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再給快兄提供材料,不打無準備之仗
送交者: fatcop 2004年05月30日10:00:41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新聞周刊》封面文章:告訴你一個不知道的科比

  新浪體育編者註:10月13日號美國《新聞周刊》封面文章不是剛剛當選加州州長的施瓦辛格,也不是布什“夫人門”醜聞,而是被強姦案纏繞的NBA球星科比-布萊恩特。《新聞周刊》從科比的童年講到婚戀,甚至探究到科比的性格深處……


新聞周刊封面

  《東方體育日報》摘譯如下:


  結婚因為需要崇拜

  也許是感情的空白使科比急需要愛情的慰藉,1999年末的一次偶遇,促成了科比現在的婚姻。

  16歲的瓦尼莎-蘭恩是一名高二學生,業餘時間兼職做模特,當時正在為Snoop Dogg公司做舞蹈工作,而科比也正好在錄音棚里為他自己的饒舌樂錄音,兩個人就此相遇,用一位目擊者的話形容,“兩個人都收住了腳步,一見鍾情。”很快,科比用他的黑色梅塞德斯豪華轎車接送瓦尼莎上下學,由於這個女孩子當時與繼父住在一起,對她管得很鬆,所以她與科比的戀情發展得很快。

  獲得這個新聞的當地電視台,開始固定地在瓦尼莎就讀的瑪利娜高中“搜刮新聞”,他們甚至動用直升機盤旋在學校上空,為的是抓拍科比和瓦尼莎在一起的照片。這樣的現象引起了校方的不滿,他們禁止科比在學校附近出現,也不准他和瓦尼莎出席學校的任何活動。儘管學校方面拒絕給出任何解釋,但科比的朋友塔納黑認為,科比的出現大大干擾了學校原來正常的教學秩序,而瓦尼莎也成為學校的大名人。

  最後的結果是,科比不得不自己出錢請私人教師,讓瓦尼莎在家裡接受教育。

  這對少男少女沒有想到,等待他們的是一場“暴風雨”,科比的家庭反對這樣的愛情。他的父母為科比設計好了一切,其中包括讓科比找到一位門當戶對、有名望的女子作為結婚對象,而瓦尼莎只不過是一位長得性感的普通女子,她的母親是西班牙人、父親是白人的家世背景被科比家譏笑為“沒有文化、沒有教養”。

  湖人的一位球員認為,科比和瓦尼莎在一起並不是因為愛情的緣故:“科比只是很高興有一個人陪在他的身邊,而這個人同時又有耐心與他周旋。他並不知道對方只是一個孩子,對他的感情只不過是敬畏和崇拜,而不是男女之間的愛。”

  矛盾很快就被激化,由於瓦尼莎家裡的經濟狀況困窘,她的家庭經常花科比的錢,使科比的父母越來越不滿。就在這個時候,科比提出同瓦尼莎結婚,儘管他的經紀人特內姆善意地提醒科比最好同瓦尼莎簽一個婚前財產證明,但被科比拒絕。科比家人希望科比再仔細考慮,再過幾年結婚,湖人主教練傑克遜和科比父母的態度一樣,甚至據說喬丹和幾位NBA前輩都勸告科比在此事上要慎重,但一意孤行的科比還是決定結婚。

  2001年4月,科比與瓦尼莎在Dand Point的一家小教堂結婚,但結果是陷入眾叛親離的境地:他的父母和姐姐離開了他,搬回費城居住,並且沒有出席他的婚禮,湖人上下也都沒有人出現在那裡。

  愛情只為滿足私慾

  1995年的春天,一個周六的晚上,費城郊區,17歲的科比-布萊恩特邀請他的高中女友喬瑟琳-愛布倫,到他的家中度周末。

  對於16歲的愛布倫來說,這是一個無聊的夜晚,無所事事,像往常一樣,科比並不怎麼理會她。科比的世界裡只有籃球,儘管是他邀請了愛布倫,但這只不過是想找個看球的夥伴,而愛布倫並不喜歡看NBA的比賽。呆在小屋裡的科比反覆看着NBA球星的比賽錄像,愛布倫耐心地坐在他的身旁。

  “整個晚上,他都在看比賽,但我並不介意,只要他喜歡干的,我都願意陪他。”愛布倫溫柔地說,她和科比曾經相戀四年,知道科比最喜歡做的就是“粘”在電視機邊,反覆觀看邁克爾-喬丹、魔術師約翰遜的比賽精華錄像,愛布倫從來沒有任何怨言。

  在很多人的眼裡——包括科比的父母,愛布倫曾是科比最好的結婚對象,6年後科比結婚了,但新娘並不是對他百依百順的愛布倫。“現在回過頭看,他對我真是非常自私。”愛布倫幽怨地說,24歲的她現在是一名從事社會公益活動的職員。

  熟悉科比的人都知道,自私——或者說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正是科比性格中最為突出的地方。愛布倫回憶說,除了穿衣服,科比每天早上起床什麼事情都不干,母親會周到地端上雞蛋、鹹肉和麥片,然後用慈愛的目光看着科比吃下去。

  與初戀女友愛布倫(這其實是最愛他的女人)分手後,科比與布蘭妮的戀情沒有經過多大的發展就“夭折”,布蘭妮不喜歡這個悶頭小子。從這之後,科比似乎變得放縱起來,頻頻與一些黑人女明星調情,這其中包括超級名模特拉-班克斯和“命運孩子”樂隊的成員凱利-羅蘭、貝亞斯-娜勒斯。

  他甚至送花給網球明星維納斯-威廉姆斯,就是在她獲得第一次溫爾布登大滿貫冠軍的時候。但是,科比的這些舉動都沒有博得對方的好感,與他約會過的一位明星曾經在私下裡透露,“和我在一起的時候,他就像一個孩子一樣興高采烈,我讓他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是我知道,他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

  球場視同私人領地

  他是萬眾矚目的大明星,是NBA的天之驕子,多少人把敬仰和羨慕的目光投向他,但在科比單一的世界裡,他很孤獨,只有很少的人明白這個孩子的彷徨和無助。

  他從小就和父母以及兩個姐姐生活在歐洲,一直到14歲的時候才回到美國,這本來是他的祖國,但在那麼長時間的隔離之後顯得非常陌生,在費城上高中的科比異常孤僻。“那是一段很難的經歷,因為我當時的英語說得不太好,我不知道孩子們說話的真實意思,也不知道最新的黑人流行文化。”早在1999年接受《新聞周刊》的採訪時,科比就道出了內心的秘密,有些人羨慕科比會說流利的意大利語和英語,但科比認為是自己迫於無奈。

  “其實,我並不想學英語,如果我一直生活在意大利的話。但是我既然回到了美國,就只有學習英語,這種感覺很糟糕。如果我不學英語,就永遠都不會融入這裡的社會,永遠不會和其他孩子搭話。”

  儘管他努力想成為一個標準的美國孩子,但是他古怪的發音和對黑人文化的陌生,使他很難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慢慢地,他證明自己價值的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在別人的頭頂灌籃,最大程度顯示他的籃球才華,他想成為籃球上的國王,讓其他孩子們都聽從他的發號施令。

  他的高中時球隊教練格雷哥-道納對此印象深刻。“他有着一般孩子罕有的注意力,他把全部的目標都放在籃球上,這就是他為什麼成功的原因。”但道納直言不諱地指出,即使在球場上,科比也有自私的一面,“他把球場看成自己的世界,他是國王,他容不得別人侵犯他的權威,所以他在籃球場上顯得很霸道。”

  科比只擁有籃球,除了籃球之外他非常孤僻。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球場上,就像“一束激光”全部聚焦在一件事情上,這是他成功的最大奧妙,但是按照他一些親近的人(這樣的人其實很少)描述,科比除了籃球之外簡直就是一個“低能兒”,不諳世事和人情。

  家庭溺愛導致個性缺陷

  在別人稱呼科比為球場上的“國王”之前,他很早就是家裡的“國王”,說一不二,沒有人會違抗他的命令。

  他的母親帕姆會為科比洗衣服,做飯做菜,為他安排好一天的日程,確保科比不會錯過任何比賽。他有兩個姐姐——薩利亞和夏亞,她們是科比最忠實的球迷,最熱情的拉拉隊長,弟弟是她們一生中最大的驕傲。

  至於科比的父親喬-布萊恩特,他是一名成功的職業球員,在看到兒子在籃球上顯示的巨大天賦後,一心想的是如何讓他的兒子變得更成功,為此他很早就給科比聯繫了經紀人,與一些商家簽訂商業合同。

  總之,科比就是這個家庭的核心,進出科家四年的愛布倫說,科比家的一切都圍繞他轉,所有的人都很高興地接受這個現實,“他是這個家庭惟一的男孩,很小的時候就被捧為國王,一直都沒有改變。”

  換句話說,科比既是這個家庭的“國王”,也是一名無可奈何的“奴隸”,因為他的所有事情都被父母包辦和設計。高中四年後,科比的文化課成績優異,球又打得好,打破學校歷史上的得分紀錄,如果他上大學,想進什麼樣的學校都可以。即使在科比後來進入湖人很快大紅大紫後,湖人的教練哈里斯依然認為科比應該上大學。

  “NBA是一個男人的比賽,不是男孩的比賽。也許科比其他方面夠進這個聯盟,但在成熟方面肯定不夠,他應該上大學,經歷更多的事情,然後再進入職業圈打球。即使從籃球的角度來說,當科比發揮不好需要安慰時,我根本沒有空這樣去做,如果是大學,一切都會變得不同。”哈里斯說。

  但科比的父親喬沒有任何猶豫,他堅持讓兒子成為NBA球員,並且通宵達旦地和經紀人阿倫-特內姆談判,確保他的兒子在1996年的選秀大會上穿上湖人的隊衣。按照原來的順位,科比被夏洛特黃蜂挑中,但經過喬的斡旋,他讓湖人和黃蜂達成了交易,前者用迪瓦茨換來了科比。最終,喬如願以償。

  按理說,科比將從此在洛杉磯開始獨立的生活,但是科比父母決定舉家遷往洛杉磯,在太平洋Palisades地區購買了一棟擁有6個臥室和6個浴室的別墅,繼續照料科比的生活。同時,科比母親帕姆試圖讓兒子和當紅少女歌手布蘭妮約會,爭取“門當戶對”,有意思的是,這對少男少女並沒有彼此吸引,但是雙方的父母卻頻頻聯繫,極力撮合這對金童玉女。

  事實證明,布蘭妮並不喜歡科比,在他們的第二次約會中,科比帶布蘭妮去大西洋城去看巴里-懷特的演出,但布蘭妮不喜歡如此安靜的藝術,她更喜歡奔放的Hip-hop。這名女歌手更喜歡在周末出去逛逛,而科比喜歡在房間裡呆着。布蘭妮的一位女朋友說他們根本不合適:“布蘭妮喜歡那種狂野的男孩,而科比很溫柔,他就像是生活在一個家庭編織的繭里,這不是布蘭妮喜歡的類型。”

  我行我素不懂入行規矩

  一位前湖人球員描述了科比來到湖人後引起的麻煩。“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天才,但是在NBA的世界裡,80%的球員都是黑人,給前輩球員應有的尊重是一個規矩,但科比似乎毫無這樣的意識,於是衝突就不可避免地發生。”

  科比碰到的最大麻煩就是奧尼爾,後者在1996年從奧蘭多轉會到洛杉磯,一方面是因為魔術傷了他的心,另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想和“便士”哈達威“爭權奪利”,他想在湖人另立山頭,湖人也認可了這一點,任命他為球隊的新隊長。可科比從小到大無論在球場內外都習慣了“老大”的角色,來到湖人後同樣不想居別人之後。

  湖人的矛盾,很多人都看了出來。NBA球員工會的幹事長比利-亨特說,科比的性格就是來到一支球隊後一定要坐頭把交椅,而他的這種態度最初招致了很多湖人球員的反感。科比的朋友、火箭攻擊後衛莫伯利說,“當時很多球員都認為他非常傲慢,但其實是科比對自己很有信心,認為自己有能力控制這支球隊。”

  科比的第一個賽季並不成功,不僅與隊友關係搞得很僵,而且在最後一場季後賽對爵士的比賽中,得到一個很好的傳球,但科比卻投出一個離譜的“空氣球”。這一年的夏天,悶悶不樂的科比和家人一起回到費城,科比不斷地念叨着,“他們(湖人球員)就恨我,現在肯定會更加恨我。”

  生性好強的科比以失敗為動力,在夏天發憤練球,每天投1000次籃,而且呆在健身房的時間很多,想把自己瘦削的身材練得健壯起來。

  1997年的夏天,在費城呆了一段時間後,科比回到洛杉磯,他努力表現得成熟一點,向奧尼爾和其他湖人球員發出邀請,希望他們參加自己19歲的生日派對。顯然,科比伸出了橄欖枝,想把他和隊友的關係搞得好一點。

  但是一踏上地板開始打比賽,科比自私的風格沒有任何變化。他的一位隊友承認說,科比每個賽季都會從不成功的經歷中總結出教訓,然後成功地改正,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他貪球和一派老大的球風卻沒有多大的變化,這多次引起奧尼爾的憤怒。

  積怨終於在一次訓練中得到爆發。那是1999年1月的事情,科比在訓練中的“獨斷專行”激怒了奧尼爾,後者在一次身體衝撞中故意把科比撞倒在地板上,科比也火了,站了起來,怒視着奧尼爾,兩個人開始拉扯起來,如果不是隊友們拉開,後果不堪設想。當時在場的一位球員後來回憶說,“儘管奧尼爾比他壯得多,但科比的氣勢非常足,好像他能夠打敗這個大個子。我必須承認,科比這方面是無所畏懼。”

  獨來獨往缺乏生活閱歷

  在高中就異常孤獨的科比,似乎註定了“百年孤獨”,來到湖人後,他同樣沒有朋友,更糟的是,他在球隊中處處挑戰奧尼爾,想取而代之。休息室里,科比從來不與隊友交流,躲在一個角落裡干自己的事情,球隊到客場打比賽坐飛機,科比也總是選擇後排的座位,然後戴上一副耳機,陶醉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比賽結束後,與其他隊友三倆成群結伴的情形截然相反,他會呆在房間裡看錄像,從不答應隊友一起出去的請求。

  他看的是些正統片子,都是母親臨行之前挑選好放進他的行李包,當然,科比也會看一些在家裡父母永遠都不會讓他看的片子,例如像《鬼臉》、《教父》一類的。他的父母從來不會讓科比看一些消極的、暴力的和色情的電影。但是在科比第一個賽季與之成為朋友的雷巴科-托納黑看來,科比的父母就像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實在是太寬了,“他們的本意當然是好的,但這樣做並不對,科比需要知道世界上的其他事情。”

  上次“訓練衝突”依然沒有改變科比,他還在封閉自己,只是在偶爾的時候和德里克-費舍爾或者特維斯-耐特出去看電影,後兩位都是球隊公認的紳士。費舍爾也很不合群,如果有時間他寧願在更衣室里讀《聖經》,和球隊的牧師在一起祈禱,他會和球隊一同進餐,但對於集體的活動總是能躲就躲。不過,湖人球員並沒有把科比和費舍爾看作一類人,後者他們認為是性格平和安靜,但是對於科比,他們詮釋為傲慢。

  科比在潛意識裡還有一個傾向——他之所以不想和隊友一起出去玩耍,是因為他不想被看作一般的NBA球員,他曾經對一位湖人隊友說,“我永遠都不會陷入像邁克爾-泰森碰到的那樣麻煩。”他的朋友史蒂夫-司托透露說,科比曾經親口表示,他不想被媒體看成典型的明星,這一點對於他來說很重要。

  但是與此同時,科比也少了很多經歷,NBA的球員像搖滾明星一樣,會經常碰見“骨肉皮”(想與大明星發生性關係的少女),所以很多NBA明星這方面的經驗豐富得很。時間長了,他們總結出兩條經驗:一,讓你的隨員去應付這些女人,讓你的保鏢趕走那些想與你發生一夜情的女子,千萬不要自己去對付這些;二,隨身帶着一箱鑽石手鐲,每次發生關係後送那個女人一個,這樣你會避免隨後的麻煩。

  也許,如果科比有過這方面的經驗,知道這兩條法則,鷹縣那個晚上的事情就不會搞成今天這個地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棋牌遊戲之大怪路子篇(1)
2003: 從衝撞打架中明白冰球(二)
2002: 打敗哥斯達黎加不是夢----米盧暗藏破敵
2002: 談談湖人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