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雜感(9,10)
笑俠
9 報考醫學院
如果你問一個生物學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的人將來想幹什麼?回答一定是驚人地相似。我們實驗室近兩年已經前後有五、六個技術員進出了,當問及他們將來想幹什麼時,所有人的答案是那麼地相似:報考醫學院,將來做一個醫生。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做醫生?答案很簡單,醫生收入高!普通的內科醫生,收入不會低於十萬美元,一般有十五萬美元以上。對我們這些做博士後的人來說,那樣的收入簡直是天文數字。考MD首先要通過MCAT考試,這種考試和你報考 Ph.D.要通過GRE考試一樣。厚厚的複習資料,壹佰多美元一本,銷量很大。對於每個考生來說,從準備考試到最後錄取,花費至少兩千美元以上。儘管花費這樣高,考醫學院的競爭還是異常激烈。有的人連續多年報考,可見其吸引力。要問美國看醫生費用的話,幾乎沒人說是便宜的。以我的醫療保險來說,看一次病,掛號費十美元,看醫生費五十美元,如果醫生給你處方,那麼你去藥店取藥的時候,要首先付十五美元的co-pay費,不管那藥價格多少。也就是說,即使你是很普通的感冒,看一次醫生,至少六十美元。這就是很多人生了小病不去看醫生的原因。一個叫BETH的技術員現在全家遷到南卡州了。她的丈夫就是醫生,聽說今年她就可以進南卡州的一家醫學院做MD學生了。周圍的人都羨慕不已。讀MD期間,花費是驚人的。一般四年下來,貸款平均需要十萬美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債務。不過醫生們(或者醫生候選人們MD candidates)是不愁的。只要這個世界上有病人,他們就不會失業,他們就會還上貸款。而且,他們還可以買別墅,買船,參加高爾夫球俱樂部...等等。醫療費用年年提高,考醫生的人年年增多,診所遍地開花。如果你開車經過任何一家診所,幾乎很難看到人,但這些診所還是能夠生存,錢還是大把地賺進來。另外,更令人覺得壓力大的是,醫療保險費越來越高。低收入家庭根本無法承受得起那樣高的費用,所以,美國有很多人沒有醫療保險。那天我問實驗室現在的幾個技術員什麼時候他們才能參加醫學院的面試呢?他們說等吧。是的,考醫學院就是要有耐心。因為,前方有巨大的誘惑,那就是金錢。(2003年10月9日)
10 Hurricane Isabel
大西洋颶風似乎非常喜歡光顧美國東海岸。今年的颶風,美國人稱之為伊沙貝爾(Isabel),從弗羅里達外海形成,逐步向大陸移動,預計沿途要經過弗州、北卡州、馬里蘭州、賓州、新則西州,然後前往加拿大。新聞早早地發出警告,要市民準備的東西很多,有足夠三天的食品和水、衛生紙、手電筒、重要身份證件如社安號、駕照、各種保險資料等,還有建議說要準備書籍,避免長時間看不到電視而導致恐懼和無聊。我們居住於離海邊大約200英里的小城市。1989年的時候小城曾經經歷過一次颶風,當時的損失是巨大的。停電停水,沒有汽油,小城的人們第一次體會到孤獨。這次的颱風會不會象上次一樣橫掃這個城市呢?颶風到來前一天,網上流傳着衛星拍攝的 ISABEL照片。照片上,ISABEL呈美麗的窩漩,中間有一個巨大的風眼。從風眼看下去,我們所在的北卡州已經隱約可見了。我看過很多天文照片,發現 ISABEL的形狀竟和宇宙中的一些星系驚人地相似。前一天看衛星動態雲圖,我覺得這次我們的小城可能會和ISABEL擦肩而過,因為我們剛好位於颶風的邊上。但是誰知道呢,大自然有時候無法預料,就象有時候你無法預料你的愛人的心情一樣。無論如何,還是要做好被颶風襲擊的準備。前一天晚上,去 WAL*MART買了足夠一個星期吃的三明治原料,去KROGER買了四桶飲用水。然後關好門窗,提心弔膽地等待着ISABEL的到來。從第二天凌晨開始,風一陣緊似一陣地壓向小城,雨不停地下着。看着電視裡直播的新聞,為那些在強勁颶風中心的人們擔心;又一直擔心停電,因為一旦沒電,就沒有了外界的信息。儘管有一台小小的收音機,但習慣了看電視的我,還是寧願有電視。有時候累了,寧可躺在沙發上“聽”電視也不想打開那小小的收音機。到下午一點左右,新聞中說我們周邊的城市已經有幾十萬人沒有電了,近萬人無家可歸,只能到政府指定的SHELTER里去。到下午三點多鐘,報道說ISABEL已經離開我們這個小城了,目標是北方的馬里蘭和首都華盛頓。心中一陣高興,至少,颶風不會使我那小小的女兒無家可歸了。北卡州海邊的房子、電線杆還有大樹有很多被風颳倒,幸好颱風到達海邊之前,那兒的市民已經被強行疏散,只有一些遊客,那些很喜歡衝浪喜歡刺激的遊客不在強行疏散之列。就在颶風到來的前一天晚上,電視上直播着那些衝浪愛好者們在在浪尖上衝上漂下的情景,不知道後來那些人是怎樣度過颶風撕謔的夜晚的。我是第一次在美國經歷颶風。國內的時候,經歷過幾次颱風。其實颶風和颱風都是大洋上的急風暴雨,只是稱呼不同而已。太平洋上的叫颱風,大西洋的則叫颶風。住在海邊的人們,在享受海邊美麗風景和生活便利的同時,要忍受這些大自然帶來的各種各樣災難。人類何時才能在大自然面前顯得鎮靜自若呢?(200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