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1978-1998上海足球梦幻阵容》[梦幻系列之六]
--------------------------------------------------------------------------------
由 锐马 于 September 14, 1999 at 04:19:27 加贴
这篇文章已经被阅 562次
《评1978-1998上海足球梦幻阵容》[梦幻系列之六]
基本原则:
1,94-98年期间从外地或外国转入的不算。
2,一律按照433阵式评选。
3,无论我的见解是否符合您的心意,都希望能钩起您对足球的美好回忆。
4,由于手头没有资料,全凭个人记忆撰写。如有疏漏,请不吝板儿砖,马上拍来补充。
-------------------------------------------------------------------------------
守门员:张惠康(183)
竞争对手:刘文彬(178),高伟平(184),蔡建林(186),贾春华(185),
虞伟亮(186),王志罡(184)
分析:刘文彬曾代表上海队获得五运会冠军,在对广东的决赛点球大战中力挽狂澜,
救出池明华的一记点球,使上海反败为胜,荣膺桂冠。高伟平技术功底扎实,但出
击不果断,多作为刘文彬的替补。蔡建林当年在上海邀请赛上以扑救点球出名,一
度威胁张惠康的主力地位。贾春华刚出道时也曾因扑出三个点球而声名大振。张惠
康则以稳健著称,曾坐稳国家队首席门将宝座。可惜后来因个人原因导致心绪不稳,
黄金年华过早退役。
综合评判:刘文彬,蔡建林,张惠康入三甲,张惠康的成就有目共睹。
右后卫:王钢(182)
竞争对手:张卫星(178),包敦敏(172),姚俊(183),吴兵(185)
分析:张卫星和包敦敏都敢于助攻,张卫星还曾是中场的防守工兵,包敦敏则善于
死缠烂打。吴兵在上海队主要打中卫,在国家队曾担纲右后卫,他头球出色,定位
球时常以头建功。王钢则攻守全面,守是后场指挥官,攻则是半个右边锋,他准确
的传中和任意球,都曾是上海队得分的源动力。
综合评判:张卫星,吴兵,王钢入三甲,王钢当然第一。
自由中卫:成耀东(174)
竞争对手:丁龙发(178),朱明亮(176),林志桦(183),黄翌(174)
分析:丁龙发曾是1977年北京邀请赛上中国二队的队长,也曾是上海队队长,作风
勇猛,有大刀阔斧的北派风骨,可惜后来晚节不保,因打斗而被开除。朱明亮刚出
道时令人眼前一亮,在这个位置上丝毫不广东的池明华专宠,其秀丽的脚法和滴水
不漏的防守颇见功力,唯对抗能力稍弱。林志桦虽为后卫,但其成名之作却是一记
40米远射,之后他还有多次远射破门,均可圈可点。黄翌在国奥曾是后防中坚,防
守凶狠,补位及时。成耀东也曾是国奥主力后卫,但当时好象是打右后卫,是后防
组织者。
综合评判:朱明亮,林志桦,成耀东入三甲,成耀东胜在防守老到。
盯人中卫:鞠李瑾(183)
竞争对手:张卫华(185),毛毅军(186),李诚铭(183),李扣成(183)
分析:张卫华在这几人中头球最为出色,还可打中锋,能攻善守。毛毅军和鞠李瑾
特点类似,均有良好的头球,而鞠李瑾防守更加纯熟,远射也见功力。二李还年轻
尚嫩,不过具有良好潜质,来日方长。
综合评判:张卫华,毛毅军,鞠李瑾入三甲,鞠李瑾技高一筹。
左后卫:吴承瑛(182)
竞争对手:李鸿飞(174),张纪定(178),李国良(175),郑彦(172)
分析:李鸿飞速度快,运用铲球较多,踢法凶悍。张纪定脚法细腻,勤于跑动,积
极参与中场组织,是个多面手。李国良在边路敢于助攻,有时能当半个边锋,但技
术略嫌粗糙。郑彦在上海队多打左前卫,在国家队则出任左后卫,曾担任上海队队
长。他在上海队和在国家队的踢法判若两人,在上海队时球风细腻,略失刚劲;在
国家队时勇冠三军,却有勇无谋,这也许是教练员不同的风格在球员身上的体现吧。
吴承瑛少年时代出身边锋,进入上海青年队改打后卫,从而步入坦途。他的速度,
体力,技巧均出类拔萃,实属难得良将。
综合评判:张纪定,郑彦,吴承瑛入三甲,吴承瑛表现最出色。
右前卫:秦国荣(184)
竞争对手:闻耀国(173),李龙海(176),邱京巍(175),刘军(175),程
海峰(180)
分析:闻耀国球风朴实,属中场工兵,以防守为主。李龙海在上海队的生涯可分为
两个阶段:年轻时跟闻耀国一样,力助防守;84年后表现逐渐成熟,成为中场协调
者,进攻中显现威力;始终如一的是:跑动积极,活动范围大。邱京巍刚出道时颇
为耀眼,闪转腾挪均具灵气,远射常令人叫绝,曾被誉为唐全顺的接班人。刘军的
特点类似李龙海,攻守兼备,踢法朴实无华。程海峰踢法简练,具北派风格,速度
发挥作用。秦国荣虽然身材高大,却以脚下功夫见长,中前场直传常一针见血,远
射也偶见佳作。
综合评判:李龙海,刘军,秦国荣入三甲,秦国荣胜在技术出众。
中前卫:范志毅(183)
竞争对手:顾兆年(174),蒋炳尧(173),唐全顺(174),祁宏(176),朱琪
(178)
分析:顾兆年和蒋炳尧是当时上海队南派风格的奠基人,两人均脚法细腻,技术老
练,协攻助守,面面俱到。唐全顺不但继承了两位前辈的特色,还表现出绝佳的射
术,既是进攻的组织者,也常常是进攻得分的终结者。祁宏出身前锋,速度快,射
门感觉好,改打中场后更表现出良好的组织功力。朱琪出身后卫,以防守见长,球
风稍软。范志毅在国家队主要充任后卫,在上海队则玲珑八面,攻防均具大将之风。
综合评判:唐全顺,祁宏,范志毅入三甲,范志毅当然第一。
左前卫:申思(176)
竞争对手:朱柏宁(174),陈伟(168),蒋建明(180),朱炯(170),张勇
(175)
分析:朱柏宁和陈伟均以脚下功夫见长,朱柏宁更显秀丽,陈伟则更见简练实用。
蒋建明敢于拼抢,防守较好,进攻时头脚均见功力。朱炯有时打左后卫,作风勇猛,
踢法刚劲。张勇似乎还远未达到其运动生涯的巅峰状态,却已经表现出快速,灵活
的特点。申思如果在15年前的上海队踢球,则绝对无须为主力地位发愁,他笔走龙
蛇般的脚法,让人依稀可见当时上海队秀气的特色。
综合评判:陈伟,张勇,申思入三甲,申思当之无愧。
右边锋:李中华(172)
竞争对手:张志刚(177),李林军(182),张春浩(178)
分析:张志刚曾被列为李中华的接班人培养,其速度丝毫不让李中华,但终未成大
器。李林军是个多面手,也曾出任中卫,中锋等角色,以头球见长。张春浩更多时
候打左前卫,是上海传统边路进攻特色的继承者。李中华在上海近20年足球史上的
地位应与范志毅齐名,他代表了上海足球在文革后的第一个高峰期。他的速度和技
巧在上海近20年来更是无出其右。
综合评判:张志刚,李林军,李中华入三甲,李中华的地位无人可及其项背。
中锋:朱有宏(184)
竞争对手:鲁妙生(182),戴自跃(181),奚志康(182),柳海光(186),
谢辉(185),卞军(186)
分析:鲁妙生和奚志康均是当时国内出色的高中锋,鲁妙生射术更佳,而奚志康则
活动范围更大,头球更佳,还曾入选过苏永舜时期的国家队。朱有宏和柳海光又是
一队孖宝,柳海光在国家队成就更佳,而朱有宏多年在上海队贡献更大。相比之下,
朱有宏技术更加全面,走位更加灵活。戴自跃是上海足球的悲剧任务之一,他81年
在上海青年邀请赛上一鸣惊人,被评为中国运动员中的头号前锋,速度和冲击力俱
佳;后来因伤逐渐走下坡路,直至黯然退役。谢辉和卞军尚未达到巅峰时代,不多
缀言。
综合评判:奚志康,柳海光,朱有宏入三甲,朱有宏稍胜半筹。
左边锋:李晓(174)
竞争对手:孙焕明(177),陆炜(178),李彦(183)
分析:孙焕明脚下技术颇佳,防守中也能起重要作用,但进攻中表现较软。陆炜刚
出道时勇猛无比,射门力量大,有突然性。李彦出道不久,在浦东队以打前卫为主,
在国青才出任前锋,射术颇佳。李晓的特点与李中华如出一辙,速度快,脚下有活,
左右穿插神出鬼没,曾是上海队进攻的箭头。
综合评判:孙焕明,陆炜,李晓入三甲,李晓全面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