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紫荊棘鳥:閒說幾句蘋果和 Steve Jobs
送交者: 紫荊棘鳥 2011年10月06日05:53:05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蘋果傳奇人物 Steve Jobs 因為患胰腺癌症不治逝世,這裡將大約三年前在凱迪網絡碼的帖子重新貼出,是以為悼。那時蘋果別說沒有 IPad,就連 IPHONE 也是剛剛問世。至於 IPod Touch 是不是上市了或者上市多久了,那還得問阿黛 (因為阿黛可以免費諮詢小拖),市場上最多的還是 IPod Nano

文章評論/判斷不對的地方,也懶得修改了。
------------------------------------------------------------------

前不久看了麗達同學寫了幾個自己做生意切身體會的帖子,覺得比較有意思,想附和一下,只是苦於我卻沒有做生意的直接經驗,因此就拿個“公共話題”來,拿蘋果公司來曬曬太陽,在這裡閒侃幾句蘋果公司和它的 CEO:傳奇人物 Steve Jobs。

大家知道,Steve Jobs 因為健康原因,半年前從 CEO 位置上下來了。如果 Steve Jobs 從此不復還,我倒是比較好奇蘋果公司還能延續多久的輝煌,因為這個公司歷史上歷來以管理層 (除了 Steve Jobs 外) 的愚蠢著稱:)

前不久國內一位熟人(其實是我老爸的熟人)的女兒說她想買台蘋果電腦,她高中剛畢業,要去荷蘭,但是吃不准荷蘭的電腦價格,問我能否幫她找到便宜的。我當時就納悶,如今還真有人點名要買 Macintosh 電腦的,於是問她,你是不是沒理由地喜歡用蘋果電腦呀?要知道在硬件差不多的前提下,蘋果電腦比微軟視窗電腦貴多了,基本上相當於兩倍的價格,為什麼偏要買蘋果呢。她答道,以前一直用蘋果,用慣了,也就成了蘋果的忠實用戶。當然,帶我告訴她這裡的電腦確實便宜一些,但是如果我將電腦送到你那裡去的話,UPS (一個專門受理包裹託運的公司) 的收費得在 400 美元以上,她就不說話了。

當然這是題外話,我這裡想說的是,昔日不可一世的蘋果電腦公司,如今得依賴一些忠實的用戶 (其實更確切地說,是依賴一些用戶不願改變的使用習慣) 來維持很少的市場占有額,滄涼之餘也算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了。為什麼我這裡說是諷刺呢?誰都知道商場上不會有常青樹,昔日的零售業老大 K-Mart,如今早已被 Wal*Mart 遠遠地拋在了身後;特別在 IT 行業,要像 IBM 那樣常盛不衰,那需要運氣,也需要管理層的智慧。沒錯,管理層需要智慧,儘管 IBM 也不是沒有犯過大錯誤,但是像蘋果電腦管理層那樣自毀長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例子,還是很少的。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Apple 公司以前和現在都做了什麼好事:)

當然,Apple 現在更像一個娛樂行業的公司,並且暫時經營得不錯。它賣出了很多的 IPod 和 IPhone 產品,賺了很多錢。但是我直覺上,總覺得這樣的公司不如 IBM 那樣俱備一種大氣,它的研究和開發部門似乎越來越衰竭,亦即它更像一個暴發戶。

還是先說說它的 IPod 和 IPhone 吧。去年,一個老美一邊抱怨一邊送給我一個 IPod,原來這位老兄從網絡上購得這個 IPod,說裡面全部是中文,他沒法操作。我問他為什麼要買個中文版的 IPod 呢?他答道,他哪裡會買中文版本的呢?你看這包裝、這產品說明書,哪裡有中文的痕跡?想必是廠家粗心大意將不同語言的產品裝錯賣出了。

當然,我這個 IPod 基本上是個案,可能沒有啥代表性。不過再來看看 Apple 公司的拳頭新產品:IPhone。IPhone未上市前就如同 WII (一種新款式的遊戲機) 一樣被吵得火熱,一個 IPhone 賣價大幾百美元,貴得不行。IPhone 廣告說,充電時間只要兩個小時,可以連續使用五小時以上。可是呢,大家將 IPhone 買來後,卻發現只能使用一個小時,最多使用兩個小時,離五小時相差很遠。這算商業上的欺騙吧?許多人因此怒不可遏,要求索賠。這時 Apple 出面解釋說,這第一批產品,可能是電池廠家的問題。消費者道,哦,原來如此,那麼你 Apple 免費將有問題的電池調換怎麼樣?Apple 又解釋道:對不起,我們這 IPhone 是新產品,電池不能從 IPhone 里卸下來,Sorry,no removable battery......

You mean we can't take along a spare battery? 大家看看,這是不是鬧劇?哪個電子產品的電池是不能卸下來的?電池不能卸下來的話,那麼當電池消耗掉了時,這台產品是不是也一樣要扔進垃圾桶?而且,還有,這 IPhone 怎麼連存儲器的接口都沒有?我的 2G 存儲空間用完了的話,我就得從你 Apple 那裡再買一台新的?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 Apple 無法平息消費者的憤怒,只得給每人退些補償金 (具體退回多少我忘記了,好像是 200 美元吧)。大家看,這不是鬧劇是什麼?憑空損失一大筆錢不說,還嚴重地損害了 Apple 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市場形像。電池不能卸下這樣愚蠢至極的錯誤,Apple 的研究開發 (R&D) 部門以及質檢部門 (QA) 是不可能犯的,唯一的解釋就是 Apple 董事會做了這個愚蠢的決定。當然,董事會那班人智慧如海,不可能想不到這種愚蠢和低級的決策會招致消費者的憤怒;他們之所以這樣做,理由只有一個:這類產品只有 Apple 能生產,或者只有 Apple 的產品質量高高居上;你的電池損耗了嗎?你的存儲空間用完了是吧?對不起,你得買台新的。所以說,這種愚蠢的決策來自於管理層的目空一切般的自高自大。 Apple 公司管理層的目空一切般的自高自大是有歷史的,它昔日有着巨大的電腦 PC 市場,如今占不到什麼份額,與其說是被微軟公司等打敗,還不如說是自己將自己打敗來得確切。

2007 年,蘋果電腦終於將公司名稱從 Apple Computer, Inc. 改成了 Apple Inc.,標誌着蘋果公司為之奮鬥了三十年的、賴之以成名的拳頭產品 Macintosh 操作系統在 PC 市場的終結。我們看看Macintosh 操作系統是如何發展並且走向終結的。要說 Apple 公司,就不得不說和它密切相關的 IBM、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AT&T)、微軟 (Microsoft) 以及我所鍾愛的貝爾實驗室 (Bell Laboratories)。貝爾實驗室早先隸屬於 AT&T 公司。當然大家都知道 IBM,AT&T,Microsoft 現在都是 Dow Jones 藍籌股成員。還有,要說 Apple 公司,就不得不說它的創始人之一的 Steve Jobs。居然有姓 Jobs 的,呵呵。

Apple 創始人之一的 Steve Jobs 不光是計算機天才,同時也是個商業天才。不過在 Apple 創辦初期,Steve Jobs 就捲入公司內部管理層的內訌,特別是和 Lisa 小組的鬥爭,兩派人馬斗得不亦樂乎。Steve Jobs 於是被排擠出 Lisa 所領導的那個項目的領導權,而那個項目當時是蘋果公司的主要項目,所以公司內訌的結果是以 Steve Jobs 失敗而告終。Lisa 小組取得勝利。不過結果卻是 Apple 的產品 (亦即 Lisa 主導研究開發的產品) 在市場反應冷淡,以失敗告終,儘管 Apple 公司的產品是世界上第一種 PC 電腦 (個人用電腦)。Steve Jobs 受到排擠後就參與並領導後來 Apple 王牌產品:Macintosh 操作系統的研究。Macintosh 操作系統是微軟視窗 Windows 操作系統之前的 PC 主要的操作系統。這是某種諷刺:公司內訌失敗的一方研製的產品反而挽救了公司並且使之在市場上發揚光大。

Macintosh 研製成功後,蘋果公司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在當時能和 IBM,AT&T 這樣的巨頭相提並論。可是公司繼續內訌,大家都爭權奪利。由於內訌,Steve Jobs 本人於 1985 年離開了 Apple 了,創辦了另外一家公司 (名稱記不起了,不過 Jobs 創辦的這家公司後來和 Apple 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以後離開 Apple 的日子裡,Steve Jobs 還參與了其他一些大公司的決策,例如迪斯尼。Steve Jobs 離開後,Apple 的 巨大 PC 市場逐漸被別的公司、特別是微軟所蠶食,與此同時 Apple 為振興公司業績所付出的其它努力,例如開發數碼相機等,均以失敗告終,公司業績一落千丈,一度幾乎倒閉。讓我們草草看看 Apple 的 PC 市場是如何被微軟蠶食的。

從某個意義上,如果不是 Apple 公司內部內訌和管理層的自高自大,微軟公司很難取得這樣大的成功。微軟公司的成功一方面是 Apple 內鬥的結果,同時也是 AT&T 和 IBM 火併兩敗俱傷的結果。

讓我們先看看當時的大環境。

最開始,大家知道,計算機技術比較落後,計算機主要用於商業和科研,當時最厲害的兩個公司是 IBM 和 AT&T。IBM 還是以前的那個 IBM,但是 現在的 AT&T 和以前的 AT&T 是截然不一樣的。現在的 AT&T 差點被道*瓊斯踢出藍籌股 (Blue Chips) 聯盟就是一個證明。AT&T 為啥混得這樣慘呢?說來說去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還是被美國聯邦政府給害的。當時 IBM 的 Mainframes 電腦系列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能和它抗衡的,只有 AT&T。AT&T之所以能和 IBM 抗衡,是因為它旗下有一個著名的貝爾實驗室 (Bell Laboratories)。這個貝爾實驗室可不是咱們大學裡那種所謂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類,因為它不僅研究技術,而且還研究自然科學和基礎科學,前後在貝爾實驗室工作過的諾貝爾獎得主就有幾十位,貝爾實驗室本身也有一些科研成果得到諾貝爾獎,可見其陣容之鼎盛。其研究實力,即使只論基礎研究,也不下一所名牌大學。中國現在的企業還養不起這樣的研究機構吧?當然,咱們的企業文化也不會產生這樣的研究機構。

AT&T 有了貝爾實驗室,自然可以和 IBM 抗衡。貝爾實驗室的一些科研成果包括晶體管的發明 (諾貝爾物理學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諾貝爾物理學獎) 等。當然,熟悉計算機編程的都知道,計算機里非常小、非常簡單、非常強大的C-語言也是由 Brian Kernighan、Ken Thompson 和 Dennis Ritchie 在貝爾實驗室發明的。當時沒有 PC,主要的操作系統就是較老的 UNIX。實際上我有時更喜歡用 UNIX 而不喜歡用 Windows。

令人遺憾的是,貝爾實驗室現在煙消雲散了。AT&T 被美國聯邦政府肢解後,逐漸衰落的 AT&T 沒有錢養這樣一個龐大的實驗室,因此貝爾實驗室脫離 AT&T,在它基礎上成立了著名的和思科系統 (Cisco Systems) 齊名的朗迅科技公司 (Lucent Technologies);現在呢,Lucent 被一家法國公司吞併了,曾經聚集了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貝爾實驗室,從此不復存在,令人扼腕。當然,此乃題外話。讓我接着瞎侃 IBM 和 AT&T 之間的鬥爭,Apple 如何從中漁翁得利、Apple 漁翁得利後如何自大傲慢自殘手腳、又如何讓微軟漁翁得利的。

當時 IBM 和 AT&T 兩大巨無霸為爭奪 UNIX 操作系統而打得頭破血流。當然,那時的 Apple 無法和 IBM、AT&T 相提並論。不過,隨後美國聯邦政府以反托拉斯壟斷法案起訴 AT&T 並且贏得官司 (想想現在中國電信電力部門的壟斷,咱們的政府確實要採取某種措施了。數學可以簡單的證明,在別的條件一樣的前提下,壟斷導致社會財富的減少)。這樣,不可一世的 AT&T被肢解為8、9個子公司,冠名為 AT&T的子公司負責長途電話,其餘的各負責一個地區的短途/市區地話。如今AT&T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旗下著名的貝爾電話實驗室也被賣掉了。其餘的子公司中,現在以Verizon (以前叫做  Bell Atlantic,大西洋貝爾電話公司) 最成功,現在已將其母公司 AT&T 踩在腳下,成為道*瓊斯藍籌股成員之一 (亦即和  IBM,花旗銀行這樣的巨頭齊名了。當然這是題外話)。

AT&T 被肢解後,IBM 在電腦行業一支獨秀,那時 PC 個人電腦市場剛剛興起,但是主要市場還是在商用市場,IBM 犯不着和  Apple 競爭。但是問題來了,一方面,IBM 害怕美國政府又將反壟斷法去對付它,它害怕獨霸市場,有意放棄一部分業務給別的商家 (例如  Apple,當時 Apple 實際上不能和大哥大 IBM 相提並論的),於是 IBM 內部研究,要保留哪些業務,放棄哪些業務。 IBM 研究的結論是放棄 PC 市場。它當時的 CEO 說,實在找不出任何個人或者家庭需要擁有電腦的理由 (所以,現在 IBM 和惠普 (HP)、太陽 (Sun Micro Systems) 合稱三大 UNIX 電腦產家。UNIX 因為比較大,操作起來比較複雜,不像 Windows 那樣 Dummy。)。

IBM 決定放棄 PC 市場後,PC 市場 就輪到 Apple 一枝獨秀了。Apple 是個新公司,寫的是新程序,沒有包袱,金蘋果 (Mackintosh)  操作系統很快占領了 PC 市場。而且,這個市場越來越大,大得連 IBM 後悔也來不及了。Apple 似乎一夜暴富,其管理層不免自高自大,封鎖一切技術,希望所有的軟件都由自己開發,獨霸 PC 市場。本來,這個市場這麼大,你吃大頭就應該知足,何苦一碗湯也不留給別人啊?於是別的公司聯合起來抵制 Apple,紛紛開發獨立的產品,餘下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以比爾*蓋茨 (William Gates) 和艾倫為首的微軟打敗了包括蘋果在內的所有競爭對手。

所以大家現在看到,微軟公司的 windows 操作系統統治了 PC 市場,但是老實說,其定價並不高,賣得並不貴。微軟現在也花不少錢在進行娛樂行業的開發 (是不是受了蘋果公司的啟發,就不知了)。微軟公司為什麼不敢擅自將 windows 操作系統提高到一個較高的價位去謀取暴利呢?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聯邦政府在後面虎視眈眈,微軟害怕政府依據反壟斷法和它打官司,遭到起訴。

其後蘋果公司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Steve Jobs 離開後,蘋果公司因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而導致市場的萎縮,幾乎倒閉。蘋果的 PC 市場被微軟蠶食後,仍然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繼續推行老一套的經營策略:追求高售價和高額利潤。後來公司越來越不景氣,真正的內憂外患,只得出個下策,起訴微軟公司,試圖控告微軟有些用戶界面 (User Interface) 和蘋果的相似,告微軟侵權。這場訴訟因為證據不足最終不了了之,公司業績也一落千丈,損失了很多錢。

這樣在風雨之中到了上世紀後期。蘋果公司的 CEO Spindler 因為業績太差被董事會罷免,重新請 Jobs 出山,擔任 CEO。Jobs 重返蘋果後,推行了許多開明的改革措施,例如很快就與老對手微軟擯棄前嫌,攜手合作,在 Macintosh 操作系統裡引入微軟的 office 系統軟件,等,就是明證。帶公司緩過氣後,精明的 Jobs 又默認了macintosh 操作系統的風光日子一去不復返,將目光轉向了娛樂市場,成功地開發了 IPOD,IPHONE 等娛樂產品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說,如果 Jobs 不能重回蘋果,我個人對蘋果的美好未來表示懷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豆腐們醒醒,重大情報
2010: TEST
2009: ztyixia: 沙龍飯太稀定理
2009: 王公公: 池邊的較量(與體育有關)
2008: ztyixia: FNFL第5周周一形勢
2008: 快樂園丁: 旅遊歷險記(一) —— 迷失在
2006: 沙龍攻防戰 1
2006: 網上談兵(網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