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孔雀》:找回電影中的文學氣息
送交者: 漢三 2006年02月27日12:57:37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孔雀》:找回電影中的文學氣質——兼評當代中國電影
2006-2-24 星期五

李保平

中國電影從《孔雀》開始,找回了丟失的氣質。這種氣質是與《一江春水向東流》、《小城之春》、《萬家燈火》、《早春二月》一脈相承的,是與歐洲藝術電影傳統相互貫通的。
《孔雀》讓我們重新回味電影的原始概念:電影究竟是一門什麼樣的藝術?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在這門綜合藝術中,文學排在首位,是這門綜合藝術的核心,甚至是靈魂。然而,我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重溫這個概念了,為此,中國電影喪失自己的優勢,變得越來越漠視人文主義的精神,沿着單一的技術化的歧路,走向了藝術的荒蕪地帶。
《孔雀》在適時的時候的出現,扛住了中國電影下滑的危機,慶幸的是,《孔雀》沒有被中國電影日益上漲的市儈之氣、庸俗之風裹挾而去,它對電影藝術本質的堅持與尋找,使它獲得了人們的真實的尊重,它是電影聖殿上一塊當之無愧的階石。在這階石的背後,我們同時也看到了來自文學的強大支撐。在《孔雀》那殘酷、溫暖、輝煌、美艷的影像中,我們感受到久違了的濃郁的文學氣質的復甦。
一是再現了理想與現實的劇烈衝突。誰沒有過“孔雀開屏”的夢想?姐姐、哥哥和弟弟無一例外,而姐姐更集中地體現了這一點。姐姐一心想當傘兵,為了實現這一理想,姐姐動用了她當時能夠想到的一切手段。姐姐的所作所為有着駭人的合目的性,但在這合目的性中,恰恰透露出姐姐對於理想的執著。儘管姐姐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理想的幻滅,但理想的炭火始終未曾在她的心底暗淡,即使處於灰燼當中依然會星火燎原,依然追求着燃燒。傘兵沒有當成,姐姐就自己做了一把傘,呼嘯着穿街而過——這是影片中最富華彩的一段浪漫影像,所有的光芒都集合在這一瞬間,它讓我們看到人性中燦爛的“孔雀”開屏。當她狂躁的舉動被家人用藥物制止後,她沒有頹敗下去,繼續在生活中尋找暖意,主動與藝術館的老館員接近,尋找精神的慰藉。她主動選擇婚姻是為了減輕家庭的負累,但擇偶的條件卻是擺脫原來的生活圈子,姐姐始終尋找着超越的生活。少女時期青春夢想,總是與愛情同在,與愛情合一,彼此難分難解。姐姐對理想的愛戀或者說對傘兵軍官的愛戀貫穿全片,在影片接近結尾時,一個盲人從姐弟面前橫貫而過,隱喻命運的提示。姐姐看見一個庸常的中年男人正在街邊狼吞虎咽,此人正是姐姐心中的偶像——當年那個軍官,這一場景真正體現了造化弄人的意味。姐姐回來卻對弟弟謊稱,對方永遠愛着她。姐姐有一個不變的品質,就是把幻想當生活,最終她找到了一個來自孔雀家鄉雲南的愛人。
在各自經歷了有一番人生的痛苦磨礪之後,面對冬天公園裡的孔雀,姐姐、哥哥和弟弟分別表現出對待現實的不同人生態度——
姐姐對女兒說,爸爸的老家滿山遍野都是孔雀,依然懷抱着浪漫;哥哥比較務實,等掙足了錢,自己蓋個動物園,住在裡面天天瞧;弟弟消極而超脫,反正冬天孔雀不開屏。
編導站在影片中人物的態度之上,通過堅實的影像,給了觀眾一個自信的說法:孔雀最後還是美麗地展開了翅膀,顯示了編導的精神傾向,在理想與現實的角逐中,理想是最終的勝利者。
二是對人物性格的深度挖掘。這是一部以人物為核心的影片,如果讓我們複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我相信我們不會很爽快地回答上來,因為它講述地不是一個故事。它講述的是人物的追求、浪漫、失落、沮喪,乃至于堅韌,它傳達的是由人物的命運轉述給我們的一種阻塞的情緒。
編導在刻畫人物的性格方面,注重人物內部的衝突感,通過自身的反作用,彰顯人物性格的張力。姐姐代表着理想,她的妥協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抗爭,一方面她在現實的泥沼中下滑,一方面她卻執著於夢想,堅忍不拔,越挫越勇。哥哥代表着現實,他看似混沌,其實每到關鍵環節,都保有一份過人的清醒:當他的工友因為他的原因被打,他知道買一隻燒雞前去慰問;當他看中別的姑娘時,他知道如何巧妙地用話說服媽媽;當昔日的工友朝他借錢,他爽快地答應,卻搬來一箱積攢的煙盒來對付。編導着力刻畫一個愚人性格的反面,愚而不笨、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弟弟代表着超脫,特殊的經歷,使他盼望着一覺醒來,已是60歲老人。他渴望過一種退休的生活,他的激情甚至不如下棋的老頭,他似乎把一切看透。年輕與世故在弟弟身上體現為一種悖論。
刻畫出人物的雙重性,標誌着《孔雀》在人物塑造上所抵達的深度。
三、縝密精緻的故事結構。《孔雀》讓我們想到了楊德昌在《軲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影片中冷靜的敘事控制。對比其它中國電影,我們發現《孔雀》尤為注重故事的結構,以及如何進行合情合理的講述。
影片採用三段式的復調結構,猶如小說中的三個章節,是文學上巴赫金理論的充分實踐。每一章故事集中一個人物,以人物帶出事件,推動情節的發展。一家五口人在走廊上吃飯的場景,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家庭一個典型的儀式化象徵,構成了影片的總體旋律,造成了影片結構上的間離效果。
首尾呼應使《孔雀》具有文學作品結構上的精緻之美,它不僅體現在第一個鏡頭和最後一個鏡頭呈現的是同一景別——俯瞰城市冬天的大全景,還體現在中心人物姐姐在其中發揮的貫穿作用。三個章節雖是獨立的,但姐姐在整體結構中既是起點人物,又是落腳人物。
編導很好地解決了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與留有藝術空白之間的關係。凡是影片中發生的事件,都有事先的鋪墊或事後的暗示和交代。姐姐為了當兵花錢送禮,弟弟拿出兩元的積蓄暗中資助。兩元錢是遠遠不夠的,當姐姐看見軍官與另外兩個姐妹打成一片之後,失望地將煙酒丟到橋下,影片緊接着插入一個場景,姐姐沮喪地回到家,媽媽正絮絮叨叨哭訴自己丟錢的經過。很顯然,錢是姐姐偷的,但影片在此處點到為止。完整的交代與含蓄的表達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幾近完美的辯證處理。
那麼,由此反觀當代中國電影缺失在哪裡?
缺失之一,疏離深度的人文表達。與近幾年韓國電影豐富的景觀相比,中國電影的處境普遍令人失望,它們或者用技術上的虛張聲勢,掩飾內容的空泛,充裝好萊塢大片之狀(《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或者用低劣平庸的趣味,包裝一個思想極其淺白的主題(《和你在一起》、《手機》、《天下無賊》)。它們不像是一個有生命、有呼吸的活人拍出的作品,更像是木乃伊似的產品,它們缺乏現實的痛切之感、撕裂之感,無法調動起人們心中深層次的審美快慰。而一旦批評中國電影的時候,就會有人用中國電影限制太多,來為它們開脫。那麼,現實的禁忌為何對伊朗電影沒有產生抑制的負作用呢?我們應當承認,中國電影這幾年真心的創作很少了,任何藝術創作一旦與人的心靈不再發生聯繫了的時候,我們能夠期待它能感動人、打動人嗎?而《孔雀》喚起了我們對自身生命的審視,對他人夢想的尊重。這不正是社會進步迫切需要的一種人文基礎嗎?
缺失之二,忽視人物性格的塑造。自第五代導演以降,我們逐漸接受了這樣一種電影定式,觀看一部電影等諫屯嬉槐競窈竦木闌幔凵偷墓嘆褪怯湓檬泳醯墓蹋酥猓輝俑旱L峁└嗟納竺闌懟W魑械W叛菀鎦魈狻⑼平適碌戎饕澳艿娜宋錚諂渲腥粗皇敲揮醒獾幕等恕⒈慌既灰蛩厙3蹲瘧歡凶叩墓毆值撓白印B醬ǖ摹犢煽晌骼鎩氛瓜值氖侵泄韃匱┯蚋咴系鈉婀酆推嬡耍ち遠釉鋇氖錄>斕亍⑵砩瘢搶醋圓煌侗塵暗畝釉泵揮腥魏偽ǔ甑卮郵掄庀畈槐蝗死斫獾墓ぷ鰨塹男睦磯鞘裁矗柯醬ㄔ詒靖媒淮牡胤劍吹貢苤鼐頹嵬嫫鵒絲瞻住H宋鐧男卸揮兄С諾悖湓蚴潛嗟級勻宋鐨願袢鄙儔匾耐誥頡?BR>像《孔雀》這樣精心地刻畫人物複雜性的電影,在第五代、第六代導演中是不多見的,儘管他們有的仰賴在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但一旦進入導演的實踐過程,他們通常就不由自主地偏離總體的控制和把握,把人物丟在一邊,陷入一種單一的角色當中,喪失了創作的基礎和根本。
缺失之三,缺乏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的能力。電影接力棒傳到第六代導演手裡,幾乎只剩下了一堆精美的碎片,這些碎片甚至不能粘連起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們有必要提醒中國電影導演,如何通過影像講明白一個完整的故事。同樣是陸川的另一部作品《尋槍》,本來具備了一個很不錯的電影開頭,一個警察因為失誤把槍弄丟了,戲劇張力不可謂不飽滿,但是接下來他沒有把這個故事運作好:什麼人為了一個什麼樣的深仇大恨,冒着讓一個警察擔責任的危險,非要連殺兩條人命?這個人的心理動機是什麼?謎底揭開後,我們看到這個鍥而不捨的犯罪嫌疑人追殺人的原因,是憤慨於對方製售假藥貽害社會。很明顯,電影的最大敗筆是這個人物的動力線不足。
造成上述缺失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幾年來,中國電影放棄了由蔡楚生、費穆等老一代藝術家開創的人文主義傳統,一味地追求電影的物質化,把技術化的視覺衝擊力奉為至上,漠視文學劇本的創作,輕視文學的氣質,把手段當成目的,致使本末倒置,影響了藝術的整體水平。
《孔雀》扭轉了中國電影的風習,在今天具有特殊的意味。導演顧長衛與編劇李檣的合作,讓我們感受到了小津安二郎與野田高梧、黑澤明與橋本忍、基耶斯洛夫斯基與皮爾斯威茲的和諧關係,他們的合作所賦予電影的文學氣質。
強調一劇之本的地位,不是老生常談的嘮叨,而是今天的中國電影創作,已經到了非“強基固本”不可的時候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駁楊李恩怨中的一個無端臆測(ZT)
2005: 奧獎前瞻系列尾聲:大獎預測
2003: 處男的上海聖誕(二):20 days til i
2003: 紅粉(1)----蘇童
2002: 一封歌迷的情書 (ZT)
2002: 對盈盈一笑的觀後感的觀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