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起來沒有? | |||
送交者: 嶗山來客 2011年01月30日08:53:10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 |||
似乎連司馬南自己也有特異功能了: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459948&id=1039325&dcid=1
埃及動亂與中國穩定 司馬南/文 本文提要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穆巴拉克政治生命已經結束,其個人性命及家族性命家族得以保全就不錯了。 我對此人沒有更多的好感,也沒有更多惡感。 但是,穆大爺耄耋之年稀里糊塗做了美國顏色革命的政治的犧牲品,他的個人命運對於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具有重要的參介作用: 其一,切不要以為美國處於戰略收勢就意味着不會打主動進攻戰; 其次,切不要以為經濟上互通有無彼此難分就意味着戰略互信增強; 其三,切不要以為美國主導的顏色革命浪潮如今僅存餘波蕩漾,勿忘賊偷方便隨手牽羊; 其四,切不要忘記政治體制改革主旨,謹在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今天美國大哥借力打力“西化、分化”勢頭不減,“中國自己的帶頭大哥”表情尷尬話裡有話,黨的指導思想已經出現混亂,可怕的指導思想多元化正在侵蝕着中國社會的肌體; 其五,切不要忘記中國的社會問題比之埃及一點不少,只要拿起其中任何一條、一件照搬突尼斯、埃及騷亂做法,無論物價、房價、看病、上學、腐敗、楊佳、錢雲會,導火索引燃臨界點都不高; 其六,切不要忘記臉譜、推特、谷歌,互聯網用戶已達7億,當年各個單位才有的大字報通過網絡如今貼到一個地方,所有人都看得到,蝴蝶翅膀,疊加震盪,湍流混沌,殊為可怕,美國人埃及熟用此法,對中國豈會手軟? 其七,切不要忘記20年前,人群浩浩街頭散步,當局遲遲決心難下,廣場紀念碑上的先烈忍看“自由女妖”肆虐,最後揚湯止沸養虎貽患傷我不淺; 其八,且不要忘記,今天的中國,“帶路黨”一類各種疑似漢奸組織業已發育成熟,他們已經推出自己的黨內代理人,有聯繫廣泛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社會基礎,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兩報一刊”媒體,有財源廣大的各種可疑的基金會,有錢多了準備在“政治體制改革”上有所作為的資本家傾囊相助,還有官、商優勢資源齊備,又拿了博士學位,準備以“公公知識分子”身份拼死一搏的“現代性大師”,這些人的集合體,比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厲害得多; …… 1、埃及到底怎麼了? 埃及,遍及全國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民眾嗓子喊啞了,示威沒完沒了了,大街上汽車燒了,警察叔叔被打了,政府大樓點着了,好些人莫名其妙地死了,更多的人被抓了,軍隊的坦克上街了,互聯網強行切斷了,開羅被迫實行軍管了,聯合國潘基文倒垃圾倒垃圾出面來說模稜兩可的廢話了,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婦女希拉里·克林頓表面中庸發下狠話:埃及政府必須做出改變,允許和平的抗議遊行,允許互聯網蜚短流長,事情不鬧大,美國人認為不好玩了…… 眾所周知,埃及騷亂之前,突尼斯先亂的,鬧起了“茉莉花革命”(美國主導的顏色革命的繼續),一場動亂下來,突尼斯不爭氣的總統本·阿里在掌權23年後黯然下台三十六計走為上。 如今,埃及的騷亂將怎樣收場? 目前還不得而知。 手頭資料有限,從來沒有去過埃及這個國家,短時間不好對具體事情做出確定性判斷。但是有鑑於中國某些“反體制的好漢”,某些“普世價值傳銷組織”蠢蠢欲動,我們有必要對突尼斯尤其是埃及的騷亂來龍去脈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做一點分析。 2、事情的起因 埃及的遊行示威的起因,據說是源自於對政府有不滿。 但是具體不滿什麼?我們不知道。 早就不滿,為什麼今天突然啟動掀起大規模的遊行? 我們也不知道。 我們知道的是,抗議活動對於埃及這個國家來說,不是什麼新生事物,2004年以來,埃及就發生過很多抗議活動,但是這一次有不同,抗議者不遵守法律,而是通過非法手段表達訴求,傷及路人肆意破壞公共設施,向警方投擲石塊。超過2000名遊行示威者上周三晚開始在開羅沿尼羅河的林蔭道上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警方早有準備,發射橡皮子彈和催淚瓦斯,並直接拖走抗議者。 但是,示威人群不肯退縮,有人被譽為“不怕死”,居然能夠逼退了兩輛裝滿安全部隊的裝甲車。顯然,這是安全部隊忍耐的結果,否則,手無寸鐵的民眾是如何對付裝甲車。 接下來,發生兩起“埃及***事件”:最新的抗議活動造成兩人死亡,抗議群眾與警察在衝突中各喪命一人,安全官員認為這是意外事件,乃為“交通事故”。但是,遊行示威的組織者不這麼看,他們找到炒作題材,說得越發血赤呼啦的,激發起民眾更多的憤怒,於是,開羅亂局迅速向全國蔓延。美麗的蘇伊士,抗議者們點燃了當地的政府大樓,燒的比某大褲衩着火厲害,他們乘勝前進,試圖焚燒“雙民黨”(埃及執政黨民族民主黨)在蘇伊士黨部大樓。埃及反對派在網上不斷號召民眾上街,並把這天命名為“憤怒日”。 3、穆巴拉克總統其人 毫無疑問,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總統是核心人物、目標人物,遊行示威的 核心口號是“穆巴拉克下台”。假如這是主要訴求,埃及的事情很簡單,下次就選他下台不久就完了嗎?穆巴拉克本來就是選上來的. 空軍參謀長出身的穆巴拉克1974年晉升中將,1975年任副總統,1980年任埃及“雙民黨”(民族民主黨)總書記,1981年10月當選總統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82年1月當選”雙民黨”主席,這老哥居然能在1987、1993、1999、2005年連任埃及總統。尤其是最近這次,2005年,他在埃及歷史上首次有多名候選人參加的總統選舉中贏得壓倒性勝利,又一次當選埃及總統。 如此說來,即使按照最美國的民主標準,這個總統合法性與政績也是不錯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穆巴拉克上台,完全是臨危受命:1981年10月6日,在“十月戰爭”八周年紀念日舉行的盛大閱兵式上,薩達特總統遇刺身亡。嚴峻形勢之下,穆巴拉克眾望所歸。及穆巴拉克當選,選票竟然高達以98%。 與前任薩達特總統相比,近三十年和平安全的生活,缺少血腥刺激、缺少悲壯激情,人們似乎不滿意領袖在杯光交錯燈紅酒綠下的享受人民的擁戴,穆巴拉克沒有機會像薩達特一樣在外交方面乾坤大挪移,例如,驅逐蘇聯軍事顧問,擺脫蘇聯對埃及的控制;渡過蘇伊士運河,和敘利亞一起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並取得勝利;親自前往耶路撒冷同以色列總理貝京會晤,結束了兩國之間長達30年之久的戰爭狀態,並收回西奈半島三分之二的領土。 但是,穆巴拉克執政並不容易,激進的伊斯蘭“聖戰者”組織曾三次試圖謀殺他,一直有人揚言薩達特的下場(被暗殺)就是穆巴拉克的下場,另一個已被取締的伊斯蘭激進組織也兩次實施刺殺行動,他僥倖地總是化險為夷。 4、假如人民真的不喜歡穆巴拉克 假如真的是人民不喜歡穆巴拉克,這事情很簡單,彈劾他就是了。依照1971年9月11日經公民投票通過的永久憲法,埃及是 “以勞動人民力量聯盟為基礎的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總統是國家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統由人民議會提名,公民投票選出。1980年5月22日經公民投票修改憲法,規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黨制基礎上”。雖然規定“總統可多次連選連任”,但是,彈劾的程序也很明確,不但可以在議會啟動彈劾程序迫使穆巴拉克下台,而且還可以同時要求雙民黨下台。在“人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最高權力機關的前提下”,用中國的話說,一切的都可以在法治的軌道上有序地解決。 幹嘛要上大街呢? 幹嗎要流血呢? 幹嘛要破壞現有秩序呢? 依照西方的波普爾民主理論,國家最高權力的不流血地轉移,是民主的最重要的標誌(參見司馬南《民主胡同40條》之後夾道4:“最高權力交接”,不是“最高權力轉移”一節),波普爾先生特別強調的重點,在“不流血地更換政府”。就波普爾的論述來看,政治的具體統治形式不重要,政府的更換方式不重要,不流血地更換政府最重要,新政府接管統治的權力最重要。 西方民主理論家波普爾先生很務實,很不在意“形式”,他沒有強調“票決”,沒有強調“直選”,沒有提到任何國族民主政治形式的唯一性,也沒有提到民主理念的先驗性,沒有提到應該捍衛某國民主的價值觀,沒有提到單邊輸出民主,更沒有提到武力顛覆者自定義的不民主政權…… 對於街頭騷亂的方式、民粹主義的方式來顛覆最高權力,波普爾先生認為,這與民主概念,未免遠了一點。 5、經濟下滑是動亂主要原因嗎? 媒體報道說,因為人民不滿經濟下滑。 這至少不是全部事實,埃及的經濟沒有那麼差。 埃及的農業很強,水澆地比重比較高,因為天熱和耕作集約,一年二熟甚至三熟,這個國家至今保持非洲單位面積產量最高,長絨棉和稻米產量均居非洲首位,玉米、小麥居非洲前列,還產甘蔗、花生等。地下掘一個窟窿就出油,原油獨占出口總值的一半左右,蘇伊士運河每天通行的船交上來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市場原教旨主義者也挑不出穆巴拉克領導的經濟什麼狠茬來。 穆巴拉克實行“生產性開放政策”,放寬對私營企業的限制,經濟發展的不錯。1991年,因為反對伊拉克侵吞科威特,美國等西方國家爭先恐後向埃及提供貸款,美國還免去埃及所欠債務。穆巴拉克比較照顧人民生活,埃及政府長期實行家庭補貼制度。對大米、麵粉、食油、糖和能源等長期實行物價補貼,埃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中國高得多。 縱觀國家動亂離歷史,往往不是在經濟最困難,日子最難熬的時候產生“集體潰敗”,而是在見到好處,享受到利益,欲望調動起來貪慾大長的時候,人們繃不住了。但是假使就是如此,街頭騷亂又有什麼用呢? 6、新媒體與人民不滿的互動 人們走上街頭,憤怒地高呼口號,試圖搗毀現存秩序,一味地宣泄情緒,尋釁運警察衝突,要求穆巴拉克下台,就其直接導火索而言,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是——海外及其當地媒體成功地扮演了組織者煽動者的角色,是媒體告訴公眾,埃及的物價已經忍無可忍,埃及的總統家族腐敗透頂已經忍無可忍,也是媒體告訴公眾,阿拉伯世界另一位長期執政的鐵腕人物突尼斯總統本·阿里已經下台。很簡單,只要你肯想突尼斯人民一樣,上街示威遊行砸汽車點火燒大樓,你的願望就會實現,穆巴拉克就會被趕下台,只要穆巴拉克下台,你們不滿意的腐敗現象、高失業率、高物價就會改變。示威者還在街頭向兩旁圍觀民眾介紹突尼斯人的“革命經驗”:“他們能行,我們也能行”。 他們如法炮製的突尼斯“推特革命”(Twitter revolution),連一點改動都沒有,抗議組織者主要通過網絡平台發布信息,8000萬總人口的埃及超過9萬網民在Facebook上留言,表示支持“推特革命”,遊行時,抗議者直接用網絡發布最新的信息和圖片。 7、增加複雜變數的巴拉迪還鄉 到這個時候,其實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上街的一共就20萬人,鬧得起勁的也就萬把子人,主要是80後小鬧將,不過一群烏合之眾,年輕人發泄完了一鬨而散。 但是,埃及的事情複雜在,巴拉迪回國了,他甚至參與了示威。 此人是著名改革派人士,是 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通曉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畢業於紐約大學法學院,系聯合國系統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這是給美國人當差,活不好干,但是這個埃及人幹得不錯,同一個職位連任三次。穆罕默德·巴拉迪有點像當年的***、***,當然比***的國際聲望高得多,美國人看他也更順眼。 他的回歸,對於本已十分複雜的埃及局勢,無疑是火上澆油。 巴拉迪聲稱:“現在的埃及政權一點都不聽從人民的訴求,如果人民,特別是年輕人,希望我來領導這場運動,我會讓他們失望的。”“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見證一個新的政權和新埃及通過和平方式誕生。” 說的夠坦率啊。 原來,這是一個要回來當總統的先生,他無私地要滿足人民被領導的願望。去年他已經放話,表示有可能參加今年(2011)舉行的埃及總統大選,所以,既然有人已經上街了,只要此時到街上振臂一呼,獲取一些民眾信任的政治資本,並將這些資本攢到總統大選時,買些票是很容易的。 8、希拉里使埃及真正進入混亂狀態 即使穆巴拉克的政治敵人巴拉迪回國助陣,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相信軍人出身屢戰屢勝的穆巴拉克將軍完全可以應付。但是,埃及的街頭不僅出現了巴拉迪,而且又在大屏幕上現出了希拉里·克林頓,這個資深女人的態度才導致埃及局勢,真正進入難以收拾的混亂局面。 本來,美國曾經是一邊倒地支持穆巴拉克政權的,因為埃及對美國打擊伊拉克曾經給予過策應,更因為埃及當年在蘇美對立時,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對蘇聯採取的果斷驅逐行動博得了美國的好感。 但是,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美國政府的態度邏輯地出現微妙轉變。 吉布斯這位白宮發言人是這麼說話的:當然,埃及仍然是美國重要盟友……比白宮發言人更能代表美國立場的希拉里同一天在華盛頓發表聲明,不僅她敦促埃及政府不要阻止和平的示威,甚至具體地提到,“不要限制通信,不要包括封鎖一些社交網站”。這還沒完,她的口氣很強硬,要埃及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改革,以應對埃及人民合法訴求” 她代表美國政府敦促埃及尊重民眾權利,進行政治經濟改革。 政治體制改革,多麼好聽的、多麼熟悉的詞啊。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先生解釋政治體制改革說得很具體:“我們相信埃及政府尊重人民自由集會、言論自由、和平抗議等普世權利,是極為重要的。” “這是我們一直與埃及在進行的對話,我們相信政治改革對埃及和該地區的其他國家都很重要。”看看,“普世權利”都來了,“普世價值”到這裡具體化為“普世權利”居然能普世?什麼邏輯?對不起,跟美國人講邏輯是徒勞的。克勞利講得很明白,政治體制改革對其他國家也都很重要,埃及的命運眼下只是輪到他了而已,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 看到美國大老闆這些政治體制改革要求,穆巴拉克總統的臉色一定很難看。因為這意味着,大街上的騷亂已經被定義為“合法要求”和“普世權利”,很顯然,埃及勢必出現更大的騷亂,亂了首都,再亂全國。 美國的具體訴求在《紐約時報》有些流露,這家報紙援引白宮官員的話稱:“在接下來的幾周內,美國會採取‘雙軌制接觸方法’,通過與遊行示威者和埃及政府的溝通來促使埃及進行改革。” 就是說,美國不但要當幕後推手,當導演,而且還要直接躍到前台來。 9、美國為什麼拋棄穆巴拉克? 據在美國運營的阿拉伯文網站Akhbar al-Arab爆料稱,總統穆巴拉克的兒子加馬爾及其妻女在遊行開始後搭乘一架包機,從開羅以西一座機場起飛逃往英國倫敦。Akhbar al-Arab信誓旦旦地造謠:本次埃及青年遊行的一大訴求,便是抗議埃及現政權可能出現的“父死子繼”局面。顯然,美國這是在“引領運動的方向”。 雖然埃及內政部在遊行爆發後即宣布,埃及最大的反政府政治組織“穆斯林兄弟會”是這場遊行的煽動者,但是《紐約時報》聲稱,許多抗議者均表示參加遊行是其個人“獨立”的行為。是的,當然是獨立的行為,看了在美國運營的阿拉伯文網站Akhbar al-Arab無中生有的誇大其詞的報道,這種“個人行為”一定會更多。 那些美國人出錢活躍在全世界見縫就下蛆的可愛的非政府組織,例如,在中國極有面子的“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在埃及鬧事的時候就人沒閒着,嘴沒閒着。 西方媒體緊鑼密鼓地聳人聽聞地報道:8000萬人口,的埃及,一多半30歲以下,失業率超過50%,三分之一是文盲,一少半的人生活費每天不足2美元。也是西方媒體繪聲繪色爆料:總統穆巴拉克的夫人跟着兒子兒媳一起飛到了英國,一家人現在已在倫敦的豪宅里安頓了下來,他們一家在逃離埃及時,總共攜帶了足足97件行李,其內均為金銀細軟,價值連城……。 至此,傻子都可以看出來: 第一,埃及局勢穩定的鑰匙,拿在美國人手裡; 第二,美國人才是穆巴拉克遭遇危機的真正的對手; 第三,美國已經拋棄穆巴拉克,並且希望在後穆巴拉克時代由自己的新代理人操盤。 請記住2011年的地球故事: 敵人沒有了,朋友、盟友也是可以拿來折騰一下的,只要這個結果利對美國有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真正的普世價值,美國人根本不屑。 穆巴拉克及其所在“雙民黨”是阿拉伯世界裡溫和且親西方的世俗力量,過去,美國曾經認為這一力量掌權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雙方有過愉快合作,正因為如此,穆巴拉克必會有一番心酸委屈,“直打碎了牙齒和血吞”(曾國藩語)。 我勸穆老爺子爺想開一點:畢竟志士暮年,況且,前共同敵人蘇聯早已經成為歷史,前共同敵人薩達姆領導的伊拉克也已經對美國不再構成威脅,沒有了您穆巴拉克先生的“埃以關係”,新的代理人幹的不會比您穆老爺子遜色。 一句話,根據歷史經驗,沒有獵物的時候,金毛尋獵犬是沒有價值的,況乎一個“老金毛”?在中國人的智慧里,老話這就叫“狡兔盡走狗烹”。況乎人家巴拉迪,紐約大學法學院的高材生,更清楚地知道美國的真實意圖。 10、美國對中國下手會溫和些嗎?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穆巴拉克政治生命已經結束,其個人性命及家族性命家族得以保全就不錯了。 我對此人沒有更多的好感,也沒有更多惡感。 但是,穆大爺近耄耋之年稀里糊塗做了美國顏色革命的政治的犧牲品,他的個人命運對於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具有重要的參介作用: 其一,切不要以為美國處於戰略收勢,就意味着不會打主動進攻戰; 其次,切不要以為經濟上互通有無彼此難分,就意味着戰略互信增強; 其三,切不要以為美國主導的顏色革命浪潮如今僅存餘波蕩漾,勿忘賊偷方便隨手牽羊; 其四,切不要忘記政治體制改革主旨,謹在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今天美國大哥借力打力“西化、分化”勢頭不減,“中國自己的帶頭大哥”表情尷尬話裡有話,黨的指導思想已經出現混亂,可怕的指導思想多元化正在侵蝕着中國社會的肌體; 其五,切不要忘記,中國的社會問題比之埃及一點不少,拿起其中任何一條、一件,照搬突尼斯、埃及騷亂做法,無論物價、房價、看病、上學、腐敗,導火索引燃臨界點都不高; 其六,切不要忘記臉譜、推特、谷歌,互聯網用戶已達7億,當年各個單位才有的大字報通過網絡如今貼到一個地方,所有人都看得到,蝴蝶翅膀,疊加震盪,湍流混沌,殊為可怕,美國人埃及熟用此法,對中國豈會手軟? 其七,切不要忘記20年前,人群浩浩街頭散步,當局遲遲決心難下,廣場紀念碑上的先烈忍看“自由女妖”肆虐,最後揚湯止沸養虎貽患傷筋動骨; 其八,且不要忘記,今天的中國,“帶路黨”一類疑似漢奸組織,業已發育成熟,他們已經推出自己的黨內代理人,有聯繫廣泛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社會基礎,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兩報一刊”媒體,有財源廣大的各種可疑的基金會,有錢多了準備在“政治體制改革”上有所作為的資本家傾囊相助,還有官、商優勢資源齊備,又拿了個博士準備以“公公知識分子”身份拼死一搏的“省部級大員”,這些人的集合體,比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厲害得多; …… 質言之, 當一個惡性突發事件吸盡眼球, 當一大堆所謂時評對突發事件盡情表達所謂民意, 當若干門戶網站突然密集間譴責執政黨, 當調查機構以中立的方式得出所謂民主的結論, 當美國輿論開足馬力策應國內漢奸, 當美國的總統、國務卿打來電話聲色俱厲, 當大街上人頭攢動越聚越多,打砸搶燒蔓延城鄉, 當海外媒體指責中共鎮壓民主 當海外有人以你若不從,就把維基解密里關於你的醜聞公之於眾, 當美國人承諾新的政府組成“保證有你的位置”, 當奧斯陸城市幾個老頭暗示支持騷亂可能得到劉某人一樣的*****獎, …… 中央領導集體,可能的應對是什麼? 多災多難的祖國啊,我為你的命運而憂心忡忡。 (2011年1月29日星期六深夜)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0: | ZT 章小姐和趙姨娘的那些事兒(圖文版) | |
2010: | 澳網女單決賽:海寧-小威 | |
2009: | 還有多久開始啊?納達爾的比賽 | |
2009: | 輕鬆不下來的日子 (去他媽的責任) | |
2008: | 生命之火是這樣熄滅的──佛洛伊德之死 | |
2008: | 學《英語史》趣事連載之七: 現代英語 | |
2007: | zt陳宰豪: 十年芮乃偉 | |
2007: | 羽毛球單打中的歸位與不完全歸位 | |
2006: | 我看澳網女雙決賽 | |
2006: | 春節隨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