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知道分子談語言的靈魂
送交者: 溪中石 2007年03月04日14:22:47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問題多在五味齋發帖,《老太太發郵件》http://bbs2.creaders.net/life/messages/527179.html。無意之間,成就了一個新的歇後語:老太太發郵件——問題多。嘿嘿,這真是群眾創造詞彙的一個活生生例證。


——————————————————————————————————————
2/24/07 - 老太太發郵件 - 問題多 (1456 字節)

只看題目,還以為是一句歇後語 /無內容 - 王小豆 2/24/07 (4)
嘿嘿,沒錯啊,只看題目:老太太發郵件---問題多 /無內容 - 勤勞灌水 2/24/07 (3)
絕了.....哈哈 /無內容 - 小沙果 2/25/07 (0)
哈哈,這個確實高. /無內容 - 問題多 2/25/07 (0)
哈哈哈,實在是高,就這麼定了 /無內容 - 王小豆 2/24/07 (0)
——————————————————————————————————————

印象中,歇後語似乎和北方生活習慣更有關係。北方人講話似乎更喜歡賣關子(各位,我沒說錯吧?),喜歡等着下一個人接續,好比相聲中的逗哏、捧哏。所以產生了“驢糞蛋——表面光”、“打燈籠——照舅(舊)”、“老太太上雞窩——奔(笨)蛋”這樣的歇後語,生動有趣。我早先每逢要讀到這種歇後語,總會不自覺地一楞,去打點精神來看,因為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沒人會這樣說話。

我以一個知道分子的眼光來看,俗語、歇後語和成語是語言中的精華,而且前者還更通俗易懂,更有生命力。

成語,一般出於典故,涵義已經基本固定下來了。用得好不好,跟學問深淺大有關係。嘿嘿,有時當然也可以跟地位有關。幾個月前,寶島上的阿扁律師去誇獎某個青年團體工作做得多、成績大,是“謦竹難書”。正當有人批評阿扁用錯成語時,島上那“教育部長”杜勝正說話了:“謦竹難書”的意思就是用盡竹片片也寫不完,形容多得不得了的,所以總統沒有說錯成語。要不人家都說皇上金口銀牙呢。於是乎,全島人民大讚“阿扁執政以後的功勞是謦竹難書”, 嘿嘿。

在歇後語和俗語之間,我用後一種更自然。俗語道理通俗,愛用比、興的手法,詞句也講究對仗和押韻。因此無論南北用語,大都好懂易記。為不耽誤大家的時間,普通的例子就不講了,單說我們家裡用過的幾個俗語吧。我小的時候,婆婆喜歡拉着我細柴棒般的小手,念叨道:“瘦人筋多,窮人親多”。話語裡有一種心酸,也有一種自豪。我老爸教育我與人交往時要注意形象問題。他語重心長地說,“果子越傳越少,閒話越傳越多”。老媽勸告我們抽時間去鄉下親戚那裡走動――至少在我們這一代的關係應該比較密切。她是這樣說的,“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算了”。既指血緣,也指關係:第一代是親兄弟姐妹,第二代是表兄弟姐妹,開枝散葉到後面,就是遠房親戚,交往有沒有都不那麼重要了。這幾句都還夠得上通俗貼切吧?

有一本書――可能是錢穆的《西潮》,提到胡適到台灣後曾經評說,白話文寫得好的,首推毛澤東。我仔細想想,還真有那麼一些道理。試想,當年我們讀小學、中學,老毛的文章也都有,很簡單好懂,說話清楚。現在想想,老毛心中就為的是讓讀者明白他的文章,不用虛飾華麗的文辭,專用簡單的結構和文字,而且經常採用俗語。我記得,大概是在那篇《反對自由主義》的文章里,他批評好高鶩遠的知識分子時,信手拈來一個聯句:“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嘿嘿,這種語言,挑糞老農聽了也知道他是譏笑哪類人的。共產黨能夠打敗國民黨,原因被大家總結過很多很多。我想裡面應該是有一條:老毛們能夠活用群眾語言來講大道理。比方說,一方是唱“三民主義,吾黨所宗”,另一方是唱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哪個更好懂,哪個又更有氣勢?這答案確實是一目了然。

本着知道分子的精神,我總結一下:語言的靈魂就是通俗,是簡單明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關於舉辦沙龍飯太稀第一屆雙人跳水節的
2005: 我的圍棋擂台賽
2004: 曼聯期中小結
2004: 范甘迪一個人的戰爭:姚明沒義務帶火箭
2003: ZT:圍棋的珍貴照片10(圖文)
2003: ZT:圍棋的珍貴照片11(圖文)
2002: 大郅與大巴的會面挺“尷尬”----小牛與
2002: 楊晨缺少“殺手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