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瞬间之美的日本人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2年10月10日06:45:14 于 [恋恋风尘] 发送悄悄话 |
珍爱瞬间之美的日本人 张石
日本江户时代俳圣松尾芭蕉的随笔集《奥州小路》中有这样一首著名的俳句: 马夫呀,横马向此方吧!听杜鹃鸣唱。 这首俳句的背景是,芭蕉在旅行中行到栃木县的那须原野,突然听到杜鹃鸣唱,于是他急忙叫住为他牵马的马夫,让他把马横向杜鹃鸣唱的方向,要和马夫一起聆听这杜鹃美妙的鸣啭。 如此珍爱这大自然中一草一木,鸟唱虫鸣的瞬间,正是日本人,特别是诗人,俳句家们特有的艺术感觉。 杜鹃学名“小杜鹃”(学名:Cuculus poliocephalus),为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一般栖息于开阔的多树木地方,喜欢隐匿于茂密的叶簇中鸣啭。 在日本,古代和现代的许多和歌与俳句都把杜鹃的鸣叫作为重要的题材,在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有153首吟咏杜鹃的和歌,《古今和歌集》中有42首,《新古今和歌集》有46首。 它开始鸣叫时通常与橘子花和齿叶溲疏、菖蒲、燕子花等开花的季节相同,因此诗人们经常将它们的鸣啭和这些花结合在一起来吟咏。《万叶集》中的12首咏菖蒲的诗中,有11首配以杜鹃鸟,不知是杜鹃凄凉的歌吟,唱开了菖蒲结满浓密幽怨的小花,还是菖蒲充满怀念的盛开,引来了杜鹃如泣如诉的鸣啭,《万叶集》的诗人们在初夏的晨曦暮鼓中,一听到飞来的杜鹃在深山里初啭,就想起菖蒲,就想到发髻上结满思念的菖蒲的恋人:“杜鹃幽咽啭,相闻两不厌。菖蒲结发时,再来凌空鸣。”(大伴家持)。
歌川广重:燕子花和杜鹃 由于杜鹃鸟是夜间鸣叫的鸟,因此诗人们对听到它们的鸣叫非常珍重,一年中的最初的鸣叫做“忍音”,听到这第一声,对古代的日本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日本古典随笔《枕草子》中,曾描写人们为了听到这第一声,彻夜不眠等待的场景。 如果按照我们常人的想法,听到杜鹃,在哪个方向听不都是一样,旷野闻鸟啭,不问何处鸣,不是更浪漫潇洒吗?但是对于俳句家的芭蕉来说,一定要把这个声音听得精细,因为俳句的特点就是拒绝主观幻想,去截取一段最精确,最优美,最现实的自然。杜鹃瞬间的鸣叫,来自何方对芭蕉来说十分重要,这种精准的指向性保证了俳句对精确的瞬间性的把握,以便浓缩出自然和季节的最深邃的美。 日本江户中期的女诗人加贺千代曾写过这样一首俳句: 娇艳牵牛花 紫露晶莹索清井 惜花借水去 这首俳句说的是女诗人加贺千代在一个清爽的早晨来井台打水,看见饱蘸露珠的牵牛花晶莹绽开,缠绕在井台和吊桶上,这自然于晨曦的梦雾中的神来之笔惊呆了她,她心醉痴迷,不忍惊动这如霓如幻的绝美,竟然去向别人借水去了。 在我们常人看来,由于这种原因去向人家借水,一定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不就是几朵牵牛花吗?明天早晨还会开了,这难道也是借水的理由吗? 但是正是因为加贺千代珍视这超越日常生活感觉的美的瞬间,才使这首俳句流传千古,成为一个最精炼的日本人美意识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在俳句家的眼里,一个最美的瞬间是唯一的,一去不返的,不可重复的。 现代日本人酷爱自然这瞬间之美的心情并不比古人差,日本现代著名俳句家高滨虚子有一首俳句云: 寒蜇鸣大灶 不忍燃炊材 这首俳句的意思就是说本来应该用柴灶烧饭的,但是听到了蟋蟀在炉灶里鸣叫,因此不忍烧柴做饭,因为这虫鸣太美妙了,一旦伤到这半寸小虫,或把它惊跑了,这美妙的虫鸣停止了,那将是一种怎样的遗憾和失却呀?可以说这首俳句和加贺千代的俳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人对这种瞬间的,在一般人来看很渺小的美的珍视,可能首先来源于日本人不像中国人和欧美人,生活在辽远、宏大的自然中,他们生活在一个多山多水,难以向无限的地平线遥望的玲珑自然中,难以看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的壮阔,因此经常细腻吟味身旁的一花一草,鸟啭虫鸣,有着樱花微颤时花梦呢喃般纤细的神经和对看来是瞬间的,渺小的美的独特深情。 日本有句成句说:“一寸之虫五分魂”,就是说:再弱小的存在,也有不可轻视的相当大的灵魂和气魄,一虫一草一鸟鸣,都可以蕴含“天之大美”。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