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剛過這一段媒體公認的新聞寡淡期,傳出“林妹妹”的扮演者陳曉旭剃度出家的消息。這無疑是平靜湖面上扔下一塊大石頭,驚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式的影響。
從傳播學的規律來看,這條新聞確實足以構成爆炸性新聞。其爆炸強度,第一來自於當年電視劇《紅樓夢》萬人空巷的影響力;第二來自於陳曉旭億萬身家的富姐身份;第三,則是出家。串在一起,即是一個紅透半邊天的美女富豪遁入空門的故事。這裡面具有商業時代新聞最需要的“美女”“財富”元素,引起眾多媒體紛追熱炒,也不足奇。
但這條新聞註定是不能像王菲生娃娃或別的明星艷聞軼事那樣報道的。因為這個題材,內含着莊嚴肅穆的信仰文化,不是可以用狗仔隊的眼界和思維方式去判斷的。而一旦強用這種思維邏輯去套,則像一樓的人想象十五樓的人那樣,難免套出貽笑大方的結果來。而絕大多數媒體正是這麼幹的。
媒體的第一反應——這會不會是一次炒作。因為炒作是他們的強項,經他們的手策劃參與或報道的炒作太多太多了,所以,這樣的本能反應一點都不奇怪。什麼樣的世界觀指導什麼樣的看世界方式嘛!
炒作說很快落空。因為“林妹妹”根本不需要炒作。但媒體並不甘心,很快又以“言情小說”的思維模式,推出了“因夫妻感情不和,對人生絕望”而出家的理由。支持這個理由的惟一論據,便是“林妹妹”結婚多年沒有生小孩。但“情感失敗說”很快被陳曉旭的丈夫郝彤用實際行動粉碎,他在回應了媒體各種可笑的猜測和提問之後,宣布一周后也將剃度出家。
但人們似乎並不想就此罷手,通過陳曉旭坐輪椅的細節,又推出了“林妹妹患絕症,遁入空門是為避災”之說,有的媒體甚至活靈活現地寫出了“乳腺癌”這三個聳人聽聞的大字。而某些所謂醫學家也不甘寂寞,跑出來大談“陳曉旭患有嚴重的抑鬱症,曾經想自殺。”
人們拼盡全力在做的,便是想找個合適的理由來說服自己,為什麼一個名也有利也有一切都不缺的幸運女子,會捨棄紅塵中的一切。要知道,這一切都是包括眾多媒體人在內的世人渴望而不得,每天拼命掙扎着想要的東西啊!因此,不找出一個不得已的理由,是無論如何也說服不了他們的。
這其實涉及到信仰的問題,在當下,信仰普遍缺乏的市風之下,許多人心中是沒有敬畏的。他們所嚮往的,僅是金錢與物質的享樂,而認為精神追求是虛無的東西。正是因為如此,許多人在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現狀下,卻內心痛苦寂寞無聊,失眠和心理疾病成為當下最泛濫的社會疾病,無不與此相關。
許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病因在哪裡?在他們心中,名和利仍是追逐和解釋世界的主要原因。他們心中的一切神聖感已經破滅,不嚮往天堂也不恐懼地獄。即使偶爾會和神打交道,也多是給趙公明上柱香作個揖搞搞交易:我捐你三五十元錢,你保我發大財發橫財。至於信仰,則無從談起。
正因為如此,讓心中根本無信仰的迷者去看有信仰者的任何舉動,都無法理喻和解釋。而有些事,沒必要也不需要解釋。而有些事,沒必要也不需要解釋。因為人的層次和境界不同,是根本沒有對話空間的。而成為“妙真”的“林妹妹”在媒體死追爛打的種種猜測中被逼發出“聲明”,確實是件無奈的事。
幾年前,在一次政協會上,同組的一位師太說: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對僧尼的生活是不懂甚至誤解的。披着袈裟打打殺殺的鏡頭比比皆是。而寫出家,都是殺了人或失了戀,哭哭啼啼削髮的,其實,這是一種誤導和誤解,真正的出家人,有幾個是這樣的?潛心向佛,如啞子吃蜜的覺悟喜悅,世人又怎麼知道呢?
這一段話用來解釋“林妹妹”出家,恐怕是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