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蘭——神的中國式死法 |
送交者: 海裳曉月 2003年10月03日18:21:21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
除了莫名其妙地悲傷起來的劉建宏像個純情的中學生一樣煽情地哽咽之外,電視機前的多數中國球迷在中國隊輸給加拿大的那一刻估計多半都是無奈式的平靜。估計還有不少人像我一樣,終於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輸了也好,省得繼續提心弔膽擔驚受怕地忍受折磨。 這是一次很典型的中國式的失敗,在控球時間、射門次數等技術統計上占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一球斃命。中國男子足球屢屢以這樣的方式書寫着中國式的尷尬,女足與男足相比,悲壯之處在於:她們面對的對手實力上的差距不像當年中國男足輸給香港、新加坡、也門等對手那樣明顯,中國女足面前,每一個對手都如狼似虎。 但是,這樣的安慰全部的意義僅僅在於能讓我們當初對女足姑娘們的崇敬演變成今天的同情,因為我們與對手差距的縮小,並非對手進步所致,而是因為我們的確退步得超出了我們當初的想象,當我們1:0戰勝加納之後心有餘悸地驚嘆對手進步的時候,俄羅斯隊馬上以一個乾淨的3:0對我們說“不”,當我們千心萬苦如履薄冰地1:0從俄羅斯手中搶過小組頭名,德國人立即以7:1的殺戮向我們證明,我們為勝利的驕傲是多麼淺薄而不值一提。當初與俄羅斯、加納、澳大利亞分在一組的時候我們慶幸碰到一隊軟柿子,白傑一腳把俄羅斯人踹到了不好惹的德國人面前我們又慶幸又揀了個軟柿子加拿大,揀到手之後才知道,哪個柿子到了我們的手中都很硬。玫瑰鏗鏘,對手更鏗鏘,而且個個都很鏗鏘。 盛開於中國的土地,凋謝於中國特色,這是中國玫瑰的悲劇根源。 像當年的女排一樣,中國女足在世界女子足壇崛起的時候,醉心於意識形態的煽情的鼓動家們總是比科學領先一步,失落於女排精神逐漸消散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把女足推上了又一個神壇。遺憾的是,這種聽起來總是催人淚下的煽情像一張巨大的手掌,不僅擋住了任何一個體育運動都不可缺少的科學批評與分析,最終也阻擋了女足本身的進步與發展。女足精神成為一個民族精神的凝聚象徵的同時,也成為中國女足自身進步的桎梏。 現在世界女子足壇真正的世界冠軍只有兩支:一支是美國隊,另一支是挪威隊,中國隊所謂的顛峰一直只是中國隊自己的顛峰,從來沒有到達過世界顛峰,但是奇怪的是,我們卻一直以世界老大自居,“大姐大”式的自得與驕傲溢於言表。精神的偶像就這樣早熟地被樹立起來了。 也像當年接手中國女排的歷任教練一樣,馬良行的悲劇命運幾乎是先天的。老馬時代的後期,中國女足已經呈現出明顯的下滑和萎縮,亞洲冠軍已經丟給了朝鮮,而且一去不回,但是人們依然認為中國女足是一支世界級的強隊。小馬在接手一支被認為是世界級隊伍的同時,也接手了人們對這支隊伍早已不切實際的幻想。當我們斥責馬良行在臨場指揮、使用新人方面的墨守成規與謹小慎微時,我們忘記了另外一種可能:無論他使用新人還是老人,只要進不了四強他將註定成為中國玫瑰的罪人,人們不可能清醒地理解玫瑰此刻凋零的必然性,而只可能記住並且指責:玫瑰是在他的手裡凋謝的。 對於神是不能批評的,只能維護它的必然倒塌,粉飾它的日漸班駁,馬良行自己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意識到,他接受的並不是一個球隊教練的任務,而是一個拯救神的任務。這註定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座神像倒塌了。註定會有人暴跳如雷,比如那些靠神廟的香火為生的人,但是對於一個運動來說,對於從事這項運動的人們來說,是一件好事。中國女足只有真正成為一項普通的體育運動的時候,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發展。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