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用一生的時間等待一枚金牌,值得嗎?
送交者: 文森特 2002年03月11日19:28:04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每一次奧運會,我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一想到運動員必須耗費一生才有可能———或在更多情況下不能———取得那麼百分之幾秒的突破,我就覺得這簡直是對精力和時間的一種不合情理的過度浪費。


  要麼是浪費,要麼是意志與欲望創造的一種幾乎超出理解範圍的奇蹟。我分辨不了這究竟屬於哪一種。

  是崇高,還是可笑?是毫無益處,還是意義深遠?

  如此短暫而又永遠充滿競爭意味的瞬間,在一個宏偉的計劃當中是不是一文不名?又或者,它本身就是那個宏偉的計劃?

  如此激烈的體育競爭的目的,是不是要將我們的注意力從現實生活轉移過來?

  又或者,它是一種祈禱的形式?

  我們這些站在看台上或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早已問過這些關於奧運會的問題。因為和其他領域的運動員、藝術家或專家不同,奧運選手獲得榮譽的機會那麼渺茫,而他們成為英雄的時間又那麼短暫,許多時候還讓各種各樣的問題打了折扣。

  但是,隨着本屆冬奧會在反恐鬥爭期間召開,隨着本屆冬奧會在“9·11”過後這麼短時間內召開,奪取勝利的不可思議之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與我們切身相關,遠遠超過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以來的程度(該屆奧運會遭遇國際政治的卑劣角逐與正當競爭糾纏的複雜局面,以色列運動員遭到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和謀殺)。

  從某種程度上講,奧運會和恐怖主義屬於道德的對立兩極,是全球競爭的兩種同樣令人困惑的表達方式,是人類本性奇妙而可怕的兩個極端的表現。一個不屈不撓向上攀登,同心協力追求卓越;一個死心塌地向下墮落,不遺餘力製造混亂與毀滅。

  實際上,它們證明威廉·巴特勒·葉芝說錯了———最好與最壞者其實同樣充滿澎湃的激情。兩者同樣竭盡全力,奮勇追求某種更高目標,心甘情願做出某種重大犧牲。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反駁,認為今年在鹽湖城展示的體育精神不能和神秘而崇高的信念相提並論,其力量也沒有大到足以克服籠罩這個世界的絕望心情的地步,這種心情由恐怖分子的冷酷襲擊引發,迅速四處蔓延——但是,難道我們可以說,苦行修道者的清規戒律、純粹奉獻、自我克制、全心全意以及純潔願望就超過了奧運冠軍麼?毫無疑問,苦行修道者的有形回報不會更少,而他的精神回報卻也不會更多。

  奧運選手的生活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看難道不也是在追求達到超人境界麼?至少不是什麼令人不齒的卑鄙行為,而是我們人類美好一面的清晰體現。

  我們難道不可以確鑿地指出,一位花樣滑冰選手完成的不可指責的短節目或一個速降滑雪選手做出的無人能敵的大迴轉不是一種證據?無論這種證據多麼微小,卻同樣體現了完美的境界以及人的力量足以達到這一境界的事實?我們當中有誰可以坦然地說,這樣的證據微不足道?

  誰能否認,這最起碼是追求自身工作更上層樓的難以解釋的力量的一種微妙暗示,而若是沒了這種力量,我們的生活恐怕早就變得平淡乏味!

  不錯,奧運項目只是體育,而體育說到底只是遊戲。但是,同樣明確無誤的還有一點:在運動員體內有一種東西使他們的鬥志熊熊燃燒,而這種東西超越了單純的雄心的範疇。

  不是金錢。不是職業地位。甚至不是名利,因為名利消散起來快得就跟短暫的頒獎典禮一樣。

  那是一種更加難以捉摸的東西。

  不管這究竟是什麼———姑且稱為追求理想的一種不可抗拒的欲望,因為懷着堅定信念伸出的手總能達到超出自身長度的地方———都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不屈不撓總要冒出頭來,完全不亞於那些蠢蠢欲動的可怕的邪惡念頭。

  哪怕只是出於這麼一個理由吧,這種追求理想的欲望仍然可能成為一服解藥,支撐我們走過這段黑暗的日子。

  ———在恐怖主義陰影下,讓我們為人類的理想發一枚金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