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龍文
第36屆世乒賽男單八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三位歐洲老將本格森、克蘭帕爾、舒爾貝克,是七十年代的代表;三名六十年代出身中國小將蔡振華、王會元、魯堯華,預示着八十年代的乒乓格局;郭躍華和施之皓,則是承上啟下的人物。這一番老中青的爭鬥,各顯千秋。
郭躍華技高一籌,以3:0輕取老對手克蘭帕爾,蔡振華和魯堯華的兄弟之爭,按照“相同條件下團體隊員優先”的老規矩,兵不血刃。施之皓又一次不敵本格森,為其運動員生涯的縮短再添一個砝碼。王會元敗給南斯拉夫老將舒爾貝克,又一次戴上“技術好、心理差”的桂冠,其情形,與二十年後的王勵勤,驚人地相似。其實王會元在此之前,已經掙扎了兩輪,對卡爾松和奧洛夫斯基,都是以3:2反敗為勝的。打法上沒有讓人家感到不適應,又沒有一口氣餵人五個發球的絕活兒,跟頂尖高手比實力,互有勝負,本來不足為奇,可是在中國乒乓球隊裡,就是不行。非得搞得刀槍不入,打起來沒有懸念,“讓人放心”不可。遺憾的是,中國乒乓球每向那個方向挪動一步,整個球隊的努力就得按指數增加,成功的背後是運動員的身心傷病、教練員的嘔心瀝血。心機算盡,換來的,卻是這項運動愈來愈無人欣賞。
半決賽中,蔡振華跟自己的剋星本格森遭遇。逢本必敗,已經成了小蔡的心病;幫助蔡振華穿越本格森,是中國隊的一道攻關難題。隊裡從上到下,為此役作了周密的準備。一開局,蔡振華倚仗一連串的發球搶攻,打得本格森沒有還手之力,以大比分贏得頭兩局。突如其來的成功,使得年輕的小蔡感到盲然,第三局時,一個不小心,被老奸巨猾的本格森抓住機會,連扳兩局,並且在第五局換邊時以10:4領先。一時間,似乎小蔡難逃再次失敗的命運,李富榮急得患了胃潰瘍。換邊後,小蔡冷靜下來,關鍵時刻使出了更絕的發球高招,逐步把比分追上來,最後以21:16驚險獲勝。這場球,耗盡了本格森的真氣,從此淡出超一流乒手行列;同時也練就了蔡振華,從此成為世界乒壇的一顆超一流新星。
郭躍華輕取舒爾貝克,聖勃萊德杯的決賽爭奪,繼16年前莊則棟和李富榮的表演後,又一次在同門兄弟之間進行。但是跟16年前南斯拉夫觀眾送給莊、李的陣陣掌聲恰恰相反,觀眾報與郭、蔡兩人竭力表演的,卻是跟決賽氣氛極不相稱的冷淡。其原因,自然是決賽的結果在賽前全世界都已經知道了。
各位看官不禁要問,你瞎說吧?南斯拉夫觀眾是如何知道的呢?難道有人泄露“國家機密”不成? 這場球,是這屆世乒賽上第五次中國運動員自己爭奪冠亞軍。前面幾次分別是謝賽克/黃俊群勝陳新華/童玲獲混雙冠軍,曹燕華/張德英勝童玲/卜啟娟得女雙金牌,李振恃/蔡振華勝郭躍華/謝賽克獲男雙金牌,以及童玲勝曹燕華而捧蓋斯特杯。細心人可以注意到,沒有一個人獲得兩個單項冠軍。這,自然不是天然的巧合,而是有關人士精心策劃安排的結果。假戲真做,太難為人了,不出破綻比奪世界冠軍還要難。以女單為例,前八名中國隊占有六席,南北朝鮮各一人,本來大家真槍實彈地干,單論概率,這冠軍十有八九屬於中國隊。但是為了把那十之一二的機率也拿到手,多年的老規矩便在世人眾目睽睽下肆無忌憚地展示了出來。
兩場內戰:張德英勝卜啟娟、曹燕華勝黃俊群,打得無精打采,隊員們汗都未出,便以每局十來分的懸殊比分3:0結束。兩場外戰:童玲勝朴英順,齊寶香負李壽子,卻打得心驚肉跳,扣人心弦。 朴英順是第33、34屆世乒賽的女單冠軍,對付削球本是她的拿手好戲,然而在第35屆世乒賽八進四時,卻在2:0領先的情況下被童玲翻盤。童玲戰勝朴英順後,本來有很大的希望在半決賽戰勝老大姐葛新愛、決賽打敗同是削球手的李松淑而創造不滿17歲的世界冠軍神話的,但是有關人士擔心她小小年紀頂不住現場觀眾的壓力和處理不好裁判的搞鬼而決定由久經考驗、經驗豐富的葛新愛登頂。冤家路窄,再次相逢,分外眼紅。朴英順報仇心切,一上來就施展看家本領,輕取首局,並且在第二局以20:12遙遙領先。但是童玲卻拿出了削球手的意志,毫不慌張,一分一分地追,居然把第二局贏了下來。這一來,朴英順喪失了鬥志,童玲卻愈戰愈強,以3:1獲勝。 李壽子是第36屆世乒賽上對中國隊威脅最大的運動員。團體賽中國隊與對手的戰績全部是3:0,小分中也只有齊寶香丟過兩局,其中一局是丟給李壽子,另一局便是丟給後來引起中國隊地震的捷克新秀赫拉霍娃。齊寶香是直板快弧打法,具有很明顯的河北隊風格,推擋好,高拋發球威脅大,但是球路不活,不善於變化。團體預、決賽中兩次跟李壽子交鋒,雖然獲勝,但是機關也被李壽子識破,所以一上來就被李先聲奪人,搶了兩局。隨後,齊寶香調整戰術,扳回兩局,但決勝局卻始終沒有翻過身來,以微弱的比分惜敗。
兩場半決賽亦然。內戰3:0,童玲獲勝。曹燕華和李壽子的爭鬥卻是在第五局才以25:23見的分曉。這幾場球,同時進行,引起了觀眾和各國記者們議論紛紛。顯然,時代不同了,八十年代的年青人,不象六十年代的人那麼馴服。雖然不直接表示不願意,但是也不會去竭力掩飾。想必是領導們臉上掛不住,作了工作的結果,決賽時童玲和曹燕華打得全神貫注,連記分員在整整一局的過程中一直把兩人的比分記反都沒有發覺,引起了觀眾一陣陣的口哨。在經常舉辦國際比賽的諾維薩德,在世乒賽決賽上,整整一局球,裁判把比分反記,顯然不是偶然的失誤。如果是對付外人,無論是童玲還是曹燕華,想必不會不察覺裁判的錯誤,恰恰是自己人,根本沒有去想比分,沒有去看那個牌子!
有了這些先兆,不用任何人泄密,注意乒乓球的人,都會知道郭躍華將捧上四年前就本該屬於他的金杯。讓球的結果和影響,顯然是極其惡劣、齷齪的。然而,細究其過程和淵源,似乎誰也沒有什麼錯,至少沒有什麼大錯。歷史,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任何一件事,對後事都有巨大的影響。譬如說,如果曹燕華在第35屆不偶然失手於馬戈斯,就不會有童玲讓葛新愛,張立就會是女單冠軍,而成為第一個進“十佳”運動員的乒乓球選手。而張立1975年讓朴英順,又是因為國際事務中需要北朝鮮。別的不說,1972年的ATTU,沒有北朝鮮就不行。而搞ATTU, 又是因為台灣問題。恰恰是因為台灣問題,乒乓球才成了國球,才有了現在的國際地位。如果把歷史上的這些“錯誤”都一一糾正的話,世界也就面目全非,甚至你我也許都不存在了!
在第36屆世乒賽上,中國隊創造了由一個協會包攬金銀的歷史。唱這齣戲的主角,是六十年代出生,二十歲上下的一代新人。1981年的北京,春光明媚,祖國大地響徹了“年輕的朋友們,我們來相會……”的歌聲,大家憧憬着“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的情景,發出“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的疑問,作出了“光榮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輩”的斷言。可是,誰能料到,這美妙的春光竟然是曇花一現呢?
各位看官,欲知這美妙的春光竟然是如何曇花一現,請看網友crazyhouse的大作
"俺印象中的80年代中國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