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mid of nowhere
身处转变中是很奇妙的,奇怪的感觉。期待着某事发生或是不发生,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如能做到拥有渡边淳一所谓的“钝感力”,便能安然处之而无任何烦恼,不知谁真能做到。我做不到,一直做不到。时间长了,便愈发暴躁,愈发渴望变化,不管内心真正是期待变化还是恐惧变化,我知道一旦变化发生了就无所谓了。所以总是在急躁的驱使下,做出鲁莽且愚蠢的决定,莫如说逃避。不过二十多的人不多是这样?
当时二十三,就在等待中无端地制造了一场变化,断然且毫无征兆地和初恋女友提出了分手。不到两年地感情被我一刀斩断,在莫名其妙和愤怒中她接受了,想必她同时也对我彻底失望了。
我在多伦多酒吧的自省中才翻然悔悟,追悔莫及,那时已是四年之后.。当然即便那时继续的话也不一定忠成眷属,但毕竟努力过付出过也是对双方和那段感情的一个负责任的交待。。。
无论如何那也是过去了,现在呢算什么?我趴在把台上看着酒杯发呆。
In the mid of nowhere…身处一个潜移默化的变迁中,身不由己。过去已经拍板定案,然而前路不可瞻。
身处多伦多酒吧中的心境,也是再四年前的心境
变化及三句半
“变化!”在酒吧里我不禁喊出了声,自己却被吓了一跳,环顾四周,吧女和其他的醉客依旧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对他们来说我和我的嚎叫似乎并不存在,我在哪存在呢?In the mid of nowhere!
回到公寓我给以前一起网游的阿斌打了个电话“喂!你说我怎么现在觉得自己越来越空虚得无所事事了呢?”我开门见山地说。“这个麻。。。不如这样,你现在有多少积蓄,全拿出来给我。”“你拿那些钱干嘛?”“这当然不能告诉你。这样你天天担心,琢磨着你那些钱就不空虚了。”“你做梦吧你。”“唉?你还写三句半么?”“偶尔,有时还能写六句半。”“我给你介绍一个论坛,我在美国上学的表妹总去。说那上面很多文学男女在交流感情。你往上贴些三句半没准能贴出个网恋,那你就有事干了。”“网恋太没谱了,你表妹长得怎么样。”“比和你相匹配地那种漂亮程度高出太多了,你还是多琢磨点三句半吧。。。”
阿斌在瓦尔德基大学攻读东方文学的硕士,人为了出国什么招都能想起来。他也写诗,主要是感慨毕业以后留美遥遥无期,人生伴侣无处寻觅等内容,当然更多时间他在泡网游。我觉得他的游戏级别比诗高多了,我曾经评价他的诗是:打哈欠时嘴里飞进了知苍蝇,那心里的挫折感就怎么吐都吐不干净了。他于是说我写的都是三句半,以表达强烈的愤慨及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