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為何只能遺夢 |
送交者: 輪迴 2008年08月14日14:54:59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
頭一回看“廊橋遺夢”電影時,才十幾歲,記得那時自己給自己留下了兩個回答不了的問題。 第一, 看到男女主人公被彼此煥發出的激情,我覺得有點好笑。那麼大把年紀的兩個人了,還在那裡純情的跟個青春少男少女似的,當時的我想不明白了,年紀大了那感覺還至於那樣嗎? 第二, 影片放到最後,女主人公在大雨中隔着車窗看到了男主人公,雨水順着車窗玻璃流下,而女主人公的眼淚比那雨水流得還要洶湧。我以為她要不顧一切的下車撲向愛人的懷抱了,結果,竟然就那樣讓車開跑了。當時的我又想不明白了,怎麼比梁山伯和祝英台還慘了?我如果在那兒,肯定把那女的拉下車了。既然愛成那樣了,為什麼不邁出那一步? 有朋友跟我說過,人生每一個階段的問題都是不同的,上一個階段的問題,到了下一個階段,也許就不是問題了。 十幾年過去了,回想起初看廊橋時的第一個問題。的確,這好像已經不能稱之為問題了。年齡不斷的增長,經歷的情感風雨已經給了自己答案。所有的人,男人,女人,壞人,好人,理性的人,感性的人,只要心不麻木,腦不靜止,在任何年齡段,遇到合適的對象時,就能迸發出如同初戀般純潔美好的感覺。不同的是,因為不再青春,不再年少,或是不再可能,很多人把這種感覺放在了心裡。可是,無法不貪婪那久違了的心動感,也無法忘懷那個自以為成熟後依然能使自己臉紅心跳的人。 這第二個問題,是我至今明白但又不明白的。也許答案還要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才能知道吧。 邂逅美麗,是一種機遇。放棄美麗,是一種勇氣。是這樣的嗎?我不得不感慨人性人情的複雜了。 初看影片時的我,為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命運忿忿不平,如今的我,已沒有當年的忿忿不平,少了簡單,多了矛盾,把如今的我放在那兒,肯定不會把女主人公拉下車了,可能只會在雨中默默的看着這痛徹心扉的死別般的生離。因為我知道了,人生有時會遭遇不適時的愛。 不適時的愛,究竟是怎樣的東西,它能喚起每個細胞的跳躍,往往以最自然的方式開始於無意間,卻結束在無奈中。 不適時的愛,常常是違背世俗倫理的,它的小名是偷情,大名叫出軌。所以,要不就偷偷摸摸的,一旦公諸於世,相愛的雙方承受的就不再是愛情應該擁有的甜蜜,而有了太多太多的沉重。最後,沉重到連他們自己都忘記了,他們是真心相愛。 不適時的愛,發生了,不僅僅是對感情的考驗,更是對人性的考驗。掙扎,痛苦,矛盾,衡量,取捨,抉擇。最終,常常聽到一聲嘆息加上一句:“算了吧,還能怎樣呢?” 不適時的愛,若想留下永遠的美麗,不僅僅需要那剎那的火花,短暫的激情,還需要心靈永遠的默默相通,無聲無影的牽掛,更需要對彼此的信任,一種無法交流,卻堅定無比的信任,方可永遠留住心間這不再觸碰的美麗。 不適時的愛,化作夢想,放在心底,會是一輩子的遺憾嗎?應該是,但很多人選擇了遺憾。如果變為現實,走下廊橋,走入廚房,放下相機里的美麗瞬間,接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會是一輩子的幸福嗎?說不準,但很多人放棄了求證。 美麗的廊橋,為何僅能遺夢,而無法圓夢?可能真的是我這個人生階段無法理解和回答的問題了。原因是我無法接受為了親情或其它的東西將那個被稱之為“愛人”的人永遠的埋藏。 歲月讓人生承載的東西越來越多嗎?有些東西已經無法改變,有些東西已經融入生命,有些東西已經變成習慣,而更重要的,也是最難割捨的,也許是——有些不像愛的東西其實也是愛!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6: | ZT 不可能犯罪 (1) | |
2006: | ZT 不可能犯罪 (2) | |
2005: | 血玲瓏 (12) | |
2005: | 七夕望星空,看那美麗的一夜情 | |
2003: | 米卡(十) | |
2003: | 摘下有色眼鏡看美國 Z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