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秦刚大使的一则推特,在网上引起了一些关注。秦大使的推特写道:祝贺美国队荣获奖牌榜排名第一位,祝贺中国队和所有中国运动员的优异表现,同时要赞扬疫情之下日本成功举办本届奥运。
三条祝贺,应该说都很到位,抓住了重点。尤其作为中国驻美国大使,祝贺东道国奖牌第一,更是显得应景得体。我读的这段新闻来自《世界日报》,其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一些兴趣,觉得值得评论一下。
“《纽约时报》等众多美媒为了让美国排在榜首,选择性地使用奖牌总数去统计,一时让包括BBC在内的西方媒体都感到困惑。不过随着8月8日美国摘金数量超过中国,美媒很快在排序上向多数国家‘看齐’。”
我到美国快40年了,看奥运会并不痴迷,但每一届总会看上几段。在我的记忆里,美国大部分媒体,或至少“主流”媒体,不管哪一届,都是以总奖牌数排序。我不记得有中途为了彰显“美国第一”而改变排序标准的。这次奥运,开始中国金牌第一,美国奖牌第一,他们说美国第一。如果后来美国金牌第一了,但奖牌第二了,他们还在说美国第一,那就是耍赖了,就是文章中所说的“看齐”了。事实上美国在金牌领先后,奖牌数也还是第一,所以应该说没有“看齐”的嫌疑,也不知作者怎么会得出这个“看齐”结论的。按照文章作者所说,美国似乎在每次公布排行榜时,还附加说明一句,“今天的排行榜以X奖牌总数为准。”如果谁真的那么做了,那真是要落为笑柄了。
奥运总冠军以金牌为准还是以奖牌为准的争论,由来已久。1984年以前,中国不参加奥运会,所以中国人并不很关心。我知道的第一次争论,源于1988汉城奥运。那次奥运,论金牌数,排名为苏联(1),东德(2),美国(3),韩国(4),中国(11)。论奖牌数,前三名照旧,韩国(6),中国((7)。那时候还不知道东德运动员大量吃药的事,所有人对他们都很佩服。中国输给前三名,心安理得。但输给韩国,就有点挂不住了。金牌差距甚大,总奖牌数差了七面,名次只差了一名。那一次金银铜和总奖牌两国战果如下.
韩国:12,10,11,33
中国:5,11,12,28
有人就挖空心思,给银牌和铜牌加了很大的权重,终于在这种计分“制度”下,中国“胜”了韩国。我也终于知道,原来这奖牌统计学,也是一门“学问”。
下面一次比较大的争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金牌以51:36遥遥领先美国队。然而,美国人的排行榜还是“厚着脸皮”说美国第一。无他,他们还是以奖牌数为准,110:100。所以,前面提到的“看齐”一说,我实在不知道是哪来的。但这一次,我第一次看到美国人的“理论根据”。一位体育记者是这么解释的。
按照他的说法,金牌数代表了顶尖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状况。即使在世界顶尖运动员中,除了牙买加的博尔特和美国的菲尔普斯等极少数人,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会拿金牌。但是对于其中的大多数人(真正顶尖的,就像美国美国这次的Alice),对于进入前三还是有相当把握的。而奖牌数则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整体体育实力,代表了这个国家中世界顶尖运动员的整体实力。全世界这么多国家,金牌当然顶尖,谁敢说铜牌就不顶尖。
他这么一说,好像是有些道理。比如一个中学,在过去20年,出过一个全省高考状元,而其他就几乎什么都没有。另一个中学,没有出过状元,但每年的排行榜,总有两三个在省里名列前茅。总平均高考成绩,也比第一个学校要明显高一些。你觉得那个学校水准高一些。
应该说,除了1988年的那位“奖牌统计学”开创者,不管排行榜怎么排,都有其道理,只要以下几点不发生即可。(1)不要“武人相轻”,自己奖牌第一,就把别人的金牌第一说的一钱不值。反之亦然。(2)不要根据自己的成绩改变排名规则。就像前面所说,如果美国队金牌领先了,但总奖牌落后了,改变规则还是说美国第一,那就被人耻笑,看不起了。
中国人喜欢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我个人觉得,从这点来说,按奖牌数排名似乎更接近毛主席的教导。
下面是历届奥运会中美两国金牌和奖牌的比较。
地点 | 年份 | 中国金牌 | 美国金牌 | 中国奖牌 | 美国奖牌 |
东京 | 2021 | 38 | 39 | 88 | 113 |
里约 | 2016 | 26 | 46 | 71 | 121 |
伦敦 | 2012 | 38 | 46 | 88 | 104 |
北京 | 2008 | 51 | 36 | 100 | 110 |
雅典 | 2004 | 32 | 35 | 63 | 103 |
悉尼 | 2000 | 28 | 39 | 59 | 97 |
汉城 | 2008 | 5 | 36 | 28 |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