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人難嫁的城市 |
送交者: 佚名 2006年11月20日15:45:42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
其實熟悉上海婚介的人都知道早在五六年前,婚介所里大齡上海女青年的數量已經最起碼占總報名人數的七成,現在這個數據已經越來越高。 再看看前不久的大型白領男女公園相親活動,組織者費盡心機說要平衡男女比例,但是結果官方說法是收效甚微,男女比例3:7,其實根據現場的觀察,男女比例 2:8或許都不止,以至於很多大齡上海女在這樣的大型相親會上待一個小時都不見得能和一個男青年交換資料和聯繫方式。這樣類似的活動已經辦過兩屆,前後相隔一年,但是大齡上海女難嫁的問題絲毫沒有改變。 還有一個民間的狀況很值得關注,要想搞清楚一個城市的婚戀狀況,聽聽城市裡的阿姨媽媽的介紹大軍的議論就有點端倪了,好在筆者的親戚里不少善於此道,她們眾口一詞的說:現在是上海女孩難找,上海男人吃香的時代。 上海女人難嫁已經是不爭的社會現實,甚至是社會問題,以至於像婦聯這樣的政府機構都要辦類似家長相親會這樣的活動解決社會問題,然而上海男人真的吃香嗎? 根本不是,上海的大齡男青年的數量也不少,但是這些大齡男青年的數量再多,對緩解上海大齡女青年的難嫁問題沒有任何幫助。 現在上海就是放着大量的差不多數量的大齡男女青年,就是兩者根本無法婚配,這種情況如何發生的呢?現在我給大家算一筆帳。 比方說現在一個上海小學有102個男生入學,100個女生入學,大概符合102:100的男女出生比例。 讀書讀到高考的時候,大概男生剩下70個,女生剩下75個,這是學校的現實,因為女生比男生讀書用功,總體高中生數量女生比男生要多,而且越是重點院校的女生比例越高,或者說頂尖的學生女生比例高於男生不少。筆者以前的重點院校男女生比例4:6 。 可能由於女生找工作難,工作的時候性別劣勢明顯,所以她們努力讀書,另外女孩成熟早,懂事早,讀書也相對用心。 現在這群學生高考,10個男生12個女生重點院校,25個男生28個女生本科,25個男生30個女生專科,10個男生和5個女生落榜。 現在到了大學畢業,10個重點院校的男生3個出國了,女生只有1個出國。(現在出國深造的男生比例遠遠超過女生,原因是上海人比較保守,男生闖天下的多,上海女生不太能吃苦,而且文科比例高,一般不適合去海外讀書發展,這是客觀事實,而且注意,出國的男的都是本來就數量稀少的優秀男人中的精英分子,他們的離開是在婚戀市場對上海女人不小的打擊。) 另外7個男生有4個讀研究生,女生有6個讀研究生。25個普通。本科男生讀研4個,28個女生讀研6個(研究生比例女遠比男高是事實)。 也就是說經過讀研出國的再分配,現在的男女生比例如下:
現在問題就來了,上海女孩一般不嫁給外地男人,而單單從學歷上說,女的總是希望找學歷相對高一點的,現在在上海普通本科的男人就基本沒有什麼市場。 那麼從學歷的角度,女生歡迎的一般就是:研究生男+重點院校男+一部分海龜(3個回來1個)=12個。 而女生(包括大專一些自身條件較好的,比如漂亮的)需要從這部分男人中找對象的人數:12+5+22+10(一部分大專)=49 就算普通院校本科男生一些家庭條件或者相貌出眾的加上:12+5=17 但是外地優秀女生也在和上海女生搶奪這個人群:17-3=14 就算一部分優秀女生外嫁(其實上海高學歷外嫁比例不高,因為有點頭腦的女生都知道涉外婚姻不可靠,一般外嫁的以學歷不高但是漂亮的居多):49-4=45 現在上海就是這個趨勢:上海女孩只要讀過大學的,不管長相身高條件等等(45個),一律在那個14個裡面尋找,放着其他的男性不考慮,其他男性往往就是找外地女性或者中專等等婚配。 但是這14個比較優秀的往往很搶手,女孩只要上手一晚,沒有了這個人群,女孩就只好一年一年的尋尋覓覓了。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優秀女孩們現在對男孩的長相也有要求,14個優秀男孩里總是有那麼2個確實醜陋一點,去了他們人數更是少的可憐,而女孩不管自身情況,45個每個都要那12個裡面的。 好了,45:12=15:4,上海女孩能不多嗎???上海大齡女孩會少嗎? 如果再看看女研究生的那12個人,合適她們的可能就8,9個,可是這8,9個很搶手,他們也願意找學歷低一點,年紀輕一點的本科女生,剩下2,3個配12個女生,會不出問題? 現在上海有兩個人群相對很容易婚配:一是那個12個優秀且長相也過得去的男生(學歷出色,長相再英俊的簡直是可能性極小) 二是長相比較好,而學歷不高不低本科且年紀在23——27之間的女生45中的20——25個符合這個條件。 綜上所述:上海女孩難嫁的根本原因
所以現在上海是文化越高的女生越難嫁,大齡的比例越高,能力低的反而好嫁。男人正好相反,這是發達的商業社會的不治之症,歐洲,美國都是這種情況,現在很多社會學家把它成為:甲女與丁男的婚配問題。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