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八分”现象缘何亡灵不灭
万景路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日本的“村八分”是怎么回事儿。村八分起源于日本江户时期,具体是指在当时的村落里,由村民集体对违反村规、破坏秩序的人实施的一种类似于“共同绝交”的措施。
按照江户时期《御定书百条》的规定,在村落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者互助被定为“十分”,也就是十个方面。其中包括:出生、成人、结婚、建房、火灾、水灾、生病、葬礼、出行和法事。如果对某人实施村八分,也就意味着全体村民在八个方面对其实施断交措施,而只留下“二分”,即两个方面(火灾和葬礼)的交往。之所以在“火灾和葬礼”上保留对被村八分者的援助,并非是为了同情被村八分者,而是因为如果在这两方面不去协助的话,有可能会因火势蔓延或尸体腐坏而殃及周围的村民之故。此外,村八分还具有连带性,也就是一人违规,全家受其牵连都要被村八分。甚至有的地方连神社也参与村八分,以神的名义制裁被村八分者。而江户时代实行的又是户籍固定制度,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某一地的住民是不可以随便搬家移住他处的。想象一下,在那个时代,如果被村八分了,陷于孤立境地中又不能搬家,神社再参与进来的话,那还真就是要陷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地之中了,由此也可见日本古代村八分的残酷性。
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当代日本还有村八分现象发生和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明治维新以后,出于人道上的理由,村八分被明令禁止了,从那以后,似乎表面上村八分现象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时至今日,甚至日本的中、小学生大都已不知村八分为何意,而且传媒界也刻意自肃尽量淡化村八分的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如一些清醒的专业人士所指出的那样,村八分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只是在某些方面已经逸脱出村八分的本意,而且做法更隐晦了,尤其是近年来,这种稍微变异了的村八分现象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起来。
可以说,作为集团行动主义的日本社会,在某些方面,“欺辱”已经成为了村八分的代名词。尤其可怕的是,当代日本的村八分现象,也即“欺辱现象”,与古代的村八分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帮助被村八分者改过自新使其从新走向正途的具有的正面意义不同,现在村八分已基本上没有什么正面意义或曰正能量存在了,很多村八分现象就是赤裸裸的欺辱行为。
比如,在日本的学校里,包括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任何一个学校里都会发现有那么几位受气包存在,他们每天沐浴在众人异样的眼光里,行动上也或明或暗的受到歧视、欺侮,过着没人理的孤家寡人的就学生活。忍受能力强的,会在被欺辱中忍耐,忍受能力弱的,就开始逃学、破罐子破摔,严重者甚至选择自杀以解脱,这在电视上不时看到的学生因不堪欺辱而选择自杀的报道已足证校园欺辱现象的可怕程度。
而如果是在社会,公司里那些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被村八分的人,与日本公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变相“苦逼”(裁员)人通则一样,则会被上司安排在光线一流、位子突出的靠窗座位,但就是不给安排工作,每天徜徉在人们鄙视的目光中,数日尚可,数星期甚至数月下来,人不崩溃才怪呢。不堪其辱者,轻则选择辞职,重则直接以卧轨、上吊、跳楼等极端方式寻求解脱。电视上时不时报道的“傻啦力忙”(白领)卧轨跳楼自杀事件同样可以佐证日本社会的这种残酷现实。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日本高居先进国榜首的每年约为3万人左右的自杀者中,又有谁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因为现代村八分导致不堪欺辱而选择自尽的呢?
此外,真正让人感到可怕的是,我们发现,在日本社会,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的一些小团体里,为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还有一种刻意的制造“被村八分”者现象存在,其目的之一就是变相的通过欺侮弱者来使得自己的小组织成员更加紧密团结。当然,“被村八分”者即没违规也没干其他坏事儿,而只是相对来讲弱势了些,或者是天生长了一张苦大但却仇不深的样貌,就荣幸的成为了被欺辱的对象,而且,这种现象在日本还是随处可见,这也是日本村八分现象或曰欺辱现象无法消失的原因之一吧,日本人民需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