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效東:從拜爾斯退賽談起 |
送交者: 法國劉學偉博士 2021年08月11日06:56:14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
2020東京奧運會已經結束了,讓人們震撼的大概不是蘇炳添以9.83秒打破了黃種人100米短跑的世界紀錄,也不是上屆冠軍中國女排折戟沉舟創造了奧運會最差成績,而是美國體操運動員拜爾斯以個人心理健康因素退出比賽。 美國 "人民" 雜誌8月號以拜爾斯微笑作為封面。並配以 "勇氣和榮耀" 為標題。在標題下寫的是 "她是怎麼樣改變了比賽- 最偉大的體操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以她的心理健康為第一而創造了歷史"。 體操巨星拜爾斯退賽的理由很簡單 "運動員首先是人"。這理由聽起來似乎很有說服力,而且也能博得同情。其觀點是,如果體育比賽使人在心理上受到傷害,那就可以退賽。這種對體育精神的"新理解" 就是做自己的主人。換句話說,個人以及個人心理健康高於一切。 就在奧運會閉幕前,著名的西班牙巴薩足球俱樂部則公開宣稱"俱樂部高於個人", 不再與世界足球先生梅西續約。很明顯,這兩件事情代表着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個人高於與集體,或集體高於個人。作者想先請大家以自己本身的實際情況,大膽地在日常工作中靈活地運用"心理健康問題" 這個理由來挑戰一下你的老闆,同時思考一下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應。 運動員首先是人的命題應該來源於西方政治學和自然法學派中的天賦人權,即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財產的權利。這一派的學者們認為"在國家形成前的自然狀態下",人是自由和平等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和財產是人的固有品質,也是人固有的權利。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和1789年法國的人權宣言都體現了這一思想。 現代社會中,在媒體的忽悠下,人們往往只知道天賦人權,以為是一種絕對權利,豈不知道學者們提到的天賦人權是在指 "在國家形成前的自然狀態下"。換句話來說,如果你是英國作家笛福筆下漂流在荒島上的魯濱遜.克魯梭,你可以盡情地追求生命,自由和幸福。荒島上既無國家也無社會,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自然狀態。你也是唯一的人。所以,按照英國哲學家洛克的說法,你的追求並沒有 " 侵犯他人" 的權利。 眾所周知,法國哲學家盧梭也是天賦人權的絕對支持者。但是,他非常清楚 "天賦人權" 在國家狀態下的非絕對性。及在國家狀態下 - 個人與國家和國家與個人之間的責任。在 "社會契約論" 一書中,盧梭提到 : 人類想要生存,個體的力量是微薄的,個人的權利, 快樂和財產在一個有正規政府的社會比在一個無政府的,人人只顧自己的社會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可行的辦法就是集合起來,形成一個聯合體,即國家。...有了這種公約和權利的保證,每個人對所有的人承擔了義務,所有人對每個人也承擔了義務,這就使人與人之間雖然有體力和智力的不平等,但他們擁有權利的平等。 眾所周知,"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論" 是民主國家的政治基石。那麼就用他們來驗證一下拜爾斯退賽理由的合理性。第一,"運動員首先是人" 的命題,運動員高於一切的觀點顯而易見地不適用於奧運會。難道奧運會是一種 "國家形成前的自然狀態"嗎? 第二,根據 "社會契約論",每個人對所有人承擔了義務,所有人對每個人承擔了義務。拜爾斯既然選擇代表美國,那她就對所有美國人承擔了義務。契約是雙方制定,沒有人可以以任何理由違約。拜爾斯也不例外。膚色和個人經歷都不能作為違反大家共同制定的社會契約的藉口。如果一個人可以以某種個人理由違約,其他人也不難找某種理由來違約。 奧運會還沒有結束,巴西男子足球隊在領獎儀式上就公然違背了與贊助商匹克簽定的契約。在領獎儀式上露出了另一商家的標誌。違背了了國際奧委會只能有一個贊助商的準則。讀者大可以想象一下,民主國家發展到現在是靠什麼來支撐的。如果沒有社會契約,社會將會是什麼樣子。如果大家都可以隨便違約,人們將面對的是怎麼的一種社會現實。再者,大家可以想想社會上哪一種人是不講社會道德的,隨便違約的。 具體的說,拜爾斯是自願地加入美國奧運代表隊的。作為一個世界大賽和奧運會的元老,可能沒有人比她更清楚競技運動的殘酷現實。也沒有比她更清楚比賽產生的巨大心理壓力,以及心理壓力所帶來的後果。這就是說,她並沒有認為自己有什麼所謂的 "心理健康問題"。否則,她在一開始就可以選擇不加入奧運代表隊。所以,這個所謂的 "心理健康問題" 只是一個為自己可能表現不好而開脫的藉口。 如果拜爾斯真的是一個 "媒體" 宣稱的偉大的體操運動員,大可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狀態不好。運動員的狀態就像大海里的潮水一樣是有高有底。開誠布公,反而能夠得到大眾的理解和尊重。能夠坦然面對自己,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偉大。 即便沒有這麼偉大,也可以找一個諸如肌肉拉傷這樣的理由。運動員受傷,大家都可以理解,也很平常。完全沒有必要弄出一個什麼 "心理健康問題" 的藉口。婊子就是婊子,何必又立牌坊呢? 同時,按照洛克的觀點,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侵犯了他人" 的權利。剝奪了其他人為美國爭光的權益。同時也踐踏了社會公平的原則。從而違背了奧運會公平競爭的精神。 說到這裡一定有人跳為之辯護。她不是有意違約,而是的的確確地有 "心理健康問題"。還會打悲情牌,說她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童年是多麼的悲慘,所以,有憂鬱,性侵,禁藥等等心理健康問題。拜爾斯自己在近日接受 "今日秀" 節目採訪時談到奧運退賽,認為性侵可能影響了她的表現。不過作者在這裡想問一下,為什麼在歷屆世界體操大賽上和上屆奧運會時,性侵併沒有影響到摘取桂冠? 提出這些理由的人和媒體無非是要想占領道德制高點。試圖把道德作為一個違反社會契約的理由。人們可以反過來想想,既然可以用道德來制約社會,那世界文明史上為什麼沒有用道德,而是用社會契約來制衡社會衝突呢?如果用道德來作為社會的基石,人類及西方文明的歷史是不是可以重新寫過了。 為什麼拜爾斯一定要用 "心理健康問題" 作為理由? 難道不可以換一個其他什麼理由嗎? 其原因是與其他理由相比,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最能夠保住面子的理由。其實,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原因是 "心理健康" 的非科學性,是一個摸不到也看不見的東西。是一個很難被世人證明是"假的" 的東西。 生活在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壓力中。窮人有窮人的煩惱,富人有富人的煩惱。壓力是無時不在,無所不在。壓力是人生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如果壓力過人帶來心理健康問題,那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 "心理健康問題"。從哲學上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的問題就不是問題。所以,拜爾斯的心理健康問題就不能夠成為退賽的理由了。 每個人承受壓力的能力不一樣。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客觀的心理健康的標準,也就是說不據有科學性。此外,也沒有一個科學的方法來鑑定心理健康。完全是當事人說了算。同樣的壓力,今天不能承受了,就有 "心理健康問題"。明天想通了,"心理健康問題" 也就消失了。所以,完全是一種主觀行為。拜爾斯自己就給了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例。不能奪取全能金牌了,就有"心理健康問題", 能夠贏得比賽,就參加平衡木比賽。換句話說,"心理健康問題" 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當事人說有就有,當事人說沒有就沒有。 大家不妨再體驗一下"心理健康" 評估的過程。首先,到網上查一下某種心理疾病的症狀。然後,在與心理醫生見面時,描述出這些症狀。如果你稍微有一點演技的話,馬上就會被確診。很簡單,心理醫生是根據你自己的描述來判診的。沒有任何其他的診斷方法。 這就是為什麼某某名人殺人以後要看心理醫生。一旦心理醫生做出該人有心理健康問題,就是過失殺人,可以脫罪。而且很難證明此人沒有心理問題。沒法被證明是"假的" 的理由最好用。這就是美國人總是用心理健康作為藉口的根本原因。這位偉大的體操運動員當然也不例外了。 東京奧運會已經結束了。它給我們留下了一些什麼呢?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讀。沒有必要在這裡做進一步的討論。作者唯一的希望就是 "最偉大的體操運動員...創造的歷史" 很快地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不要產生什麼巨大的社會效應。拜爾斯或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藉口所產生的社會效應。而媒體卻出於追求無限的新聞效應,而無恥地將其放大了,推波助瀾,唯恐天下不亂。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拜爾斯也是受害者。千里之堤潰於一穴,總之,希望大家都能跟尊守社會契約,沒有人能夠用任何藉口來違反。反之,這將是人類社會的巨大災難。將會加速人類社會的毀滅。如果連社會基石都被沒有了的話,試問這種社會制度還能繼續延續下去嗎!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