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粉缨
万维读者网 > 恋恋风尘 > 帖子
陌生人 一
送交者: chobo 2004年11月16日15:46:24 于 [恋恋风尘] 发送悄悄话

随感 一
我一度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特别是在电脑上写作. 条件太差, 那个老电脑, 一开机就嗡嗡叫, 声音巨大, 像台老式电风扇. 而且, 在电脑上写作太容易删改, 打字也不是很熟, 速度自然也就慢了. 而我从小到大偏偏练的都是一笔挥成的文章. 以至于有几次写到一半不得不中途放弃. 大抵还是因为无话可说了.这种和自己文字匆匆分手的经历十分打击人创作的积极性. 还有, 当时学业也紧张, 抽不出那么多时间来, 或者是因为太懒而不愿把发呆的功夫用来写几个字, 总之各种原因加在一起, 最后是发了很大决心, 作了详细计划要搞的一件事情最后草草收场.
还有一个原因, 也可以说很有可能是很多人为何放弃写作, 或者把写作退化成记日记的理由, 就是总是想要写一部 “不朽” 的东西, 可以传世的, 至少说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读了能唏嘘感叹, 老泪纵横的篇幅. 实际上, 依我个人经验来看, 不如从写些小东西开始入手, 一点一点, 慢慢地把生活还原出来. 别一来就要写部史诗, 上手就要咬文嚼字, 反复推敲. 完全没有必要. 放手写下去, 连想都不要去多想, (当然, 写论文或其他关系到他人利益的东西除外). 不管它能成个什么样子, 即使受到别人的嘲笑, 也要微笑着说: “起码, 我打动你了.”
对啊, 生活打动我们的地方太多太多,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的话. 有天当你板着个脸去面对孩子们天真微笑的时候, 如果不是在装酷, 那就说明你已经不可挽回地衰老了. 不要太留恋过去. 一直都是一个喜欢向前看的人. 明天总会更好. 无论生活给每个人承受多么大的压力, 光明始终会突破黑暗. 人该生活在阳光里.
说起打动, 我想到了一个相关的词, 有一点类似, 但实际不一样: 感动. 打动是冲击, 是一下子强加一种强烈的感情给你. 而感动是在事情发生很久以后一种情绪悄悄浮上心头.
“天啊!怎么会这样!” 那你是被打动了.
“哦, 原来是这样.” 感动过后我们常常这么说.
小市民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特别容易被感动, 也特别容易麻木不仁. 从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院电教厅里看到的日本人杀一个中国人时那周围一圈面无表情的看客, 到一个多世纪后在大街小巷的网吧中被重复, 重复, 再重复地温习, 占社会主流的小市民可谓时过境迁而本性难移. 对眼前同胞喷涌出的鲜血可以十分镇定, 但却往往因为听到一遍蔡琴而感慨良久. 鲁迅先生激进了, 他实在受不了这种麻木, 换了个专业, 也办了些杂志刊物, 回国后沉寂一段时间后写出, 从此在文坛一直呼喊下去. 而很多他那个时代的人, 以冰心为代表的, 名气极大作品极少者, (有一点像九十年代中期大陆一个叫罗中旭的歌手), 也就转去写些 “性灵”的文字. 记得高中一次期中考试就是冰心早期在国外治病写的一个小散文. 天啊, 幸好指明是她写的, 否则我还以为是台湾某个闲淡诗人的作品呢! 那叫一个飘逸, 一个朦胧, 如暮春清晨少女在阳台上远眺一般, 纯美到了极致, 也俗套到了极致.
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先生的. 他的执著, 他的热情, 他的痛苦, 真切地灼伤过我. 那地下运行的火, 那故乡夜航的船, 那些在仙台的日子, 还有非人间的苦难, 是先生对灵魂的拷问, 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置疑.
我最佩服鲁迅的地方, 就是他不拉帮结派, 不坐山头, 不扯大旗. 他深深明白后来的人, 将要超过前头, 并且把他们的一切丑恶与荒野都烧的干干净净. 他用笔和黑暗作顽强斗争,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现在有文评家说鲁迅太过偏激. 太不给人留面子, 要是活到文革肯定首先被弄死云云. 我对此只能说他要能这么死去也好, 当二十年战士, 总比作六十年奴才强得多.
好了, 好了, 我今晚本不想谈鲁迅的, 我今晚也本不想批判小市民的. 我今晚是想说我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容易被感动也很容易遗忘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的小市民的. 我这是怎么了? 锁不住我的忧伤, 怎么连我的笔也控制不了了? 这也就是写作的魅力所在, 这也就是我为何要把再办下去. 有时候你真的身不由已, 特别是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 比如面对一块液晶屏幕的时候. 前面一句写下来了, 后面说什么真的就由不得你了. 由不得你去把握和控制. 唯一能做得, 是去让写出来那些东西能够被人理解. 仅此而已.
最近老是有那么一个人, 在我的脑海里跳舞. 既不是妙龄少女, 也不是芭蕾演员. 而是一个不曾认识也不会认识的中年男子. 大三大四时, 天天往返于川大和川师之间. 晚上路过九眼桥时, 六七点过吧, 常常能看到有一群中老年男女, 在人行道拐弯形成的一小块空地上跳舞. 大概是交谊舞吧, 我想. 一个中年男子, 接近五十, 成都人喊的 “暴眼子老头”, 每次都在教人跳舞. 脸上挂着恒久的笑容, 不知疲倦地绕着一圈又一圈. 那些伴舞歌曲也是从流行音乐中抄袭而来, 但节奏显然是为了舞蹈而有所改变, 多少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他就是这样笑着, 跳着, 燕尾西服笔直, 一双皮鞋铮亮. 头是八十年代流行过的那种大背, 特背, 起码五厘米高. 他不嫌别扭我看了都嫌. 这些人, 真是好笑, 我每次看了都这么想.
时间过去, 很快就把他忘得干干净净. 直到最近那个男子老在我眼前跳动, 我才意识到事情不是这么可以匆匆就过了. 你注意到他的眼睛了么? 热情但如此沧桑. 你注意他的胡子没有, 浓黑而尽显风尘. 唯一注意看过的, 他的笑容, 是这样热情, 但你有没有想过, 这笑容背后, 有过多少辛酸的浪漫呢? 当然, 这或许我的幻觉, 或者呓语. 不过那个高高的背头和头上亮亮的摩斯提醒我, 这些都应该有几分真实. 我突然感到在人群里, 他是如此孤独, 如此没有依靠. 像风里飘落的一枚硬币一般, 命运只掌握在那无法琢磨又稍纵即逝的机会手上. 机会, 你又能有几次机会呢? 舞步执著, 可是我真怕他不小心摔倒, 会像一个学步小孩一般哇哇大哭起来.
我现在和他的处境何其不一样呢? 二十几岁的人了, 在旧社会孩子都该三个了, 天天还背着个双肩包跑来跑去的, 清纯地让人想起中那个俏寡妇, 或者峰哥早已发福的肚子上 “黄金右脚” 那四个纹身. 我前面写下的文字不就如他舞步一般, 劳累而没有任何意义吗? 而我这些多余的注解, 是不是就是他时不时和他舞伴那些废话一样的搭讪呢?
我将来都想把他找出来, 为他拍一部电影. 用后写实手法, 不讲故事, 不用大牌, 没有矛盾冲突, 就是拍生活, 感人着呢, 名字嘛, 就叫 “青春散场”.

且慢! 说好不讲故事, 我从头到位, 讲的不就是一个故事吗? 说好不用大牌, 你把鲁迅冰心用来垫题作什么? 你看, 尽管我如此孤高高洁, 到最后还是落了俗套, 而且是一个最俗最俗的套路. 先说一份感受, 再讲一段故事, 再来一个未完成事态的叙述, 夹杂着对过去怅惘和对将来的迷惘. 先爱上一份感觉, 再逃离一份爱情, 最后把自己的痛苦展示出来, 纪念并且出售.
你写这些干什么嘛! 亲爱的朋友?
因为我不写, 就真的俗了.
9/3/2004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很巧,我有一个COPY,请看
2003: 不娶初恋女人
2002: 生于1976(一)(ZT)
2002: 生于1976(一)(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