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图雅砍水浒与三国
送交者: turf 2005年01月11日13:47:04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图雅砍水浒与三国

之一

  我的全部教育,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来自小人书。在所有的小人书中,最爱的是外国童话故事。记得曾读过一本“狐狸列娜的故事,”这个母狐狸的性格真写绝了。她狡滑而残忍,但又富于母爱,在俄国乌克兰的乡间万分复杂的环境下成功地生存下来,遂演成一篇篇多彩的故事。那小人书我真看到如 醉如痴的程度,也使我认识到世界上很难有纯粹的善和恶。

  中国的小人书我最爱看三国和水唬。三国在我看起来是以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为纲的。关羽这家伙武艺特高,可惜不怎么出手,出手时经常是“只一合 ,斩于马下,”也有用三合的,三合以上则很少。

  赵云是在长板坡一战展示出英雄的光辉的。那一战他在百万曹军中几进几出,如入无人之境。我的印象中有勇有谋,武艺最高的是马超。这位穿的军装有西北凤味,杀人时特冷静。其实要玩真格的,吕布应当是各将之首。他是穿黑衣服,头上不戴帽子而且永远年轻。写小人书的人大约因为不宵其为人,所以不怎么表扬他。其实我觉得应当对他的武艺给出公平的评价,正如金庸尊重张召重之流的武功一样。金庸的高明之处是他从来尊重有技术的人,即使他们为人混账到了极点,仍然承认他们大宗师的身分。所以我经过无数次同学间的讨论,直到今天,仍然对吕布的落选耿耿于怀。

  对水浒小人书的感想,说起来可以写成专著,只有下次再评。但是我得首先推出几个最喜爱的人物:武松,柴进,燕青,孙二娘,鲁智深,石秀,阮小七。这几个英挺人物,如果今天约我上山落草,我想我也是绝不会推辞的。

之二

  水浒确实是一本绝书。

  我在幼儿园的朋友现在还记得两位,一位姓韩,有一天他走过来,在我的脸上挠了几条血道子,待要打他时,已经被阿姨拉住,遂成终生之恨。另一位姓廖,是个文人。当时幼儿园盛行打架。每天吃完早饭,阿姨照例要打一会儿嗑睡,这时打架就开始。开架跟网上的统独之争,或是阿Q与王胡子的虱子大战相类似,并不需要什么理由,看谁老实,推他一把就够了。于是往往全班打成一团,从远处看只见许多人堆在一处蠕动。廖同学这时便拎个小凳子,到堆放杂物的隔壁去讲水浒,这时他的后面就会跟上一群听故事的人。他虽然只有三四岁,讲故事却是绘声绘色,连吆喝带比划,说到揪心的所在还实行静场,听一会儿大家的心跳。我听了两次,每次都听出一身汗。只可惜听到鲁智深吃狗肉我就转到另一个幼儿园去了。那两段故事为我打开了一个窗口,使我初次窥见了水浒妙不可言的世界。

  然后便是看小人书。小人书不全,只能零碎地看一些片断。但是由于每本都自成故事,所以仍然有趣。比如第一本说到高逑,画他穿着尖尖的小靴子,姿势跟踢犍子差不多,便想古代的人可能动作幅度很小,态度则大抵幽默。就说皇帝吧,他是球迷,因为热爱运动,竟然把运动员高逑提拔成宰相。他的幽默和魄力,大概都远在大力提拔庄则栋同志的江青之上。另两个记得清楚的场面是杨志卖刀和鲁智深倒拔垂扬柳。两位都是对付泼皮,对付的方法却截然不同。杨志是先忍耐,忍耐到一定限度就暴发。这符合我们平常所观察到的老实人的性格。鲁智深则采用下马威的方法,先取后予,把泼皮扔进粪池之后再收他们为徒。这个很符合社会学的逻辑。鲁智深是一个提辖小官,平常地方上光棍们见面称“班长”的便是。在地方上混得久了,自然知道怎么对付泼皮。杨志却是将门之子,正途出身的武官,家世好,哪有同流氓打交道的经验?于命乖运蹇处相遇,自然举止失措,被人玩弄。

  只看这几个小人书的例子,就知道施耐庵大侠到了何等造诣。有人说好作 品最能留下印象的不是曲折的情节,而是性格鲜明的人物。水浒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写得如此之好,以致不但人物,而且情节都能让人鲜明地记得。这在鸦所看过的小说中,实在是非常的罕见。

之三

  水浒的正文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看的。我对文化大革命的观感就象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悠--是好。”比如说,我乡下的姨夫本是“扁担放倒了不认得一”的农民,我怀疑他不但不认识一,恐怕连纸都不认识。可是到了文化大革命,他家却有了厚厚的四卷雄文。他骄傲地说:“队里发下来的不要钱!”

  那时天气冷,他家没火,我衣服又少,所以早上照例是不敢起床的。从物理上来说完全是借着被窝里一点热气延续生命。从精神上来说我可全仗着毛泽东思想了。每天一醒来就打开毛主席的书,重点选读井岗山革命困难时代的篇章。比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最后胜利的到来,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坦率地说,毛选的文字确实好,特别是注释。虽然不如鲁迅的厚味,但至少有二至四成的故事性,毛引用的古文,遍及各个朝代,读完了这些注释,古文大概可以相当于高中的水平。以我看来,他最气吞山河的作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别了,司徒雷登”,“将革命进行到底”几篇,有革命者的热度,读了可以取暖。后来看到周总理和邓设计的著作,倒吸了一口凉气假如换了他俩的大作,我绝熬不过那个冬天。

  “太阳一出闪金光”的时候,我已经备足了精神食粮,打开大门一看,漫天洁白,正是丰年好大雪。邻居有一泼皮,过年期间,带我到山里去赴朋友的宴会。到地方一门就是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米酒,接着就是腊鱼,腊肉,肥鸡,全是来路不正的东西,吃完了就研究下一次到哪个村去打劫。我懒得听,搜查一下各匪的床铺,那时就发现了古今匪人的基础课教科书水浒。

  开头那段关于星宿的鬼话十分腻味,但是到了智取生辰纲便开始有味了。假装打架,在酒里下毒那段很精彩。后来鲁智深也出来了,打镇关西写得曲折有致,我特别喜欢镇关西剁猪肉臊子那一段:先十斤瘦的,再十斤肥的,必须亲自剁。我从小包饺子,没少剁过这东西,二十斤肉的艰辛我明白,所以看到这里特有同感。忍气吞声剁了,用荷叶包好,却被一包砸在脸上。我想凡想学欺负人技巧的,这一段大概不可不读。

之四   三国正文,鸦坦承没读过。鸦古字不甚认识,读这书是因为是炎夏,所有的蝉都声嘶力竭,特别不易睡着。鸦躺在凉席之上,翻了两页三国,恍惚之间觉得诸葛先生坐着小车过来,羽扇轻摇,乃遍体清凉而入梦。所以鸦之读三国,是候鸟式的,每年夏天最热的那两天才迁入吴魏蜀栖息。

  林冲这个人物富于悲剧色彩。这是由于跟其他人相比,他命运的落差特大。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富贵人生,到梁山上一名反贼的亡命生涯,这之间非得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不可。所以施大爷在泡制他的时候格外的狠心,让他家破人亡,一落千丈,而且多用暗色笔调。其中比较残忍的有旅店一出,两个公差用开水生烫他的脚。风雪山神庙一出,他在漫天风雪之中,用枪挑了酒葫芦,“一步一步挨将上来”,最后大火烧起来,水火交融之中,景象凄惨而怪异。施大爷为了让他开杀戒,造这背景出来,也算苦心孤诣。总的说来,我不喜欢读描写他的部分,是因为这一部分的文字太正,读了压抑,不象描写土匪那样痛快,能引起共鸣。这个就好象见到一只猪在泥塘里打滚,大家会觉得心安理得,看到精彩之处,还会鼓掌叫好,因为这是它的本分。如果一位娇滴滴的大姑娘,唇红齿白,头上插着一摇三颤的茉莉花,也跟了那些猪去滚,那么不论她滚得如何开心,都会让人觉得别扭的。

  我一般地反对文学作品写好人,因为第一,文学意义上的“好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至少我没见过。所以我老觉得写好人的作者怀着叵测的居心,在道德世界里制造了伪币。第二,现在写好人已经写到了穷途末路。那些写好人的人,似乎都有虐待狂,总要让好人吃尽千辛万苦,好象他们的目的,是要劝人别当好人似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香港个别武打电影导演。在他们的片子里,好人都成了吐血专家。也不知用的是个啥技术(我猜是在嘴里暗藏一只灌满了番茄酱的猪尿泡),吐起来一大口一大口的,隔着一层电视屏幕都闻得到血腥气。总之如果暴露一点内心世界的话,我得承认自己的心太软,想不通象“九命奇冤”,“窦蛾冤”那样的东西,当初作者如何能够下笔。我甚至觉得“白蛇传”都过于残忍了一点。

  水浒中深深吸引了我的还是武松的章节。武松这人快意恩仇,英雄本色。他软硬不吃,也不假装好人。说起来武松也是当过一阵子食客的,他跟客于孟尝君的冯暄不同,除了“肥喏”之外啥也不会唱,所以落到大冬天在过道上向火的地步。被宋江这小灶酒醉饭饱之余,一脚踹翻了火盆。没奈何,只好回家,路上1火塘边的彝族弟兄们听。他们听到连尽十八碗酒的时候,个个慷慨激昂,击节叹赏。可见那个情节的刻划有多么的成功。

  水浒中武松的分量比任何人都重。打虎之後又有杀嫂,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系列。我花了一整天把水浒读完,印象最深的就是他。

之五

  说句开玩笑的话,假如没有水浒跟三国这两本书,中国近代史将会是另一种样子。

  毛泽东是读水浒和三国的,他跟斯诺在延安扪虱下酒的时候,曾经聊到他小的时候爱读水浒。对于吃大户之类的事很有兴趣。显然,这颗叛逆的种子就是那时候播下的。他在打天下的全过程中,一有机会就用水浒跟三国的例子。比如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之类。跟后来老年时对水浒的评价不同,那时他总是把水浒当做正例使用。

  井岗山时代毛泽东对三国的运用达到了绝顶的高度。比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跟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面临群雄并起的局面,分析天下大势的走向。诸葛亮看出在吴魏相争的缝隙里,有刘备生存的余地,是以将来天下三分。毛则认为在军阀内部矛盾和外国在华势力的斗争影响下,有共产党割据之可能。严格地说,这个分析是被实践证明了。抗日战争是典型的天下三分,共产党果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刘伯承等院校出身的人,对毛泽东的三国演义不以为然,只能证明他们的才略是在毛之下的。

  相比之下,蒋介石更差了一筹,他读的是“曾文正公家书”。当然这本书还是不错的。曾国藩对平定内乱很有一套,经过“屡败屡战”,平了太平天国。蒋大概认为他负了跟曾同样的使命,有了这本书,自然可以战无不胜了。殊不知时过境迁,曾时代之所以能平内乱,是因为当时的国际条件要好得多,在军事布置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他打共产党时这个条件已经变得十分重要了,忽略它等于三国里少分析了一国,不失败等什么。

  后来西安事变,果然就是在这上头输了一着。西安事变之前,蒋是一脑门子的消灭共产党,一厢情愿地置日本的入侵都不顾。毛呢,则从日本的入侵中看到了机会而善加利用,显然,毛玩的是三国的游戏,而蒋只想先玩两国的游戏。结果平地一声雷,西安事变发生,蒋一着错,满盘输。现代史中,国共力量的转折点大概可以算是西安事变。

  兄弟这个结论必然是不通的,可是事实也是明摆着的:国共两方相争的结果,跟双方玩的是什么主义没太大关系,原因其实在毛和蒋读了不同的小说。为了这小说,国共乌眼鸡似地斗了几十年,死伤无数。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之六

  有人提倡写现代水唬,好计。每个人出国都是有点原因的。比如这样:  话说有一帮同学聚在一起了。这些人都对现实不满,摸摸后脑,都有一块反骨。于是嗡地一声说出国吧!

  有的说我是为了学问,有的为了生活,有的为了政治,总之好好地呆着,有啥不幸福的,非得闹这故事,其中必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总之大家觉得美国就是粱山。现在被逼,不上不行了。

  这伙反贼,道路各异,但到美国落草之后,很多人都开始跟政府作对。首先是组了一个聚义厅,也就是学自联,然后便上街喊口号,游行,得卡,mfn,因为声势浩大,很多国内的前良民如王军涛也来参加,其中甚至不乏卢俊义一级的人物。真正李魁鲁智深这样的也有,比如乌尔,魏京生啥的。柴玲就暂时当孙二娘吧。总之里头有革命彻底的和不彻底的,在受不受招安的问题上大吵大闹。李魁说: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宋江说,别价,大伙闹了一场,不就为了富贵吗?政府则说,宋江固然不好,可方腊(民联)更是头疼,不如让他们掐吧,回 头庆功宴上赐点毒酒不完了吗?

  其实,一百零八人里,决策的还是少数,大多数只是昏昏厄厄,“有奶便是”地生活着,他们觉得,说啥都是假的,只有存在是第一位的,在某一个秋天的早上,一群匪徒相聚了。在国内的时候他们同学曾聚会,各自比赛出国,畅谈造反理想,现在造反成功了,反而感到一阵空虚。最后他们也没辙了,只好朝着蓝天放飞了一群鸽子,鸽子身姿美丽各有各的飞行技术,不过都是越飞越小,最终都在无银的蓝天里消失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沙龙第四轮NBA(1/11-1/17)赌盘买定
2004: 美国春节联欢晚会揭密
2002: 中国足球2002年赛季十大看点
2002: 给痴情于孙继海的年轻女球迷的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