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游 - 第一天 |
送交者: 鳳鳴歧山 2004年09月28日12:29:41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
以前我想當然地以為這一定是羅丹故居,所以看到這所大宅子時很吃了一驚,心想羅丹滿有錢的嘛。讀了介紹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這毫宅原是一個貴族所建,曾經是巴黎最豪華的Townhouse,後來幾易其主。最後一個主人,某伯爵夫人,把它贈給了一個宗教組織。大約在1910年,該組織被法國政府取締,藝術家們開始用這裡作為工作室,包括舞蹈家鄧肯。羅丹那時已名滿天下,自然是無須在這裡進行創作,所以這房子跟他沒什麼關係。1916年,法國政府應公眾要求,將這所面臨被摧毀的老房子改建成羅丹博物館,羅丹也因此答應捐出自己的全部作品與收藏。 我先在花園裡徜徉。典型的法式庭院,整個規劃非常對稱,樹木則被剪成規則的幾何圖形。羅丹的主要作品點綴在花園裡。我很快找到了熟悉的思想者和地獄之門。我的客廳擺着羅丹的亞當夏娃的復製品。在這裡又看到他們,感到很親切。這天的天氣真是perfect,不冷不熱,我就這樣在巴黎的天空下,和煦的陽光里,慢慢地在花園裡散步,盡情地欣賞每一番景色,每一件雕塑,不能免俗地拍照,不時還問自己:這不是作夢罷?我真的在巴黎了?也許因為是對巴黎的最初體驗罷,那種美好的感覺至今令人難以忘懷。 玩完了花園,準備進博物館。首先看到的卻是“小心扒手!”幾個赫然大字。在以後的幾天裡,這種告示不知看到了多少,這在瑞士和美國可沒見過。 我趕快把跨在右肩的包改為斜跨胸前。 羅丹博物館主要收藏羅丹各時期的作品。有為錢而作的,如某貴族的胸像,也有為興趣而作的,如巴爾扎克的兩個塑像。其中的一個是巴爾扎克穿着睡衣,雙手抱在胸前,一副憤青神情。這個塑像我在蘇黎世的瑞士國家美術館也見過,不知哪個是原作。另一個則是裸體的巴爾扎克,挺着大肚子,滿腹啤酒的樣子。另一些是羅丹的收藏。如古希臘的雕像,凡高雷諾阿的油畫,甚至還有一本中國古書。 有一個房間裡專門陳列着羅丹的學生兼情人Camille的作品。我不懂雕塑,只是模糊地感到她的技巧不錯,但缺少獨創性。 說實在的,我對藝術欣賞一直停留在看熱鬧的水平。知道某個藝術家,某件作品有名,但不知好在哪裡。就算到此一游罷,也算了了心願一樁。 我的另一個心願是去拉雪茲神父公墓拜訪幾個安息在那裡的偉大靈魂。公墓門口有人賣標有名人墓地的公墓地圖,而我帶的旅遊書上有圖,就省了這兩歐元了。我買了幾支鮮花,準備獻給我的偶像們。按圖索墓,首先找到了比才的墓碑。放上一支鮮花,靜立片刻,悄聲說:“謝謝你。卡門真好聽。” 接着尋找巴爾扎克的墓,明明就在附近,卻怎麼也找不到。也罷,反正我也不是他的Fan. 而後又找到了羅西尼的墓。再獻上一支鮮花,鞠一躬。 最後我來到了蕭邦的墓前。遠遠的我就知道了,因為那裡有最多的鮮花,有最多的掃墓人。大理石的墓碑上,簡單地刻着“Frederic Chopin, 1810-1849”以及作曲家的側影。墓室頂座落着一個美女的雕像,是謬斯麼?淚水不知不覺的湧上來,好象我每次聽他那詩意而又傷感的曲子時那樣。我使勁地眨眼,怕別人看見。然後在一個僻靜的角落坐下,陪一陪這個這個帶給我最高音樂美感的天才。我覺得有很多話要對他說,大腦卻一片空白,只有眼淚無聲的流淌,好像他昨天剛剛死去,而不是155年前。我就這麼坐着,直到必須離開。我把手裡所有的鮮花都別在他墓前的鐵柵欄上,輕輕地說,“ 我走了。過幾年我再來看您。”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