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lone-shepherd: 邁阿密點滴
送交者: lone-shepherd 2013年04月28日07:51:51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邁阿密點滴

這次去邁阿密屬半商務旅行,沒有時間做《TimeOut》推薦的邁阿密必做的二十件事。忙裡偷閒做幾件吧。

「二十件事」頭兩件就是南灘「1. Indulge in sheer pleasure on South Beach 及 2. Feel like a flapper on Art Deco Ocean Drive」。只要來過南灘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不來南灘這邁阿密算是白來了。

邁阿密海灘 Miami Beach 是一條狹長的島嶼,位於比斯坎因海灣 Biscayne Bay 和大西洋之間,與邁阿密市區隔海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良的沙灘使得邁阿密海灘成為眾多度假指南的首選。如果把邁阿密海灘稱為皇冠的話,南灘 South Beach 則是鑲在這座皇冠上的寶石。


邁阿密海灘(網絡照片)


漫步在南灘的海景路 Ocean Drive,東側是連綿數十公里的沙灘、細軟潔白;西側是聞名世界的藝術瀏覽區、風格各異。中南美加勒比的妖嬈迤儷、熱辣的沙灘女郎、不事妝着的影視歌大腕兒、叼着雪茄的大肚皮富豪、黑勢力毒梟老大......,在海景路,想象中的任何東西都可能在你身邊發生。

這些事我們都沒有碰到。

第一次來南灘是清晨。雖然是"寒冬臘月",頭頂的驕陽竟有些熾熱。塗抹防曬霜之後牧嫂和我在海景路東側一路向北,緩緩而行。迎面而來的是蹬滑板的和騎自行車的,或獨行、或結伴、或一家老幼,雖然有疾有徐,看得出每個人都很放鬆;遠望大西洋,衝浪者們追逐着潮汐,在風口浪尖上跌下又飛起;了望塔上,兩個身材絕美的救生女郎警覺地俯視海面,她們的身體在朝陽的照耀下泛着金色、構成一幅絕美的風景畫;見我望得痴了,牧嫂急忙拽我回到人行道。

 

南灘的救生女郎(網絡照片)

 這時身着誇張熱帶服飾的路邊賣藝者不斷地用西班牙語、英語乃至國語向我們招攬生意。走累了就停下來,向大帽子裡仍兩張小額紙幣,看一段雜耍,偶爾調侃兩句家鄉身處冰天雪地的"LOSER們",這種不刻意追逐的感覺非常特殊。

走到九街,我們穿過馬路掉頭向南。


海景路兩側有如冰火兩重天,相同的是鬆弛。如果說海景路東側是寧靜的鬆弛,西側便是喧囂的鬆弛。這裡酒店、餐廳和酒吧星羅棋布,就是「二十件事」的第二件:Art Deco 區覽勝了「2. Feel like a flapper on Art Deco Ocean Drive」。三四十年代號稱邁阿密海灘建築的黃金時代,當時在海景路建了八百棟沒有高層、但風格各異的建築,包括紐約建築師 Henry Hohauser 和 Murray Dixon 設計的中央公園酒店和帝國酒店,多樣、大膽的風格使 Art Deco 區聞名世界。基調以白色為主,白色的雲、白色的樓、白色的沙,留下了無盡白色的嫵媚。

這一帶的人行便道全部被遮陽棚及就餐桌椅覆蓋,中間只留下一條狹長的走道,加上火辣的吧妹不斷鼓譟特價早餐,更顯得摩肩擦踵。看看快到中午了,我們揀了一張餐桌坐了下來。特價早餐只有十刀、酒水另計;因為天熱,我們分別要了冰鎮果昔 fruit smoothie 和啤酒,呷上一口、涼徹脾肺。


海景路:寧靜的東側與喧囂的西側


傍晚的南灘(網絡照片)


因為有事,我們沒能盡情享受南灘的白天也是「二十件事」的第十四件:Buff up at the beach,不過第二天晚上我們又殺回南灘來享受「二十件事」的第十一件:Glam up for clubbing 吧瘋。南灘又稱"爬梯灘"(Party

Beach),夜幕降臨後,海景路東側燈光灰暗、令人遐想;海景路西側變得瘋狂:篝火、霓虹燈、雪茄、拉丁歌舞,構築了一幅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的資本主義腐朽畫面。

入夜的南灘(網絡照片)


入夜的南灘


我們也跟着腐朽起來。酒水起點雖高(啤酒12刀,其實也不算什麼)、好在 Free Refill,對牧人這樣喜好杯中物的人實在是划算,牧人點了一紮就狂飲起來(順便說一句,邁阿密的餐館晚上多有酒水特價,啤酒包括喜力Heineken 3刀一瓶)。不過收之桑榆 、失之東隅,牧嫂指着酒水菜單揀着漂亮畫面點了一個,端上來後喝一口涼、甜、稠厚,於是也一口一口喝將起來。LG 我怎麼覺得越來越熱?過了一會兒牧嫂問我。牧人拿過酒水菜單一看,她點的是雞尾酒!看着牧嫂憨態可掬的樣子,牧人只好收起了一醉方休的初衷,通宵狂歡以杯具告終。

晚上南灘的餐廳多有這種驅蚊的篝火



星期五上午我們"步入了 Vizcaya 莊園的童話世界「6: Step into a fairytale at the Vizcaya Museum & Gardens」。


Vizcaya 莊園


這所莊園位於邁阿密南側的珊瑚角(Coral Gables),北眺南灘、東望比斯坎因海灣,原是芝加哥大實業家笛英 Deering 冬天避暑的地方。當初笛英為修建這所莊園可謂費盡苦心,先是和藝術總監保羅·查爾芬 Paul Chalfin 遍游歐洲:獲取創意、收集藝術品、古董及家具,又聘請了名建築師霍夫曼及熱帶植物園藝師Suarez。整個莊園占地180英畝,由主建築群、園林群及供給區組成。上世紀初的邁阿密還不似這般繁華,所以整個供給區以自給自足為目的,包括農場及工廠等僱傭的雜役逾千人。


Vizcaya Villa 的前面


Vizcaya Villa 的後面

主建築 Villa 以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為主,有特色的是揉合了熱帶氣候的建築特點:四方形建築的中間是巨大的天井和迴廊,房間如宴會廳及咖啡廳的外牆是推拉式落地門窗,推開後直步意式花園或比斯坎因海灣,徹底的open-air。七十幾個房間裡布置了歐式、亞洲及美式家具,屋頂或雕花或彩繪,古董有的可以追溯兩千年,而牆上的裝飾主要是油畫,間或有水彩和掛毯。冬天笛英邀請藝術家們來 Vizcaya 度假,許多油畫水彩就是這些藝術家們當場揮毫而就的。


Vizcaya Villa 的開放式迴廊 

主臥室以拿破崙帝國的氣勢作景:鷹徽帷帳、蜜蜂花紋床單,鍍金紅木家具,浴室天花板仿照戰地頂篷,浴缸是『三龍頭』,分別送出冷熱水、和來自比斯坎因的海水,寬大的陽台直面大海。

笛英臥房的起居室

主建築雖然極盡奢華,不過看過凡爾賽和盧浮宮的也不覺得有什麼震驚, Vizcaya 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花園。正面是歐式和亞熱帶混合型花園,左側是熱帶花園,布滿了mangrove紅樹林類熱帶樹木,半開放游泳池從主建築延伸至左花園,院牆採用佛羅里達特有的古巴石灰岩。

 

左側的熱帶花園

後花園是凸顯海洋特徵,兩側有甬道延伸入海,中間是石舫,感覺比頤和園的石舫還要長、雕塑也多,不過頤和園的石舫是兩層,看起來更“高大魁梧”。

海中的石舫

右側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式花園,其壯觀程度絲毫不輸於凡爾賽宮。從開放式餐廳的高台階望下去,以遠方巨大的水池為中軸線,對稱的喬木花格牆修剪成圓形為主的圖案。高低有致的分隔又形成了數個隱秘的小型花園。台階各異,比較別致的一處中間是梯形瀑布。雕塑、噴泉比比皆是,以希臘、古羅馬及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為主。

主花園

主花園:石階之一

雖然是歐式花園,還是揉合了很多熱帶風情,譬如涼亭的門飾是雕塑,而點綴卻是佛羅里達珊瑚。

主花園:涼亭之一

花園至1922年才完工。笛英在這裡款待含畫家、歌唱家及默片明星等眾多藝術家;從1923年開始,笛英決定每星期天對公眾開放。


最後貼幾張邁阿密的照片。

海豚Mall

 

邁阿密市中心

 

返程在芝加哥 O'Hare 轉機,看了49人大戰獵鷹的比賽


後記


  1. 這是南佛羅里達系列的最後一篇,牧人在邁阿密的投資也傳來了好消息。
  2. 邁阿密的加勒比狂歡節世界聞名。這個三月上旬的狂歡為期十天,最後一天的大結局稱為“第八街 Calle Ocho”,超過一百萬人湧入小哈瓦那,觀賞加勒比選美、飲食比賽以及超過三十個舞台的街頭音樂會,包括拉丁爵士、薩爾薩、梅倫格及加勒比音樂,狂歡遍及小哈瓦那的二十三條街,為世界最大的街頭狂歡。




相關遊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季後賽:甜瓜 vs 老北京
2012: 東部季後賽:魔術 vs 步行者
2011: 受山狼木匠重託搭台:Hornets vs Laker
2011: GO,MAVS!!!!!!
2010: 金塊還抗得住嗎?形勢灰常危急啊
2010: 對GDP的理解的比喻 (ZT)
2009: 搭台: 人生能有幾回搏?!!! 開拓者小將
2009: 今天幾場比賽場場刺刀見紅,竟然沒人看
2008: 火箭與爵士第五場比賽錢有感
2008: 談幾句太陽和馬刺系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