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國之後,經常會跟台灣同學在一起議論大陸的簡體字,聽到一些批判簡體字的說三道四,說簡體字“不正統”、“不好看”、“不精確”,而且往往繁簡之爭會變成國共之爭,把文化的議題政治化,早就脫離了原有的文化意義。
近來網上出現這樣一條新聞:
人民網6月9日電 馬英九今天指出,台灣使用的繁體字代表中華文化,但大陸則使用簡體字,他建議可采“識繁書簡”方式,希望兩岸未來在這方面也能達成協議。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 馬英九說,在境外有許多中文學校,教台灣來的學生繁體字,碰到大陸來的學生,就教簡體字。他認為繁體字代表中華文化的特色,但大陸因為採用簡體字,有些繁體字看不懂,因此他希望兩岸在這方面未來也能達成協議,採用“識繁書簡”方式。
他說,“識繁”就是認識繁體字,但要書寫的話可以寫簡體字。馬英九指出,他過去幾年一直努力發揚繁體字,也希望有一天繁體字能成為世界遺產,因為全球很少有文化能讀2000、3000年前的文字,但中華文化就做得到。
於是有些網站又掀起了一波繁簡之爭。雖然網上已經有了一些關於繁簡之爭的很系統的論述,我還是把〈飛揚軍事〉和〈西西河〉的一些網友的最近的一些議論收集了一些,這些快意利劍在繁簡之爭中無往而不勝。
議題1:“繁簡之爭”被政治化,簡體字是TG的反傳統之作
其實簡體字,始作俑着並不是中共。簡體字並非大陸獨創,是國民政府時期,就下令實施的文字。五○年代後大陸實行的簡體字,有八成五的文字,是繼承三○年代國民政府的政策內容;另外一成五的簡體字,源自於大陸學者根據古書和碑刻文上所遺留的簡體字而創造。
1920年2月1日,錢玄同在《新青年》上發表《減省漢字筆畫的提議》一文。
1922年,錢玄同等人提出一套具體的簡化方案,其中提出8種簡化策略,這是第一次系統提出漢字簡化方法。
1923年,胡適在《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的《卷頭言》中說:“語言文字的改革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然而“中國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驚人的文法革新,他們還做了一件同樣驚人的革新事業:就是漢字形體上的大改革,就是‘破體字’的創造與提倡”。
......
1935年6月,錢玄同在其所編的《簡體字譜》(2400餘字)中選出1300餘字編成《常用簡體字表》,送交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委員會通過其中的1200餘字並準備推行。
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第11400號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採用了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中的324個,在當時又稱“手頭字”,這是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
這個由蔣總裁—介石簽署《第一批簡體字表》,成為30年後新中國文改委修訂簡體標準字的藍本。
而TG提倡和推廣簡體字的歷史並不比“國民政府”更長。
1950年8月9日,教育部社會教育司舉行簡體字的研究選定工作座談會,商定了選定簡體字的四條原則:整理選定已經通行的簡體字,加以適當的補充;以楷體為主,間或採取行書、草書;以最常用的漢字為限,不常用繁體不必簡;最後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實行。
1952年2月5日,在中央教育部的籌劃下,組成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
1956發表了國務院的《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
1964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了《簡化字總表》。
議題2:簡體字不傳統,繁體字才是字
台灣總統府人員開記者會說明: 希望兩岸往來文書使用正體.....
到美國以後碰到過N多反對簡體字的人,他們的一個振振有詞的理由就是:四大書法家顏柳趙歐的字帖里都是繁體字,是為“正楷”,所以繁體字是傳統,對美國人說就是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何以為正,如果正楷是正,這跟繁或簡沒有關係;如果以正統為正,那就有什麼是正統文字的爭議。更麻煩的是,延伸到政治,國共誰是正統之爭。
實際上,簡體字與繁體字本是一脈相承,簡體字也是漢文字兩千多年的演化中的正體字。有些簡體字,比如大眾的“眾”,本來就是甲骨文里的寫法。
三個人迭一塊,這是“眾”字的最原始的寫法,甲骨文就已經這麼寫了,就是《周語》所謂:“人三為眾”,非常好認。可是繁體字的 “小 字,有多少人知道它為什麼那麼寫?原來它的下部,實際上也是三個“人”,只不過變了樣了,不說還不容易看出來;而上部呢,根本就是寫錯了,本來的寫法應該是一個橫着的“目”,《說文》解釋說:“目,眾意”。 既然“三人,眾意”,“目”也是“眾意”,未免重複累贅。
類似這樣的簡體字還不少,比如“從”、“塵”、“禮”、“雲”、“電”、“胡”、“須”、“處”等等,不一一解釋了。
在《漢字簡化方案》中,還有很多簡體字是就是從傳統的中國書法里“拿來的”。在中國書法的行草、大草里,長就是‘長’,風就是‘風’。如果我們翻翻趙孟 的《六體千字文》,米芾的《行草字帖》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我們會發現裡面有很多“簡體字”。更不要說張旭、懷素的大草狂草了,那裡面一字一筆劃的“簡體字”更多。 所以,簡體字又何嘗不是傳統的,誰敢說行草不是傳統?說繁體字美,大草狂草又何嘗不美呢?
不通中國書法,沒有文化的人才會反對簡體字。誰要是在說簡體字不“傳統”,不美,請君每日臨趙孟 的《六體千字文》,米芾的《行草字帖》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帖各一遍。
議題3:簡體字寫法過於簡化,表意不精確,字不達意
你先別煩,那些指責簡體字字不達意的,翻過來倒過去就是以下這幾句陳詞濫調。
最常見的舉例有, 臉面的“面”和吃的那個“麺”本來是兩個字的, 但是, 簡化字給合併成一個字了。
簡體字:麵包、面子,用的都是同一個“面”字。
繁體字:麵包、面子,呵呵...,就完全不一樣了!
台灣人經常受不了, 為什麼吃“麺”變成吃臉了。
簡體字中,皇后與後來,其中的“後”全是無法分別的。
繁體字,就是皇后、後來。
“里程”的“里”和“裡面”的“里”合併,難道不混淆嗎?
繁體字很清楚,就是“里程”、“裏面”。
更有甚者說,簡體的愛沒有心,繁體的“愛”有心,等等,......。
以上這些論調都是站不住腳的。漢文字裡本來就有很多是因為音同而挪用的,僅僅從字面來講“文字的精確性”是不科學的。。
“麺”用“面”來簡化看起來荒唐,理由是如果你只看見了一個“面”字, 究竟這個字是“臉面”的意思呢,還是“麺”的意思呢? 簡體就分不開。然而,“吃麵”就想到“臉面”,那麼叫一聲“媽”是不是我們總要想到“馬”呢?再舉一個例子,“粉”字。如果我們說麺粉,有米又有麥,看起來不錯。那麼,我們還有“花粉”,是不是每當我們看到一朵花的時候,就覺得看到花芯里有米粒兒呢?更有繁體的“氣”字,那裡面的‘米’又作何解釋呢?
漢字中的
馬—媽嗎碼罵螞瑪
馬—媽嗎碼罵螞瑪
後面的六個字都只借用“馬”音,並不表“馬”意,那麼是精確還是不精確?
米—迷謎咪眯糜醚氣粦磷
右邊的九個字中的‘米’表的是什麼意?
其他如‘機’器—機器、‘機’密—機密、‘機’會—機會;配偶的“偶”和偶然的“偶”;排列的“排”和排除的“排”;材料的“料”和料想的“料”;露水的“露”和顯露的“露”,等等。這些字的不同意義很可能原來就沒有關係,有的也許當初有聯繫,可是現代社會也聯繫不上了。這種字也應當看做兩個同音字。這種字似乎可以算一個字,也可以算兩個同音的親屬字。在語言裡,一字多義和兩字同音是很難區別的。
至於說‘愛’字嘛,我不是文字改革委員會的,否則把“愛”簡化成“
”多好,又象形,又好寫好記。
漢字是“意、音”分離的,中國文字的演化和發展是從音同和意同兩條腿走路演變而來,有些漢字直接表意不直接表音,有些漢字直接取音不直接取意;而且,在結構上沒有什麼系統和標準。所以,人學漢字必須逐字死記硬背。我小時候在默寫測驗的時候,如果寫不出老師說的字詞,就常常按音或按意自己造一個!
議題4:電腦輸入漢字,不必手寫,簡化字沒有優越性
計算機時代,簡體字也有優勢。
用拼音輸入,繁體並沒有優勢。
繁體字,字號小了看也看不清楚,黑糊糊一團,看起來也不舒服。
如果用掃描自動識別,字體小一點的話,繁體識別率成問題。
繁體字打印還費墨,就這一點來說,繁體字不環保!(敢說環保不對你就是政治不正確!)
中文路標上也是同樣道理,簡體字可以從更遠的地方認出來,而繁體字的辨認距離要近得多。
電腦屏幕顯示繁體也需要高密度-200DPI-以上的顯示器
鬰悶
100DPI下通常字號的顯示,這是個啥玩意兒?
鬰悶
兩倍字號,喔,勉強能看了,還是缺筆少劃。真正的200DPI顯示器下這個字應該跟100DPI下上面那個字差不多大。
鬰悶
終於能看清了,這就叫“鬱悶”啊!
如果沒有“高密度顯示器”,古人也要棄繁就簡的。南京中華門上的城堡裡面放了不少明代城磚,上面就有不少簡體字。城磚粗糙, DPI 小,刻寫繁體字,很多比劃就無法刻出來,分辨清楚,只好寫比劃少的簡體字。實際上古代對字的繁簡、筆畫沒什麼統一的標準,那些文人士大夫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只要沒有犯了皇帝的忌就行。所謂‘標準’繁體字其實是清朝的科舉標準用字。統一筆畫標準是近代的事,因為要做鉛字字模,古代手刻版就統一不了了。
議題5:不認識繁體字,不能讀古文,會數典忘祖
大陸的教學大綱:小學畢業,識3000漢字;高中畢業,至少5000(其中包括3000‘繁體字’)。
大陸的1964年5月版《簡化字總表》,共分三表:
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
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
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
共2238字。
而國內的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學繁體字的能力,老師稍加引導就可以了。
就國內的情況看,其實都不用專門去教繁體字,基本上上完高中差不多的人就能認識許多繁體字了。有人沒有專門學過,初中看繁體豎排版的《倚天屠龍記》一點困難沒有,除了有一個貌似多音多義字——護教法王的護字——搞不清楚。
通常我們認識五千個漢字可以讀書讀報,應付數理化,大學教育。但是要讀古代中國史,鑽故紙堆,要認至少一萬漢字。至於要讀更古的文字,象甲骨文、青銅銘文,認再多的繁體字也幫不上忙;有些滿腹經綸的專家還讀不出呢!
使用簡體字的人讀簡體的史書障礙並不算大;若是直接讀繁體史書則相對更容易些,可是二者難度差別比較小。以中華書局二十本版《資治通鑑》為例,大陸年輕人以為更大的障礙有兩個:豎排;正文與夾注剛開始不易區分。但是經過比較短的時間後也能適應了。讀《管錐編》,中華書局版五卷本,繁體橫排,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困難。
最後
當今世界上,即使仍有看簡體字不順眼的,學中文,寫簡體字,使用簡體字已經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
美國
大約十年前,國會山莊圖書館全部中文書籍的檢索要用簡化字,漢字的拼音用拉丁問的“漢語拼音”。
日本
在二次大戰後進行文字改革:1、減少漢字用量(先是規定只能用1845個當用漢字,後來改為1945個常用漢字)2、漢字簡化
聯合國
聯合國在1970年代中華民國退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後,將各種文件和決議的中文文本由正體字改為簡化字。
在此前後,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南韓都頒布和在華文學校推廣使用簡體字。
即使是在台灣, 雖然不允許各級學校在教學中使用大陸使用的簡化字,但民間可以在各個領域自由使用簡字和簡化字、日本漢字,即所謂“俗體字”。
大陸沒有任何一條法律限制使用繁體字,只是提倡使用簡體字。在民間繁體字的使用還是很頻繁的,特別是在莊重的場合下,可見繁體字在大陸人民心中的地位。倒是島內一直都對簡體字進行限制,現在又拿簡繁之爭這樣的偽命題來說事。簡繁之爭對大陸沒有任何意義,畢竟絕大部分大陸人都可以識別繁體字,
倒是島內人要好好補習寫簡體字啦,以後來大陸打工不會寫簡體字是不行的。
References:
(1) 《漢字簡化歷史》(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漢字簡化歷史
(2) 《馬英九提倡漢字采識繁書簡模式 盼兩岸達協議》(飛揚軍事)http://www.fyjs.cn/bbs/htm_data/254/0906/190423.html
(3) 《簡繁之爭,還沒完沒了了?》(西西河)http://www.ccthere.com/thread/215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