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周老虎: 虎游神州 - 出有車,也不易(上)
送交者: 周老虎 2011年04月10日16:22:36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回國開車的記憶

 

 

2010年暑假回國,時間緊事情多,不願多麻煩別人,試着自己開始在國內開車。兩個星期開下來,發現國內的汽車文化正在形成。隨便聊幾句吧。

 

 

 

這次回國前,原想拿一個AAA的國際駕照。一看申請表,中國不在協議國之中。後來才知道,這個公約,是1940年代的產物。當時的民國政府忙於內戰,沒有簽這個條約。而共和國政府不知什麼原因也沒有簽。於是,外國的國際駕照在中國無效,中國也不辦國際駕照。

 

問朋友,說是中美兩國有默契,就用本國駕照在對方駕車,只要不超過3個月,一般說來沒有問題。有了這句話,我乾脆就用紐約駕照在國內開車。約定成俗,法律上應該沒什麼大問題。當然,我沒有合警察打過交道,這個說法還沒有經過真正的檢驗。不過看到朋友們用中國駕照在美國租車,應該是這麼回事。

 

 

 

國內的車,絕對稱得上大雜燴。說來美國的車已經夠雜了,但和中國大陸一比,卻只是小巫見大巫。中國大城市裡的道路上,可以看到所有我在美國看過沒看過的歐洲、日本、美國車,加上中國國產的一大堆品牌,真正的一個萬國汽車博覽會。

 

北京街頭的車,給人的印象是有錢人都在這裡了。在那兒的幾天,我看到的卡宴和寶馬7系列比我在紐約一個月看到的還要多。更高檔的歐洲名車也不時可見,充分顯示了權力中心的高貴。北京的私家車,主流則和美國一樣,以豐田本田現代為多,不知道是不是北京市政府對汽車准入有什麼規定造成了這些。

 

反觀上海街頭的車,挺反映了上海人的個性,以實用為主。也許是上海大眾的產地之故,VW不少。出租車私家車,都常見桑塔那。街頭的車比北京明顯地低了一個檔次,車型也小了不少。想想路況,也許是適者生存吧。北京的街道可是寬多了。

 

再往下到了長沙,那就是小排量的國產車為主了。我在那開一台皇冠,好像滿街的車都比我的小,在那不寬的小街上,這車還真是個累贅。到底是小地方,一台黑頭大車,人家還讓着你。想想要在長安街你開一奧迪A6,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大地方有大地方的難處,北京大,居不易呀。

 

國產車中,外資的也占了不少。以前老聽人說一種“天籟”車,一直以為是Maxima,這次發現是尼桑Teana,這邊沒見過。開了一下,底盤低得像本田,發動機也不是特別有勁。我試開的那台才不到一年,就覺得聲音很大。不知是使用問題還是設計問題。20多萬一台,真不便宜。

 

國內的車,外表看大都保養的不錯,乾乾淨淨的。這大約和洗車在國內便宜有關。我那天花了15元,兩個小伙子手工把車裡里外外洗了一遍,覺得挺值。朋友知道後,說我被人宰了。一般只要10元就行。國內的人都確實太低了。

 

國內車主好像特愛往車上放小物件。從後視鏡上掛的,窗子上粘的,到駕駛台上放的,好像沒有誰的車不加這些。常想他們怎麼就不怕視線不好,或是車禍時小物品飛起來傷人呢?最好玩的是安全帶的插銷。現在國內的車,也是要求系安全帶。前排沒系安全帶,報警器響個不停。於是獨立的安全帶插銷就上市了。不用系帶,也不用聽報警器亂叫,自欺欺人也自得其樂。

 

另外很普遍的一點,是大家都在窗子上貼膜。國內人在車上的隱私大約不少,因為那貼膜一般都很厚,讓外面看不見裡面。更過分的,是他們連前座的窗上都貼膜,而最過分的,就是有的車連側視鏡旁都不留一小塊不貼膜。我在長沙開的那台車就是這樣,以至於剛開始我看側視鏡特別費力 一眼下去,首先看到的是車內的鏡像,讓我開了兩天才適應了。國內也許沒有在這方面立法,自己的車,愛咋貼就咋貼,不象紐約,膜貼厚了要吃罰單的 朋友老歐就因為這個被罰了250刀。

 

 

 

對我們這些在海外學車的人來說,回國開車絕對是一項挑戰。在北京開車,沒什麼好說的。能在紐約開車,一定可以在北京開,那裡的人和車跟曼哈頓比沒什麼兩樣,一般的地方比曼哈頓還好開。當然我沒有去那個名揚天下的西直門立交橋試試自己的水平。那據說是神仙都要繞暈頭的地方。真難開車的是在長沙這種不大不小的地方。

 

難開車的原因很多。路線,路況,司機水平,開車習慣,行人等都是。先說路線。國內各地都是大興土木,一條條新路讓我腦海里原來的地圖一點用處也沒有。要說這些新路,往往是寬敞平直,很好開,就是不知開到什麼地方去。我在自己家鄉開車走錯了好幾次。在北京,和平門去上地,表弟和我聊了一下,發現我沒法去,最後是司機送去了事。

 

再說路況。和其他城市一樣,長沙的私家車發展得很快,但要論街道平均面積/車,長沙還不算是太差的地方。我不適應的是他們的劃線方法。拿南北主幹道芙蓉路來說,雙向6車道,中間用鐵欄杆分割。一般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到了十字路口,因為沒有多餘空間劃轉彎道,這個單向3車道憑空就成了4車道,甚至更多的車道,使得原來的車道被大大地變窄了。剛開始我很不習慣這種路面。原來是直行,到了路口不知怎麼就上了轉彎車道,只好強行變線。而路口車道太窄,又讓換道很不方便。好在當地人見怪不怪,我一般還是能硬擠回來。

 

修路時的地面劃線和標誌更讓我難適應。有天晚上11點從機場開車回家,我的車速在110 km/h 左右。那條高速上沒有路燈。我遠遠地跟着一台車走。看他從右線換到左線,正想為什麼,突然間沒有任何標誌預警,一排水泥隔離墩斜插入我的車道。好在旁邊沒有車,我讓了出去。打那以後,我要不跟着別人走,要不就開高燈。修路工人似乎對高速場的車速沒有概念,這太危險了。

 

另一個問題,是很多路面沒有分大小車道。東環線是新修的一條高架路。在環線上開車,常常看到冒黑煙的貨車在坡道上蝸牛一般爬行,而後面的貨車還要超越前面的。這樣一來,整個路面都是貨車,小車只能跟在後面吃黑煙。更危險的,是無所不在的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這個後面再說。

 

上面說的是高速和大馬路,小一點的馬路就不好說了。人車爭道,逆向行駛,深得都見到過。有的老街道太窄,開車通過本身就是挑戰。我搞過一次在小巷裡錯車,右輪上了人行道才過去了。想想美國的居民區的道路,大陸要把汽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要修的路還挺多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快報快報:火箭三連勝 小布23分 裁一人
2009: 火箭今晚到底幾點開始?
2009: 我觀了天象,掐指一算:火箭第三,爵士
2008: 小五所有照片來了。累死了!
2008: 今天SF花絮
2006: 【飯太戲NBA】季後賽戰報
2006: 午飯時間模仿絲瓜人寫的《痴狂系列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