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運動之王:打群架
送交者: cavebear 2006年03月20日07:16:51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很多人覺得男的和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學抽煙打架什麼的是壞事。俺覺得正好相反。男的打架和女的玩過過家家一樣,是一個必然經歷培養素質的過程。本地的上等華人,就特怕自己兒子學壞,前途完蛋。比如說我知道一個洋人高級經理的兒子很胖,華人小孩笑話他,他把人家推到POOL里,結果華人小孩的老爸是律師,報警吊了洋小孩的居留證件,洋人一家都回家了。華人都把這個事情說成是洋人野蠻華人有教養的例子。但是馬來人就不,他們覺得男的沒有進過局子就不算長成。

實際上打架如果一對一,培養的是一種英雄氣質,敢於挺身而出,承擔責任,但是這種培養在體育比賽里也能培養。更重要的是打群架。我覺得打群架是最接近生活矛盾鬥爭的,培養的是真正的高素質的人才。有個人有集體,個人的作用在集體中體現。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鬥爭是集體的鬥爭。我覺得這是任何一個打過群架的高素質的人的起碼的認識。通過結成團體來爭取保護個人的利益。但是海外華人的罈子一提到成功都是個人的。我覺得這是非常可笑的,還不到十幾歲孩子的水平。世界上哪裡有什麼個人成功?實際上海外華人很多跟我一樣就在中國就是一些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典型的情況就是離了家上學,工作,到哪裡都是很疏離,不合理,不理想,覺得人際關係不好處,自己是受氣包,一堆牢騷,沒有歸屬感,屁股沒座熱就想走,沒有什麼牽連。到了國外覺得人際關係簡單,其實活的象老鼠一樣的話,中國老鼠也沒感覺到單位人際關係。差別可能是外國老鼠好活,因為外國人亂丟吃剩的東西。這樣的人還用自己的心理行為特徵影響下一代,特別喜歡把希望寄托在家庭,教育之類的次要東西上。自己搬來搬去,讓孩子沒有穩定的人際圈。給孩子灌輸要拼命讀書的????道理。往往是上大學之前,就搬了ABCDEFG個地方,各個字母代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明明是盲流,硬說成什麼國際公民。上大學在H城,出來工作在I市,回去讀MBA在J城,出來工作又在K鎮。朋友,情感,家庭,一塌糊塗。一個個ONE PAYCHECK AWAY FROM LIVING ON STREET的人,硬說是成功人士。前面俺針對社會發展問題的意義提出了三長老判據,現在俺針對成功和發展的標準提出十五人判據。就是說你要是能讓十二個到十五個人真心服你,跟你走,能支使調動他們,就算牛逼人士。開公司當老闆有十五個活計就算。大學裡有十五個研究生得老闆也算。大公司政府有十五手下的部門經理未必,因為下面的人有不是拿他的錢,很多時候根本不服他,他不過是拍好一個上司的馬屁得到的職位。能混和牛逼是兩碼事。有十五個真心的朋友能搓起來辦事也算。打群架的頭,從小就是人傑。

通過結成團體來爭取保護個人的利益,是民主的真締。從歷史上看,美國人的民主,就是當年自耕農在和印第安人還有先來移民的打群架鬥爭中奠定的基礎。民主就是大小地頭蛇當家作主。沒有打過群架的人,是很難對民主有起碼的理解的。我覺得八十年代提出的唯一的有價值的口號,就是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讓什麼人先民主起來?當然是具有較高民主素質的人。我覺得首先就是有過打群架經歷的人,有公安局記錄,傷疤或群眾證明。其次的比如工農兵,基層街道黨團幹部領導,都是有組織力的高素質人,他們應當有言論結社自由。至於大眾小學教師,知識分子,這些人一般都是低素質的人,現階段需要監管,不應該有選舉和被選舉權發言權。有過海外經歷的沒有經過五到十年的群眾監督改造尤其不能有起碼的民主權利。
我覺得這是一個穩妥漸進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明智之舉。
記得小時候有人說什麼數學是科學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是王冠上最大的豬。這當然是胡說八道。把企業虧損算算成贏利才是數學王冠上最大的豬。但是生命在與運動,運動之王是打群架,是真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想念老雙
2005: NCAA籃球最經典之戰
2003: 劍指冠軍的亞立桑那大學野貓隊
2003: 不甘心的堪薩斯大學高嗓鷹隊
2002: 誰最接近喬丹?
2002: 誰折斷了天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