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练
小女4岁那年,我们就开始每到星期六把她送到中文学校学习。当时的考虑是,中文很重要,虽然孩子还小,别人送,我们就得送,一点都不能让人家给拉下。在中文学校,主课我们给她报了幼儿汉语班,副课我们给她报了幼儿舞蹈班。幼儿舞蹈班设在一个gym里,那房间很大,孩子们在场地中间上课,家长们稀稀拉拉的坐在边上观摩。第一天上课,带孩子到gym,往墙根扫了一眼,一拉溜孩子妈,像我这样的孩子他爹跟人家妇女同志们凑热闹,比较罕见。
舞蹈老师在场子中间站定,学生十三,四个,一水儿的女孩。大的五,六岁,我们孩子算小的,更小的有一两个,大概才三岁挂零。这帮孩子兴许是没见过这么大的场地,上来就在里头撒开了花。老师费了吃奶的劲,才把孩子们拢到一块。人家这舞蹈班还跟弄真事似的,首先是抻筋压腿,美其名曰,形体训练。这群小姑娘显然对形体不形体的不太来电,往地上一蹲,就全瘫那了。跟着就是趴着的有,躺着的有,玩打滚的也有,乱七八糟,四仰八叉,散落一地。就这么折腾了小10分钟,老师终于又把孩子收到一块站定。这回开始完真的了,开始教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
老师先给跳一遍,实话说,跳得还不错,一看过去就练过。整个舞蹈动作比较简单,无非就是胳膊上下左右胡乱动动,再转几圈,然后重复。咱是外行,动作看着美是挺美了,可是怎么琢磨,也没看出是采蘑菇。这套动作,你说是采什么都成,说是摘黄瓜也成,割麦子也成,轰鸡都成。当然只要孩子能学跳舞,你采什么我这当爹的不在乎。
几个星期下来,我开始犯嘀咕。眼看着人家小孩子们都开始上路了,几个大点的已经跳的有模有样,就连那俩最小的,也开始找着北了。可看看我们那个小姐,每次都没精打采的,胸脯也挺不直,胳膊也伸不直,什么都比别人慢一拍,还处于老师指东她打西,指哪不打哪的水平。说实话,不就那几个动作吗?就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跟墙根坐着我看也看会了,只要那采蘑菇的音乐一起,咱心里还真就能微微的产生少许艺术的共鸣。
那天孩子学舞,我眼瞧着这孩子仍然迟迟不开窍,心里就开始起急,人在那坐着,这手就不自主的开始随着音乐比划,暗暗帮孩子使劲。就这么练着练着,身子也不由自主的开始挪动,然后就糊里糊涂的走到了场地中央,跟我小孩面对面。我一边随着音乐动胳膊,一边冲孩子嚷,这样,你这样……。就这样,场地中间出现两个大人“领舞”,一个就是那个女舞蹈老师,另一个,呵呵,不好意思,就是在下。人家女老师是为全舞蹈班的学生,我思想境界比较忒低了,注意力都在自己家那个千斤身上。一曲终了,我好像才意识到,这景色整个一个不大对路子,赶紧一溜小跑,回墙旮旯儿坐下。那边两孩子妈瞄着我这边直笑,估计人家在说,还是你厉害,佩服一下。
学期结束,中文学校组织文艺演出,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榜上有名。台下家长扶老携幼,已经坐满。轮到这个舞蹈上台,音乐起,大幕拉开,孩子们穿着小花裙,后背上还有一个小背篓,鱼贯而出。舞蹈的开场设计是这样,孩子们出来,先排队形转两三圈,接着一个亮相,然后才正式开始采蘑菇。也可能是穿的太单薄冻的,我们那千斤冲到台口,就在刚要亮相还没亮的一刹那,对着台下的观众,劈头盖脸就是一个敦敦实实,脆生生的大喷嚏。老实说,我们那孩子平时打喷嚏,你想让她打一个这么清脆响亮的都难。台下顿时爆发出一片欢笑。孩子没心没肺,情绪好像倒并没受什么影响,一转身,身影消失在她的舞伴中。另一个插曲发生在舞蹈的结尾。结尾就是孩子们又转几圈后,挥着手,从舞台的右边集体退场。我们那小姐其实基本不知道什么时候算完,什么时候该下去,她回身一看人家都开始下去了,意识到自己也不能在台上多呆。她可能刚才多转了半圈,于是乎就手抄了近路,一个人丛舞台的左边就跑没影儿了。大幕落,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回没人笑,观众们可能在暗暗称奇,这舞蹈结尾演员退场的艺术处理,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