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走入西部 (五)
送交者: 狗狗鹰 2005年07月18日15:30:49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走入西部 (五)

1869年5月10日,经过6,7年的艰苦劳动,修建横跨大陆的两大铁路公司终於在犹他州的
Promontory Point会师了。为了纪念这一铁路建设史上最伟大的成果,铁路公司特制了最
后的四颗道钉,其中两颗是金质的,有一颗是银质的,最后一颗则是金银铁合金的。随着
中太平洋公司的Leland Stanford打下最后一颗道钉,标志着美国的东部西部正式连为一
体,美国现在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大陆国家。这条铁路的建成,使得移民西部更加方
便,原先从圣路易斯到萨克拉门托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只需要几天,而且旅途更加
安全舒适。

铁路的建成大大加速了西部的开发,但印第安人的日子却越来越困难了。在铁路的建设过
程中,太平洋联盟为了赶时间抢进度,专门为铁路工人准备了几节后勤车提供食物。铁路
修到哪,后勤车就开到哪,道轨几乎是以每天一英里的速度向西延伸。铁路公司还专门雇
佣了一些猎手在大平原上捕杀野牛,就地为铁路工人提供食物。在众多的猎手中,
William Cody则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Cody于1846年出生在衣阿华(Iowa),曾经当过货运
公司的马车夫,也到过科罗拉多淘过金,后来又加入了“小马快递” 当过骑手。“小马快
递” 被电报淘汰以后,Cody成为美国军队的侦察兵(Scout) ,专门从事对大平原印第安人
行踪的侦察工作。1867年南方的堪萨斯铁路开始修建后,他受雇于铁路公司,成为一个捕
杀野牛的专业猎手。根据Cody他自己的统计,他在17个月的时间里一共杀死了4280头野
牛,差不多平均每天杀死8.5头野牛,所以人们称呼他为“野牛比尔”(Buffalo Bill) 。
当时另外还有一个叫William的猎手叫William Comstock,成绩和他不相上下。为了证明谁
是真正的“野牛比尔” ,两人展开了长达8个小时的射杀野牛比赛,最后Cody赢得了比
赛,从此Cody就成了全国上下妇孺皆知的“野牛比尔” 。从黄石公园的东门出来,沿着14
号国道开一个多小时,就到了Cody这个小城市,“野牛比尔” 曾经在这里生活过。Cody城
里谢瑞登大道边上有家餐馆(可惜记不住名字了)据说是属於Cody后人的,里面的装修马上
就能让人联想到猎人的生活。四周墙上都挂满了牛头,鹿头和羊头,连座椅的靠背上都钉
着铜制的野牛头。每天傍晚的时候餐馆门口就会有牛仔匪徒和警官的枪战表演,让客人感
受一下当年的西部生活。

如果说铁路代表着东部白人的工业文明,野牛就是印第安人石器文化的象征。十九世纪末
期两种文明在大平原上碰撞冲突,谁胜谁负结果可想而知。铁路建成后,东西交通运输更
加方便,东部市场对野牛皮毛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更多的猎手涌入大平原捕杀野牛。一张
野牛皮在当地能卖到3美元,而一颗子弹只需要25美分,猎手每射出一颗子弹就会有十几倍
的回报,许多猎手都雇佣了工人专门替他们剥野牛皮。据Frank Mayer回忆说,有经验的猎
手在发现野牛群后,马上就能认出哪一头是领头的野牛。先打死领头牛后,其他的野牛就
会围着领头头的尸体形成一个圆圈。这时候猎手就可以轻轻松松地随随便便地打死一整个
牛群。有时候猎手的枪管都打红了,就用水浇在枪管上降温,没有水的时候就往枪管上撒
尿降温。这时候猎手雇佣的工人就会剥下牛皮,剔去牛骨。牛皮卖到东部做衣服,牛骨可
以做饲料或者肥料。相比之下,早期印第安人捕杀野牛的方法则显得非常的原始,他们需
要几个胆大的战士披上牛皮混在牛群当中,另外几个则披着狼皮在后面驱赶牛群,把牛群
轰散。然后牛群里面的几个勇士就把牛群引到悬崖边,抓着早已准备好的绳索荡到悬崖下
的藏身处,而止不住脚的野牛则纷纷掉下悬崖摔死。

除了牟取暴利的猎手外,大平原上的野牛还吸引了一批来自欧洲的贵族。他们组织了“远
征军” 漂洋过海千里迢迢来到大平原,他们到这里的目的不是野牛皮,也不是野牛肉,更
不是野牛骨,他们的目的就是纯粹的“体育” -- 射杀野牛。看到枪口冒出的青烟,看到
一头头倒下的野牛,贵族们得到了一种无上的快感和满足。他们射杀完野牛后扬长而去,
任凭野牛的尸体在荒野里腐烂,也许会带回去一两张牛皮或者几个牛头,当作炫耀的资
本。有人估计北美大陆原先有大约2千到3千万头野牛,铁路修建前有一个移民车队曾经被
宽3英里长达10英里的野牛群挡住道路几个小时。而现在,这样的野牛群已经根本看不到
了,印第安人越来越难以捕杀到野牛提供足够的食物,他们不得不居住在保留地内,吃白
人的面粉,糖,咖啡和猪肉,原先的游猎生活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长头发” 卡斯特在南部扫荡了Cheyenne部落后,从科罗拉多地区调到了北部的达科他领
地。1874年他带领一队士兵和勘察人员进入了“黑山”(Black Hill) 一带。黑山是印第安
酋长红云提到的Lakota家园的两座山之一,位於现在的南达科他州和怀俄明州的交界处,
著名的“魔鬼塔”(Devil’s Tower) 就位於黑山的西北端,雕着四个总统头像的总统山
(Mountain Rushmore) 也在这里。黑山地势不算高,但地形非常独特。它的周围是沟壑纵
横几乎是寸草不生的“坏地”(bad land) ,而这里的山上却郁郁葱葱树木茂密,从远处看
象黄土地上的一个黑点,所以Lakota人称它为黑山。这里是野牛,大角羚羊,长角鹿等许
多动物的过冬之地,冬天平原地区狩猎困难的时候,黑山能给Lakota人提供足够的过冬食
物。更奇特的一点是这里有片地下溶洞,和别的地方的溶洞不一样的是这里的溶洞几乎没
有水,没有常见的地下河钟乳石等,有的是一个个方方正正的“风箱” 。溶洞在地表的出
口很小,只能容一个人勉强钻进去,很不引人注目,上午的时候溶洞里的风往外吹,下午
的时候风往里吸,所以这个溶洞就被称为“风洞”(Wind Cave) 。印第安人无法解释这种
现象,也没人敢进去,所以Lakota人在赶走了Cheyenne人占据了片地区后,就把黑山当成
了自己的圣地。Loved By The Buffalo在地上摆了石头围成一个圆圈,在寻求神灵启示的
地方就是黑山。

卡斯特带领勘察队的目的是勘察这里的地形,准备建一条通过怀俄明北部直到蒙大拿的铁
路,同时也考察一下在黑山建立军事据点的可能性。保护勘察队的士兵无意中在河沟里发
现了黄金,这个荒无人烟的圣地马上就热闹起来。蜂拥而至的淘金客不管这里是属於印第
安保留区,也不管这里是Lakota人的圣地,抡起镐头就挖起来。短短的时间里,有一万多
淘金客涌入黑山地区,其中包括不少华人。一个个小镇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其中的
Deadwood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小镇。几年前考古学家还在这里发掘出了大平原上最早的唐人
街遗址,HBO有个电视片“Deadwood” 讲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根据美国政府和印第安人签订的两次Fort Lamarie条约,黑山是属於印第安保留地,政府
有责任保护印第安保留地不受其他非印第安人的进入,所以印第安人要求美国军队把非法
进入保留地的淘金客驱逐出去。Lakota人把卡斯特的勘察路线称为“小偷的道路”
(Thieves’ Road) ,而白人社会则把这条路称为是“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 。美国
政府感受到了白人社会的压力,认为到把白人驱逐出黑山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於1875年9
月又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和红云等印第安首领谈判签订“条约” 购买黑山地区。严格上讲,
这时候签订的不是“条约”(Treaty) 而是“协议”(Agreement) ,因为1871年美国发布了
The Indian Appropriations Act,不再承认印第安是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而把一个个印第
安人当成个人来对待。原因之一是签订协议是参议院的责任,而众议院只有表决的份。这
时候众议员也要求参与印第安政策的制定过程,於是条约就变成了协议。原因之二是美国
政府从以往的经验中认识到印第安人的酋长首领没有国家首脑的权威,签订的条约往往对
部落成员没有约束力,而且签订条约必须要有四分之三的成年印第安男子同意才行。为了
能够更容易更快地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国会发布了这项法律,从此以后不再有条约
只有协议。美国政府代表团的提议是以6百万美元的价格和每年30万美元的生活用品从
Lakota人手里购买黑山。而Lakota人根本没有出卖黑山的意思,所以他们提出的条件是5千
万美元购买黑山,美国政府还必须提供足够让7代印第安人生活的费用。双方无法达成一
致,政府代表团悻悻而归。

为了报复印第安人的不合作,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居住在保留地外的印第安部落必须在1876
年的1月31日前回到保留地,否则就被认为是敌对的部落,政府的军队会使用武力强迫他们
回到保留地。按照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冬天不是狩猎和活动的季节,夏天他们捕猎了足
够的食物后,把肉制成肉干,修补帐篷,冬天则是安营扎寨休养生息的季节。大平原的冬
天积雪覆盖道路泥泞,不利於旅行,所以印第安人要求等春天雪化了以后再回保留地,而
美国政府则一口拒绝。

1876年的春天,谢瑞登的军队分三路大军:Crook将军率领1千多士兵从南面的Fort
Fetterman出发向北推进;Gibbon将军的450名步兵从西面向东;而Terry将军则有600名骑
兵和400名步兵从东向西,围剿在巨角山(Big Horn Mountain) 一带的印第安人。巨角山是
Lakota家园里的第二座山,位于现在的怀俄明州北部黄石河以南靠近蒙大拿的地方。一些
不愿在保留地居住的印第安人在新兴的首领“蛮牛”(Sitting Bull) 的率领下,正在计划
着对白人的反击。疯马,苦胆等Lakota首领,还有一些其他部落的首领也离开了他们各自
的保留地,加入到蛮牛的队伍中。他们在巨角山,黄石河一带搭起了100多个帐篷,营地长
达两英里,除去老弱病残外,还有几千人的战斗队伍。太阳舞(Sun dance) 是印第安人传
统的庆祝仪式,从天刚亮开始,人们就搭起帐篷,献上野牛做牺牲,对着太阳的方向一直
唱歌跳舞,直到太阳下山,祈求上天的恩赐,这样的仪式一直要持续几天。在一次Sun
Dance后,蛮牛独自一人到了一个山坡上,从早到晚不吃不喝祈求神灵的启示,他还在自己
的胳膊上用刀划了一百道口子以示自己的诚意。在半昏迷状态中,蛮牛得到了启示
(Sitting Bull’s vision) ,他看见了士兵象蝗虫一样向印第安人涌来,他还看见士兵一
个个脚朝上头朝下从帐篷上跌落下来,他知道这是神灵给他的启示,神灵会保佑印第安人
的。

6月16日,印第安人的侦察人员在Rosebud河口首先发现了从南面过来的Crook将军先头的队
伍,印第安战士马上做好战斗准备。第二天趁着Crook的部队立足未稳,印第安人首先向又
累又渴的士兵发起了进攻。印第安人从以往和军队的交战中也吸取了经验,他们不等士兵
做好准备就突然发起冲击。而且他们也知道了骑兵的厉害,所以印第安人用小部队冲到士
兵的队伍中,和士兵混战在一起,不让骑兵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一战打了整整一天,双方
的死伤人数虽然都不多(各有几十人伤亡) ,但印第安战士的勇猛却迫使美国士兵退回到营
地等待援兵和另外两支队伍的消息。

6月21日,Terry将军和Gibbon将军的两支队伍在北边Rosebud河和黄石河的交汇出会合。
Terry决定兵分两路,自己率主力部队和Gibbon的部队沿黄石河向西,在巨角河(Big Horn
River)交汇处,再沿巨角河南下;长头发卡斯特则率领第七骑兵团沿Rosebud河南下,在绕
过狼山(Wolf Mountain)南端后再沿小巨角河(Little Big Horn River) 北上,双方在6月
26日会合。在卡斯特率部队离开后,Terry特别叮嘱卡斯特不要贪婪冒进,耐心等着大部队
的到来。

6月25日,比预定会合的时间早一天,当卡斯特到达狼山的北段时,侦察兵发现了在小巨角
河边的印第安人营地。卡斯特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为了不让印第安人逃走,他当机立
断分兵三路,分别由左中右三路向印第安人的营地突击。左路的Reno在营地南端的河谷里
遭到苦胆等人的阻截后前进不等,不得不退到河边的一个高地上。同时中路的Benteen也无
法突破印第安人的防线,往后退却。只有右路的卡斯特一支部队2百多人一直突破到营地中
部的河对岸,和蛮牛的主力展开激战。疯马和苦胆等人阻截了Reno和Benteen后,留下几个
人牵制那两支队伍,自己带着其他人赶来增援。卡斯特面对的是以一对四的局面,经过一
天的激战,2百多人的队伍全军覆没,卡斯特本人也在战斗中被击毙。这次战斗后来被称为
是小巨角战役(Little Big Horn Battle) ,是美国军队在对印第安人的战斗中损失最惨重
的一次,酋长岩石额头的诅咒终於灵验了。印第安人知道他们所痛恨的“长头发” 也在这
支队伍当中,但卡斯特不久前恰恰把长头发给剪短了,印第安人没有认出他的尸体,他的
尸体幸运地保住了头皮没被印第安人剥走。这次战斗发生的地点被称为Custer’s Last
Standing,后来这里建成了一个公园以纪念阵亡的士兵,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那里。

卡斯特的死没有吓退美国军队,反而更加激怒了军队和政府,更多的士兵被派到达科他地
区,更先进的武器配备给军队。内战前期,美国军队使用的步枪都是从枪口装填火药,然
后用捅条扎实,再装入子弹发射。这种步枪发射两次后需要再次装填火药,射速慢火力
小,印第安人可以趁士兵装填火药的机会发起冲击。后来出现了从枪管后部装填子弹的步
枪,火力大大增加。再到后来可以7弹连发的Gatling步枪也配备给了士兵,这种步枪在内
战中打败南方军队起了重要作用。南军士兵曾这样感叹:“那该死的北军步枪,星期天装
一次子弹可以一直发射一个星期!” 而印第安人则在打了胜仗以后又各自分头行动了,有
的回到了以前的狩猎地区,有的回到了保留地。疯马带着一部分人继续在巨角山一带活
动,蛮牛和苦胆则带着一部分人越过边界到了加拿大。美国军队地毯式地扫荡北部平原,
迫使一个个部落投降移居进保留地。1877年的春天,弹尽粮绝的疯马被迫放下武器向军队
投降,他们的武器马匹都被收缴,在保留地里当成战俘被关押。这一年的九月份,保留地
政府官员听到了有关疯马要逃出保留地回到山里继续对抗美国军队的传言,就下令逮捕疯
马要把他关到禁闭室里。在逮捕疯马的过程中,双方发生了冲突,结果疯马被一个士兵的
刺刀穿透了胸脯而死。疯马的死标志着印第安人武装反抗美国军队的时期结束。1949年的
时候,雕塑家Korczak Ziolkowski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准备,在总统山不远的一个山头开始
开山凿石建一个和四总统类似的疯马塑像,以纪念这个伟大的Lakota战士,这个塑像至今
还没有完工。

到这个时候,大平原的印第安人基本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和美国军队相对抗的能力,所有的
协议基本上是美国政府说了算。187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收回黑山印第安保留地,政
府代表又一次和印第安人谈判。代表团威胁印第安人说要么你在协议上签字,要么你们就
等着被饿死。一个印第安首领曾愤愤地说:“我已经第10次被要求在纸上签字了,无论白
人说什么,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只能对白人要求说‘是,是,是’ 。每次我们向代表
团抗议,我们得到的总是威胁:‘你们将得不到食物!’ ” 尽管红云等保留地首领的反
对,最终协议还是通过了,印第安人又失去了黑山及其周围4千万英亩的土地。


随着印第安人反抗势力的减弱,他们对白人定居者的危险性也降低了不少,白人社会开始
反思自己几十年来的保留地政策。白人社会逐渐认识到要彻底消灭印第安问题,就必须消
除印第安的传统文化,同化印第安人,把他们吸收到美国的主流社会里来,最主要的就是
放弃“野蛮” 的游猎生活,开始定居的农牧业。而简单地划分保留地,还不能从根本上消
灭他们的传统。在1879年退伍上尉Richard Pratt从他自己以往的经验中认识到,要同化印
第安人就要从年轻的一代开始,从根本上改变印第安人的文化。他在得到了美国政府和一
些私人的资助后在宾西法尼亚的Carlisle建立了一所寄宿学校,专门为印第安孩子提供白
人的“主流” 教育。他到各个保留地去游说印第安家长,说服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
学校里接受教育。Pratt对印第安人说为什么印第安人老是处於穷困的境地,为什么老是被
白人欺骗,是因为他们不能说白人的语言,如果你们的孩子能说白人的语言,和白人一样
思维,他们就不会再被白人欺骗了。

就这样半自愿半强迫地印第安人把87个孩子送到了遥远的宾西法尼亚,其中包括红云的两
个孙子。这些印第安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是半军事化的教育,穿统一的制服,不许再穿民
族服装,辫子要剪掉理成短发,他们还不允许再说本部落的方言,一律说英语,也不允许
再进行传统的宗教仪式。总之,Pratt的目的就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印第安孩子,让他们成
为一个美国人而不是印第安人。孩子们在学校里的生活是非常严格的,任何违反了Pratt规
定的行为都要受到处罚。他们除了学习普通的文化课程外,还有白人的音乐舞蹈。除此以
外男的要学习铁匠木匠耕种等等,女的则有缝补洗衣做饭等课程,因为这所学校的全称是
“美国印第安人培训和工业学校”(United States Indians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School) 。以后的二十年来,陆陆续续又建立了24所类似的学校,保留地内部也建立了二
百多所寄宿或非寄宿的学校。这些学校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把印第安孩子改造成为一个美
国人。

如果说1871年的Indian Appropriations Act是瓦解印第安部落社会体系的第一步,那么
Pratt的工读学校则是第二步, 1887年颁布的达维法案(The Dawes Act)则从法律上摧毁了
部落制度,从而彻底把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同化到主流社会中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巴特尔离修斯敦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