑使用。

公司人員組成業已“全球化”,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隊伍,無論國家民族世仇或意識形態歧異,講英語各帶故國鄉土口音特色,彼此溝通合作無礙;所謂種族或地區歧視,此處大體無跡可尋。對於新來乍到的中國客人,除了友好,就是歡迎。技術部門大都有華人工程師,多為台灣俊彥,相見分外熱情;三十餘載兩岸對立隔閡,此際似乎化生了一種奇特的浪漫情調。


圖3 初來乍到


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有過成批工程技術人員前來學習,公司為此曾在哈德遜河西岸新澤西州的澤西城(Jersey City)租下整幢三層樓的公寓。此時還保留一套三臥室單元,供我和核工業部的兩位專家同住。


圖4 澤西城東望


每個工作日清晨,我等匆匆出門,趕搭州際帕斯 (Path) 捷運地鐵,在曼哈頓世貿中心地下樞紐大廳下車,直奔那浩浩蕩蕩八線並行自動斜升扶梯。

在冉冉而上即聚即散的剎那,左顧右盼,見得一幅三度空間民族熔爐行樂圖縮影。來自人類大家庭各路支脈,盎格魯薩克遜、歐陸、南美、黑非、南亞、中東以及我炎黃子孫等各樣風貌,五光十色,千姿百態,洋洋大觀,盡收眼底。幾秒鐘後人們馬上就要各奔前程,或有人處心積慮圖謀翻倒那翹翹“細長比”拔尖的世貿大廈;或有人殫精竭慮股市行情,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或有人苦心孤詣、挖空心思,挑戰從天體物理到吃熱狗一應高精尖世界紀錄。這當中胡思亂想、睡眼惺松如我,穿越琳琅滿目爭奇鬥豔的底層大商場,即搭高速垂直電梯,五十秒直達78樓“天廊”(Sky Lobby),轉往我當天上班的辦公室。一片互道早安聲中,開始日新月異又一天。


圖5 世貿中心2號樓標示牌


從八、九十樓辦公室頂天立地式長窗望出去,已然雲端里坐,直升機像大蜻蜓足下飄然而過,俄抬頭,猶有巍巍然二十層在上,不覺由衷讚美,以為忝居世界之高,與有榮焉。但不多久,驚異感疏淡下來,聽聽美國朋友抱怨整天價高踞瓊樓玉宇脫離大自然乏味無聊,氣象萬千的高科技建築設施,整潔、恆溫、柔性採光,精心規劃的現代化辦公環境,似乎反不如亞瑪遜雨林原始部落村莊了。人與自然的調諧,應是進步文明自覺追求的境界,於是摩天樓熱終要退潮;儘管還有許多國家,起高樓樂在其中,方興未艾。


圖6 天廊之上


起初為了省錢,帶自製三明治當中飯。時間長了,常隨大流出外就餐,多化幾元錢,添得不少情趣。曼哈頓下城華爾街附近稱作金融區一帶,午休時間,那封閉式高樓上班的自然之子們,大有傾巢而出之勢。附近中西餐室、街頭食攤,一派興旺。樓內外種種展覽、演出,花樣翻新,層出不窮;每逢節日來臨,尤其精彩紛呈。廣場上,台階上,條椅上,路肩上,人們或行或駐或坐,三三兩兩,有心享受陽光雨露,親親風風塵塵。當然這也是閒聊和社交活動好時光,許多交情、機會、生意,就在餐座和那雕塑為綴、繁花似錦、天幕作帳的城市庭園裡悄然潛行。


圖7 世貿中心廣場午休時分(之一)



圖8 世貿中心廣場午休時分(之二)露天音樂會:(中立者紐約市市長朱利亞尼)


77樓有座會員制的精緻餐廳,公司部門經理及以上管理人員可以加入,那裡也是待客小敘或宴集的處所。作為客人,我時有光顧,但見各級主管常聚一堂,杯盤交錯,談笑風生,聯誼同袍,互通情況,不失為一種強化團隊功能的企業特色飲食文化。

我每到一個部門,都早有安排專人接待。他們為我化費的工時記在報表上,這部分薪資從公司培訓預算中出帳,不占用所在部門或從事項目的經費。各位美國主人好象都是風趣大師,業務介紹力求生動實在,不時爆出開心笑料,絕無虛文俗套;有的一開始先說說自己家住哪裡,老婆孩子怎麼樣,率先亮起一點個人色彩,有助消解陌生人相處的戒備和不安。美國式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敬業精神,造就一種人與人之間可愛的真誠感,顯得人人都比較好打交道,這裡面是否隱含着某種社會性成功的秘密呢?

公司主管和技術人員以男性為主,但無處不在的女秘書構成了性別比例平衡。她們總是打扮得無瑕可擊、時見新意,作為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安詳地承擔着必要的繁重的行政事務工作。我寫的英文報告和備忘錄(Memo),不免拜託她們潤飾過後再打字,發出去比較放心。主管和秘書多有愉快良好的合作關係。每年四月最後一個禮拜是全國秘書周,其中星期三為秘書節,老闆送鮮花、糖果、禮物,請吃飯,藉此表達一份感激的愛心,把女孩子們哄得其樂融融。辦公室里異性玩笑少不了,只是留分寸,也不大出緋聞。輕骨頭老闆向我介紹女秘書為“辦公室老婆”(Office Wife),隨即不忘打哈哈:“同她一起的時間超過了家妻嘛。”“性騷擾”擦邊球可乎?

部門成員的生日不會被忽略,屆時秘書小姐會來收分子,湊錢買蛋糕,利用工作休息時間(Break),在會議室辦個輕快簡易的慶生派對。如果當事人沒上班,或逢節假日,過後會補上。我有點喜歡這種忙裡偷閒的人情味。

周末常常應邀去新朋友家作客。燒烤(BBQ)是最熱鬧的吃法,或者一起去近處好名聲的中西餐館,難得女主人自家做菜。所到之處,多在長島、新澤西、紐約上州景色優美的郊外,華屋香車,花木扶疏。為了享受這般逍遙仙境,主人公每天上下班必須通勤趕路,輾轉轎車、火車、地鐵之間不下三、四小時,代價未免太大,想到這裡,羨慕就變成同情了。待到進入訊息時代,今天美國有數以千萬計的員工,拜互聯網之賜,可以選擇在家上班,真箇賞心樂事,綺夢成真呢。

作為一名外國進修學者,也被視為某種意義上的潛在客戶。於是有些EBASCO往來企業或競爭者,希望同我結識。期間頗受盛情款待,包括世貿1號樓106層 “世界之窗”(Windows on the World)餐廳觀景之宴,欣賞百老匯歌舞劇,搭乘六座小飛機訪問水牛城工廠(有鳥瞰尼亞加拉瀑布的機會)等等。美國商界可以請客吃飯、招待看戲,或贈送不貴重的小禮品等融洽交往氣氛,但不作興東方式的送大禮、塞紅包之類桌面底下的勾當,視之為奇醜大忌。這方面的倫理和體制差異,日後有了更深體會。


圖9 2號樓106層“世界之窗”餐廳


對於中國紛至沓來訪問EBASCO的各界代表團,我好比半個主人身份,協同接待責無旁貸。凡屬EBASCO直接邀請的客人,多安排下榻近鄰3號世貿中心華而不侈的展望飯店(Vista Hotel,24層)。一應業務活動之外,玩的方面,參觀世貿塔頂是不可或缺的節目,就數不清陪同賓客登臨多少番了。

2號樓107層環形了望大廳(Observation Deck)全天候開放,風雨無阻,寒暑咸宜,方圓百里,盡收眼底。室內設禮品、小賣部,還有世界各地特色風味物品展覽。經辦人諒必不識方塊字,有些中國小擺設是顛倒放的。


圖10 2號世貿中心107層了望大廳(之一)



圖11 2號世貿中心107層了望大廳(之二)


氣候許可,必定再上110層樓頂露天觀景台,舒目遠眺,指天點地,飽覽無餘,自是心曠神怡。在那裡留下了許多合影,有政府部長、著名專家,新進精英,顯赫一時的實權派。一些人故去了,一些人退休了,一些人權錢交易觸法郎當入獄,更多人不知道他(她)們現在可好。


圖12 2號世貿中心110層樓頂露天觀景台


1986年7月4日美國第211屆國慶,適逢自由女神像落成100周年紀念,紐約市隆重慶祝,里根總統親臨現場。是晚,EBASCO特為正在總部訪問的一個中國代表團開放93樓董事會辦公區,依憑長窗,觀賞焰火。一位北京來客說:“年年仰望天安門焰火,今番居高臨下,可是別開生面!”這個觀景視角,現已不可再得。

緊鄰的一號塔不開放公眾參觀,無事難得上北樓。記得我去過那裡的中國遠洋運輸公司(COSCO)託運物件,找泛美航空公司訂機票,還到過美國朋友上商務中文課的一家國際語言中心,在一百多層離“世界之窗”餐廳不遠處。

塔樓管理部門對防火應變有一套措施。我參加過幾次防火演習,模擬警報一響,大家放下手邊工作到走廊里去,輕輕鬆鬆聊天喝咖啡,各主管負責清點自己的員工,確保全體疏散出來;不一會兒,警報解除,就算了事。至於人行樓梯通道,為了保安,有些門戶只出不進,如果隨便走走玩玩,往往不易繞回辦公室,一般人對這套步道系統,可謂視同陌路。太平盛世,聊備一格,豈料身陷烈火煉獄。

我是不安“本分”的訪客。

出國前,有幸參與一項旨在清潔、高效,綜合利用煤炭資源的國家重點戰略性能源科技開發項目,全稱“煤氣化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簡稱IGCC)。不久清算“洋躍進”,實施 “調整”政策,“關、停、並、轉”聲中,遂棄該項目若敝屣。

當時赴美“學者”幾乎全去高等院校或研究所,敝人心懷戚戚,無意埋首書齋,一心找上擁有該類專業和同好的企業實體,痴想糾集海外志士仁人,再創有利條件,反向說服國內,圖謀東山再起。

我曾在美國《燃燒工程》(Combustion Engineering)雜誌拜讀過EBASCO公司某副總裁率專家組向美國國會遊說開發IGCC“發電-供熱-化工聯產”技術的詳細報導。敢信此間必有芳草知音。

在EBASCO轉游大半年後,我結合學到的有關最新知識,寫了一份研究報告,實為美中合作在華開發上述項目的建議書。公司專家們聽取了我的講演(Presentation),大加稱賞,連我捏了把汗的英語也贊為了不起(Excellent)。美國公司文化不吝惜鼓勵新意遐思嘛。

來自EBASCO,通用電氣(GE)等多處熱衷同一課題的美國痴人(Nuts)們,和我一道做起了“中國夢”。我們說動了公司國際部決策層。隨後,我開始了頻繁的大洋兩岸穿梭之旅。


圖13 何想?


EBASCO聘我為對華技術交流(Technology Transfer)和商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代表,充當IGCC遊說特使,並協同推進有關常規電站合作事宜。

啟程前,公司按常規要我簽署一個文件,保證不對有關項目決策人士有任何利益輸送行為,否則自負法律責任云云。“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 里仁》)

一名中國訪問學者,搖身一變為美國公司商務代表返國活動,雖然辦妥一切合法手續,仍難脫“名不正、言不順”之嫌。有人謔稱為“雙面特務”。一位首長百思不解,滿腹狐疑地向我請教:“商務活動中,每個人從來都只代表交易的一方;難道你能代表兩邊嗎?”我想了想,答道:“是的,我代表兩邊。我必須從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最大利益出發,為EBASCO爭取提供服務的機會,找到雙方一致滿意的優化交匯點。”

我不揣冒昧、挾洋自重,從EBASCO返國活動,自比彳亍鋼絲獨行。

我以傳教士般熱忱奔走呼號,一時反響熱烈,不乏高層要員、專業界和海外有影響人士的理解和支持,於是煽起一陣IGCC虛熱,促成了多個中美合作可行性研究項目。EBASCO國際部還為中方爭取到了美國國務院貿易發展署資助開發IGCC的啟動資金(Trade Development Program,TDP)。但在石油價格長期低迷不振的情況下,無法在“看得見的將來”顯示令人鼓舞的商業價值,久久未能重獲國家計劃部門立項。

看不慣我充當“假洋鬼子”的人們,漸漸失去了耐心。我的“橋梁作用” 不覺犯上了“鵲巢鳩占”的大忌,無形中“侵犯”了某些實權人物視為禁臠的外事特權利益。有人從我背後射來冷箭,不用給我編排任何具體罪名,就輕輕巧巧破壞了作為“雙面特務”敏感處境必不可少的完美絕倫工作氣氛,藉此為難EBASCO國際部,以便剔除“異端崛起”於不事聲張、不着痕跡之中。

我從美國同仁心目中的“厲害傢伙”(Terrific Guy)變成了公司的燙手山芋(Hot Potato)。既然銳氣已失、事無可為,我不得不黯然告別EBASCO,結束了世貿塔樓一段朝朝暮暮切切緦緦難忘生涯。

從鋼絲上掉下來,沒有了杞憂和幻想的餘地,我終於告別了幾乎為之奉獻終生的能源事業,轉上了另外的志趣和職業軌道。

念及留連塔樓那時節,宿興夜寐,心醉神迷,“懸錐刺股”,悉心鑽研,四方叩索,萬里奔波,譜成起伏跌宕、如歌行板、蹉跎歲月。白頭宮女,盛世危言,如若呢呢儂儂、娓娓道來,“不知其不可而為之” 的無效性固不足道,自有生動細節從特定角度輯錄了全球化時代東西文明交融之難種種曖昧蹊蹺詭譎情事。這段綣繾往事,我在去年8月的《失落的能源戰略-回眸IGCC二十五年》一文中,不厭其煩有所回顧檢討。

世道滄桑。隨着美國和世界能源形勢的變遷,特別是常規電站和核電站技術服務需求趨淡,EBASCO走過黃金時代,不久進入了歷史。1993年Raytheon Co購併EBASCO,2000年又被艾達荷州的Washington Group International 吸納,成員多遷地工作或另謀高就了。


圖14 2000年12月,世貿中心最後的聖誕節期


911雙塔被毀時,據悉原EBASCO班底尚有約190名土木工程方面員工在世貿中心2號樓91層上班,其中13人犧牲。我仔細核對,沒有發現熟悉的名字;但數以千計的無辜不幸喪生者,不都是我的同仁,我的人類大家庭兄弟姐妹嗎?


圖15 2001年9 月11日上午塔樓被襲


姐妹塔樓看去不勝苗條,結構強固可靠。我在八、九十層辦公室里經歷過數次颶風狂飆,不論站着坐着,覺得明顯搖晃,電梯運行也喀喀作響;但據告設計容許頂部最大晃度三英尺,可信安全無虞,事實果然如此。

1993年2月26日,世貿中心地下停車場發生恐怖襲擊爆炸事件,四層地下建築被炸穿,大洞達30米寬,可是塔樓屹立不倒,根基未受致命影響,經搶修很快恢復使用。

然而,911事件顯示了,國際恐怖主義可能對美國造成不堪設想的嚴重破壞。合眾國的尊嚴,美國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或所謂現代進步文明的輝煌前景,其實十分脆弱,岌岌可危。

世貿塔樓灰飛煙滅,但在大多紐約人、美國人和世上曾經相識的人們心目中依然栩栩如生,形象不可磨滅。在我記憶中,塔樓意味着活生生的人與事,開誠有益的心靈交流,先進科技和現代管理文化精華薈粹,環球智能交融合作蔚為大觀的試驗田,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的立體示範廣場,儀態優雅、整潔華麗、新穎便捷的一流環境,發達、繁榮、財富的光彩奪目頂峰象徵,人類可以無限發揮創造力“與天地叄”的明證。


圖16 昨天


塔樓不會白白消失,犧牲者不會白白死去。美國的智慧和希望,除了體現於雷霆萬鈞般的武力反應,以及常備不懈警戒防衛,還當在於深刻自我反省,從大本大源處尋找人與人和諧相處,在互利、互敬、互愛中保障自身最大利益的真諦。

911恐怖襲擊事件是一付無比猛烈的清醒劑,不期而然扭轉了安逸中漸趨沉淪的美國社會信仰危機深化勢頭,催生了煥發良知、重整道德的新機遇。

2003年8月14日下午,我與妻在曼哈頓大街上親身經歷了突如其來的加拿大和美國東部大停電。當時的情景是一面鏡子。人們不約而同,處變不驚、互相關懷,通力合作,共度難關。私家車義務搭載行路難的陌生客,大橋變成了安步當車、秩序井然、摩肩接踵的萬人通衢。夜幕低垂,暑意蕩漾,街頭巷尾,沐風露宿,自得其樂,宛若嘉年華會。次日陸續分片恢復送電,各區俱報平安,與1977年類似停電事故期間的大規模騷亂、暴力事件與犯罪活動(3,700人被捕)截然不同,全市沒有發生哪怕一起火警或罪案,不能不體認壞事變出了好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報導稱紐約客(New Yorker)對大停電的回應如同一次信任體制的政治宣言,愚以為不如說是某種意義上無聲的道德復甦宣言。

圖17 2003年8月14日下午大停電後布洛克侖大橋人潮如織



圖18 2003年8月14日大停電之夜,隔河遙望曼哈頓


2004年11月美國大選,相當於後911的一場關於道德、信仰、價值觀的全民公決,多數草根選民把基本倫理放到了經濟、就業、伊戰和反恐考慮之上。廣大選民意志昭示世人:價值虛無、道德頹廢,一味放縱物質感官享受的自私傾向不容凌駕一切;麻木不仁,姑息邪惡,迴避心靈對於終極關懷的渴求,不能對違反自然與人性的現象採取明確道德立場的政治家,將失去領導社會的合法性。

只有高揚人之所以為人的共同價值觀,人類前途才有希望。實際上,對付恐怖主義、毒品泛濫、核武擴散、貧窮落後、世紀絕症、踐踏人權、破壞環境、貪瀆腐化……一切糾治社會癌變毒瘤的金丹良方背後,如果沒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道德基礎為支持,何來真性實效。

2004年大選出人意表的結果,無異給當選總統和決策精英耳提面命民意天聽:牢牢把握普世道德公理(不是“十字軍情結”),引領強大國家在全球化大潮中發揮維護公正原則的中流砥柱作用。“替天行道”豈能充當獨斷專行、強加於人,甚或背棄誠信原則的護身符?霸則霸矣,善霸可乎?

摩天樓熱原已過時,但世貿中心浴火重生,自有象徵美國精神不可摧毀的非常意義。2004年7月4日,在雙塔遺址舉行了新建“自由塔”(Freedom Tower)的奠基儀式。擬建塔高1,776英尺(541米),數字取自美國建國的年份,將是世界最高建築物;加上頂部的電視天線,自由塔總高超過2,000英尺(610米)。塔樓的70層作為辦公區,其上利用懸索結構建立一個用於觀景的公眾區域。塔頂將裝設利用可再生潔淨能源的風力發電裝置,莫非體現人和自然的調諧?(2005年4月,紐約市警察局經安全評估後要求建築師對建築物的部分結構進行重新設計;在新公布的設計方案中,自由塔遠離交通主幹道,而且建築物的整體構造也得到了加強。)重建工程計劃2012年全面竣工。


圖19 世貿遺址的自由塔基石



圖20 自由塔設計方案

我翻箱倒櫃,找出了所有與世貿雙塔直接有關的照片,從公司聖誕派對、三兩偶聚、開會場景、宴集留念、獨坐自憐、外圍特寫,到炮台公園、漁港碼頭、遊船河上眺望的綽約遠景,居然裝滿了兩本小相冊。此時此刻,它們正陪伴着我打字直書。我沒有收藏珍玩的雅興和能力,但會當作寶貝好好保存它們。


2006年8月


(全文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新街口 太平湖的前世今生
2005: Man from Mars, woman from Venus
2004: 藍顏知已,擦身而過的愛人
2002: 我和我父母 - Re: [轉載] 我很難過
2002: 我和我父母 - Re: [轉載] 我很難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