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巴黎游 - 第四天(星期三)
送交者: 鳳鳴岐山 2004年10月12日08:22:56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如果說昨天是我們的教堂日的話,那今天就是博物館日了。為了充分利用那張18歐元的通票,我們計劃先登凱旋門,再訪奧賽博物館,最後進盧浮宮。選擇今天是因為盧浮宮在星期三是晚上9:45才關門(平常是6點) ,我們決心在那裡待到最後一刻。

凱旋門是拿破崙下令修建的,為的是迎接他率領軍隊凱旋。他當時肯定沒料到自己有一天是躺在棺材裡通過這裡的。世事就是如此無常。

因為沒有電梯,登凱旋門必須沿着螺旋形的樓梯拾階而上,頗為累人。然而登頂後風景會讓你覺得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它和協和廣場上的尖碑,盧浮宮前的小凱旋門,以及位於La Defense的新凱旋門均在一條直線上。那天能見度低,只能看見新凱旋門,遠遠的好似一扇打開的窗戶,展示着現代建築的美麗。

奧賽博物館是由一個廢棄不用的火車站改建的。主要收藏印象派繪畫和同期的雕塑。莫奈,馬奈,梵高,雷諾阿,羅丹。。。you name it. 比起盧浮宮來,不少人更喜歡這裡。在別的博物館,能看到一個“熟面孔” 就不錯了,而在這裡,你能看到的是幾十個!不知多少次,我在心裡驚呼,“哦,原作在這裡!” 那些大師作品的精妙不是我這隻禿筆可以形容的(其實是不懂),不過有一件作品還是值得一提。那是一件雕塑,象徵亞非歐美的四個女人托起一個地球。代表亞洲那個女人穿着大襟衣服,梳着一條大辮子,前面的頭髮卻剃得光光,看來作者把清朝中國男人的打扮當成女兒裝了!

盧浮宮!到了盧浮宮,才知道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藝術珍寶。說我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也好,或者是小孩子進了糖果店,總之,它讓我眼花繚亂,頭暈目眩。真希望有一個月的時間把它好好看個夠。

說到盧浮宮,就不能不提它的鎮宮三寶。蒙娜麗莎前足有一百多號人。當我好不容易得以擠到前面,得以瞻仰這幅世界名畫的廬山真面目時,自然是有些激動。以現在的眼光看,這幅肖像畫不是什麼不可超越的極品,但比起其他同期同類作品來,還是更勝一籌。說得俗一些,就是畫得更象真人。

勝利女神和維納斯都是公元前兩百年的作品。勝利女神的妙處在那些繁複飄逸的衣紋的雕刻。可惜是美女無首,只能讓人想象她的美麗了。而維納斯的美則是全方位的。那安詳端莊的臉龐,那優雅而又透着幾分誘惑的體態,那充滿彈性的腹部。。。在這樣的美女面前,誰會在意她的殘缺呢?我由衷地感謝古希臘人為我們創造了如此藝術珍品。沒有他們,就不會有羅馬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量雕塑佳作。

米開朗基羅的垂死的奴隸就是這樣一件佳作。年輕男性的身體在他的刻刀下有着完美的體現,加上那垂死掙扎的神態,令人覺得那不是冷硬的石頭,而是溫熱的肉體。這件作品有個特點,就是細部並不精益求精。我開始還驚嘆米開朗基羅早羅丹幾百年就開創了現代雕塑新風,後來才發現這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我自己最喜歡的是新古典主義的大理石雕塑丘比特和普賽克。真美。美得令人不忍把目光移開,美得讓人拼命克制觸摸它的衝動。

看了大量的十六至十九世紀的歐洲油畫和雕塑之後,我突然有點理解為什麼會有印象派和羅丹。幾百年間,大量的藝術家都走同一條路子,恪受代代相傳的技法,到後來實在讓人厭倦,不由生出勵新圖變的念頭來。人類社會就是這樣進步的罷。

時間只是七點半,但我們已癱坐在長凳上,不能挪動一步了。幾小時前還讓我們驚嘆不已的藝術珍品似乎也失去了它們的魔力。真正的審美疲勞。我們掙扎着到了附近的Food Court隨便吃了點東西,便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藝術寶庫。

回到旅館後,疲勞有所恢復,我們便臨時決定將明晚的登艾非爾鐵塔活動提前在今晚進行。可是到了鐵塔腳下,卻吃了個閉門羹。信息版上用法英兩種文字顯示“由於無法預見的原因,鐵塔暫時關閉” 。我和Rose受此打擊,非常喪氣,一路上討論鐵塔關閉的原因。我說是由於設備故障,Rose說是恐怖分子破壞搗亂。問旅館前台,他們也不清楚。這天就這麼在疲勞和沮喪中結束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走向孤獨王朝
2003: 棋手的境界
2002: 我對中國人民羽毛球運動的回憶
2002: 中足真是很吳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