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日本争棋故事(1)(ZT)
送交者: 伪小宝 2003年03月26日08:01:31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日本争棋故事(1)
(本文整理自《日本围棋四百年激战风云录》)

算砂、道硕,算知与算悦的争棋,道悦与算知的争棋


算砂和道硕

第一代本因坊算砂的大名世人皆知,即使不关心围棋史事之人士亦无不知晓。算砂是京都寂光寺僧人,法名“日海”。当时幕府将军织田信长对其棋艺极为赏识器重。历经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代诸侯称霸时期,算砂一直继续不断为日本围棋的发展贡献着力量。三代诸侯将军个性不同,政见分歧,但对算砂却一致推崇信任。这固然由于算砂棋艺高超,而他高尚的人品更令人敬佩。

德川家康建都江户(今东京),实施对文化和围棋事业的保护奖励政策,任命算砂主持相当于当时政府担当厅长官的“名人棋所”职位,这自在情理之中。

在日本不少潜心研究围棋史事的人,竟然对井上家始祖中村道硕的事迹漠然不知,这或许是被算砂的伟大形象所掩盖,一时鲜为人知。但道硕在围棋界初创时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后人是不应忘记的。如果说算砂是开荒植树的奠基人,那么施肥浇水、防风避雨、苦心经营直至培养成材的人,就非道硕莫属了。在奠基创业的关键时刻,天赐像道硕这样难能可贵的人材,实为日本围棋界的幸事。

元和9年(1623年),算砂深知自己天年将尽,把高徒道硕叫到病榻前,亲手将“名人棋所”的任命书传授给他。对此无一人表示反对,这是一场感人肺腑的禅让壮举,也说明了道硕的确是一位品艺出众的杰出人物。

道朔的棋艺究竟有多高呢?当时唯一能与其导师算砂相抗争的鹿盐利玄,后来被道硕击败了。高川名誉本因坊曾认真详细地研究了当时的棋谱,事后明确指出:“与算砂相比,道硕的棋艺显然占上风;利玄与道硕的对局盘盘均有记录,而算砂与道硕的对局却一盘都没有,可能由于当时胜负多偏向一边,道硕碍于师道尊严,有意识地不把棋谱记录下来。”

道硕继承算砂执掌“名人棋所”,但由于本人并非本因坊家继承人,只好以另一师家身份独立撑持局面,而本因坊家的后嗣则是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名叫杉村算悦。

算砂临终时嘱咐道硕:“作为棋所的掌门人,希望你在完成本职任务外,务必费心严格教导算悦,如果他能成器上进,可立为二世本因坊,如果愚钝无能不堪造就,随便怎么处理都行。”

由其言行充分表明,算砂身受政府破格优待,其职权之大本可随心所欲,但他从未把棋界视为个人私物。相反,却把棋所大权无私地传给不同派系的门生道硕执掌,而对本因坊后嗣算悦要求极严,如不成器决不让其继承,不管本因坊家结局如何均在所不惜。总之,由于算砂逝世,本因坊家一时衰落了。

天幸算悦才能出众,在道硕的教育训练下,棋艺进步神速。算砂逝世后的第七个年头--宽永七年,算悦升到七段高位,并得到幕府恩准,荣获本因坊掌门人资格,使本因坊家的势力得以复兴,后继有人。

道硕终于完成师命,了却一生心愿,于同年病逝,终年48岁。


棋所何归?

道硕过世后,棋所职位成了空缺。大概是由于未发现适当的接班人,道硕没有指定由谁来继承。围绕着这个空职,棋界风波四起。

宽永年间,时处第三代幕府将军家光的盛世时代,行政机构健全,设立了重视保护文物的制度。遗憾的是,惟独棋界尚缺名人棋所职位。幕府组织起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棋手,共同商讨棋所归属问题。

“棋所将由谁来继承呢?”幕府官员在召集安井算哲、二世本因坊算悦、二世井上因硕、二世林门入等人聚会时,简要说明了此事后问道:“由谁担此重任呢?”这时,安井算哲挺身而出。据《传言录》记载,安井答道:“我现在年事已高,棋艺虽无可大成,但长期以来对棋界作出过贡献,希望能把棋所职位赐给我。”

凭着自己年长,棋艺随不可能有所大成,企望官府看在多年来所作的贡献,算哲毛遂自荐是说得过去的。算哲要比算悦、因硕、门入等人大二十多岁,而且他还是八段,这在当时是最高段位。

不料官员却说道:“这次讨论棋所问题,遵照旨意这需要最强者担任。你刚才说棋艺无可大成,我们不会把棋所授给那样的人。”

真是鸡蛋里挑骨头,很是恶意的说法!为什么会引起这位官员的反感呢?也许算哲的人缘不太好,或是他这种自大的形象触犯了这位官员的尊严。

算哲落选,而门入又太年轻,棋所职位候选人只剩下算悦和因硕两人。官员对因硕说道:“你同算悦下一次"争棋"如何?”

因硕答道:“算悦君是吾师道硕的弟子,他同我情同手足。我觉得和他竞争违反了做人之理。”

他俩从小在道硕门下学艺,没有要下争棋决雌雄的想法,自然能够得到谅解。就这样,棋所职位问题不了了之。


争棋

算哲是位不服输的人。道硕在世时,算哲不惧失败,曾在短短几年中与道硕交战120回合,结果多输了40盘棋。虽然败多胜少,可他连续不断的挑战使道硕苦笑不得:“棋赢了,命却被算哲夺了去!”

如此自负的算哲,在棋所讨论时自荐受挫而当众出丑,此仇必然刻骨铭心。自己不能如愿以偿,他把希望寄托在门徒二世安井算知身上。

算知于元和3年出生在京都,他比棋所第一候补本因坊算悦年少6岁。不知何故,算知深得家康之谋士南光坊天海的宠爱。11岁时,算知通过南光坊的推荐,见了家光将军。得以参见将军的人,意味着承认了他的幕臣地位。可以说,算知小小年纪就已自成一家了。据说他同时也受到大名(日本古代官名)松平肥后守的厚爱,不但常常邀他居住府上,还给他很多生活费用。可以想象,算知是一名聪明异常
的神童。

算知身后有强大的靠山,开始了夺取名人棋所的活动。为了坐上名人宝座,就必须设法在同算悦的争棋比赛中获胜。

算知做好一切准备之后,先借慈元大师的嗜好之名,在太田备中守的公馆向算悦挑战。当时的备中守是管理围棋和将棋(日本象棋)的负责人。这盘棋算知被让先,结果算悦获胜。算知虽然输了,但却能让人感觉到他充分的自信。局后算知对备中守提出了请求:“请允许我同算悦先生下正式的争棋决胜负。”

这对管理机构来说当然是件好事。因为棋所职位总要有人来补缺。算悦和算知是当时棋界双璧,他们中的决胜者来担任棋所职位,就不会有人再发牢骚了。

备中守将他俩传来,声明要他们进行争棋角逐。比赛条件是“对子棋,六盘决胜负。”算悦听说后,脸上露出蔑视的笑意。

“我斗胆直言吧,我算悦接受争棋挑战,但不能接受对子棋的比赛形式。”

“为什么呢?”

“记得上次对阵,我让先击败了算知君,我认为应把这盘棋计算在争棋中。”

此话半是理由,半是讥讽。算悦并非过着无所事事的清闲日子,他每刻都在观察算知夺取棋所的动向,等待着决斗之日。他清楚对方有强硬的后台,不可能答应自己的要求,但作为本因坊的掌门人,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个痛快!

果然,算悦的申诉遭到驳回。备中守大声训斥算悦道:“算知的棋力今非昔比,遵照旨意应当对子棋争胜负,胜多者授予“棋所”称号,不得有误。”

总之,在当时只要搬出“旨意”这种方便武器,事情立刻就会得到解决。算悦和随从知为了争夺棋所宝座,终于展开了围棋史上第一次悲壮的殊死搏斗。

时值正保2年(1645年),算悦34岁,算知28岁。


平分秋色

这次争棋,把正保2年的御城棋(供将军观赏的对局)作为第一局,此后每年的御城棋都作为比赛对局,因此进程非常缓慢。其结果如下:(加“△”者执黑)

第一局正保2年10月16日于御城
△安井算知中盘胜本因坊算悦

第二局正保3年11月2日于御城
△本因坊算悦9目胜安井算知

第三局正保4年月日不详于御城
△安井算知6目胜本因坊算悦

第四局庆安元年月日不详于御城
△本因坊算悦11目胜安井算知

第五局庆安2年2月17日于御城
△安井算知11目胜本因坊算悦

第六局承应2年10月17日于御城
△本因坊算悦中盘胜安井算知

双方各执黑获胜,三胜三败而难分高下。

前5局每年都对局,但第六局却间隔了庆安3、4年和承应元年,三年之后才下。历时九年弈完六局而平分秋色。由于将军家光去世,并发生了《庆安太平记》所记载的由井正雪之乱,社会动荡不安造成其间三年未弈的空白时间。

当时御城棋制度还未确立。从对局日程安排可以看出,就连固定比赛日期都没有规定。在算悦同算知争棋后历时11年,即宽文4年底,御城棋作为传统活动终于被确定下来。享保元年(1716年),第八代将军吉宗提议把御城棋的日期定于11月17日。当时弈棋之士稀少,御城棋不是很重要的活动,因而对于官府来说,有无棋所并非什么大事情。


算知终成“名人棋所”

本因坊算悦和安井算知的争棋最后以三比三战成平局,未分高低。

历时九年才对弈六盘棋,这种极为缓慢的赛程安排以及没有再进行加赛,说明幕府对决定“名人棋所”一事是否有诚意值得怀疑。棋所存在固然很好,即便没有也并非什么坏事。幕府当时对棋所的态度大致如此。这次争棋之后,御城棋停弈了。棋手的人数和少,棋界势力微乎其微。

争棋五年后的万治元年(1658年),算悦47岁时谢世。继承人道悦成为三世本因坊。

嗣后四年即宽文2年,围棋和将棋作为寺院支配下的活动被正式确定了。宽文4年,御城棋又重新作为传统活动开展起来,棋界呈现繁荣景象。

宽文8年,幕府出人意料地任命安井算知为“名人棋所”。事情的经过据《坐隐谈丛》中叙述道:

“算悦刚死,算知认为机不可失,他向平素宠爱他的松平为首的权贵们哭诉请求,终于在宽文8年10月18日得到名人棋所职位。”

这是充满恶意的说法。天敌身亡而幸灾乐祸,并向当权者哭诉着要求棋所....,真有其事吗?

算知同算悦堂堂正正地决斗,未分雌雄算悦就死去了。算知理所当然成为第一国手,即使马上推举他为棋所也不过分。那么,为什么算知通过松平肥后守等当权者的推荐,还要在算悦死后十年的漫长岁月之后才获得棋所呢?

1.宽文2年,棋界变成寺院支配下的组织。
2.宽文4年之后,御城棋成为每年传统活动。
3.仅在举行御城棋赛前两天,即宽文8年10月18日算知被任命为棋所。

根据以上三点进行推理,算知的任职是由于幕府的某种关系。

棋界的直属上级机关不稳定时,棋所是无关紧要的。然而随着确立了寺院管辖的制度后,在棋界日益活跃之时,棋所的空缺会给某些活动带来不便之处。

例如,举办御城棋赛时,如果单靠寺院长官全部张罗就嫌过于费事了。有了棋所,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万事具备。

那么,由谁来担任呢?从威望和实力来说,无人能及算知。不向权贵们“哀求”,棋所地位也自然非他莫属。

安井算知继初代本因坊算砂、井上家一世中村道硕之后,成为第三代名人棋所。这时他已经51岁了。


不惧流放异乡

三世本因坊道悦听说算知被封为棋所,大吃一惊。

道悦原名丹羽氏,传说他是伊势松阪或石见国人士,生于宽永13年(1636年)。

道悦当年32岁,正值棋艺炉火纯青之时。虽然从未与算知交过手,但与其对手的对局条件和算知是相同的,自认为是棋所的当然候选人。他做梦也没想到,棋所事宜不跟他商量就作出了决定。不仅如此,官府在任命通告中措词更气人!

“即日起认命安井算知为名人棋所,将于后天的御城棋赛中会战本因坊道悦。鉴于算知成为名人,对局应授本因坊定先。”

道悦果然不知所措,但他深知徒劳抗议无济于事。当时先应承下来,回家便马上找到嗣子道策密谋对付办法。道策比道悦年轻几岁,虽说道策是他的高徒,但他却把道策视为手足,非常信赖。

争棋--除此别无他途。首先必须拼命争取下好御城棋,根据情况再提出争棋的请求。为达目的,就需要在御城棋赛中击败对方。

有件事却十分令人费解:据史传记载:“算知找到种种借口,硬要把这盘御城棋走成和棋。道悦内心极不情愿,但却答应了。”

结果这盘御城棋果然弈和了。

道悦被授定先走成和棋有损名声,这对提出争棋的要求自然不利。为什么道悦“不情愿却又答应了”呢?

让我们再次推理看看。御城棋后,算知很快地应允了道悦的争棋要求。(此话题后文还将涉及)

这恐怕是因为算知不想在自己刚成名人的初次比赛中,就留下失败的记录吧。算知早料到御城棋后道悦定会提出争棋要求,而作为答应争棋的交换条件,要道悦同意把御城棋弈和。其中可能还有一项附加条件:“争棋的对局规定由官府全权处理。”

算知如想回避就完全能够做到。他有后台老板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请他们将道悦的争棋申请书撕碎,也可以推说自己“年老多病”。

而对道悦来说,总之要千方百计实现争棋赛。哪怕官府决定采用对自己不利的让先制,只要能如愿下棋,赢得胜利便会前途光明。

御城棋后刚几天,道悦便带着道策来到寺院长官住所,提出书面请求。

“自古以来,名人棋所就是神圣的,它是比赛的优胜者所任之职。现在,贵府委任安井算知先生为名人棋所,而我同他至今从未交战过,因而尚不能断定谁是强者,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如此决定名人棋所实属前所未闻。既然作出了决定,要收回成命也不可能。那么,请允许我与算知先生较量几盘决一雌雄吧。至于比赛方式,因我和算知先生对保井算哲、安井知哲两人都是先相先,故采用对子棋形式比较妥当
吧。”

当时的寺院长官是知贺爪甲斐守,他对道悦说道:“委任算知为棋所是幕府的命令,将军亦有此意。对此不满是欠妥的。”

“我丝毫没有不服之意,但作为弈棋者,只是希望能以理服人。”

“如果能获胜当然很好,假使输了怎么办呢?说不定会被重罚到很远的地方去!忍耐是为了你自己好。”

道悦斩钉截铁地答道:“作为享有很高声誉的本因坊家掌门人,如果碌碌无为地了此一生,实在愧对九泉之下的祖先。名不符实被流放异乡,我甘受此罚。只是争棋之事请务必考虑。”

据说道悦已冲动得两眼充满泪花。加贺终于被感动了,他同几位老臣商量后说道:“一年比赛二十盘棋,共弈六十局。”

同时有一个条件:“关于比赛方式,由于算知身为名人,应授道悦定先。”


历史上最悲壮的争棋

与前一次算悦同算知决赛(九年弈六局)的相异之处是这回必须“一年下二十盘棋”进展很快。这期间不知什么原因,途中有半年多未赛一局,道悦连胜四局上升一级,此后每盘棋都作为一年一度的御城棋对弈,下满二十局真可谓伟大的业绩!

其他的争棋决赛开始也规定要下二十盘,但往往多的对弈8局,少的甚至只下了一盘而已。算知与道悦的决赛是围棋史上最漫长的角逐。

算知登上棋所宝座后的御城棋被算作争棋第一局,此后便形成了争棋初局一律弈和的奇怪习惯,这很可能为此开了先例。算知和道悦的对战经过和成绩如下:(加“△”者执黑)

第1局宽文8年10月20日于御城
△本因坊道悦和棋安井算知

第2局宽文9年8月7日于知贺爪甲斐守宅
△本因坊道悦5目胜安井算知

第3局宽文9年8月28日于知贺爪甲斐守宅
△本因坊道悦和棋安井算知

第4局宽文9年9月12日于町野壹岐守宅
△本因坊道悦和棋安井算知

第5局宽文9年10月4日于石见七兵卫宅
△本因坊道悦5目胜安井算知

第6局宽文9年10月9日于知贺爪甲斐守宅
△本因坊道悦4目负安井算知

第7局宽文9年10月14日于松平兵库守宅
△本因坊道悦2目胜安井算知

第8局宽文9年10月24日于织田位浓守宅
△本因坊道悦5目胜安井算知

第9局宽文9年闰10月8日于中山备中守宅
△本因坊道悦和棋安井算知

第10局宽文9年闰10月10日于秋田淡路守宅
△本因坊道悦3目胜安井算知

第11局宽文9年闰10月20日于御城
△本因坊道悦9目负安井算知

第12局宽文9年11月180日于大久保加贺守宅
△本因坊道悦4目负安井算知

第13局宽文10年7月21日于松平丹后守宅
△本因坊道悦中盘胜安井算知

第14局宽文10年7月22日于大久保家贺守宅
△本因坊道悦6目胜安井算知

第15局宽文10年9月1日于大久保家贺守宅
△本因坊道悦12目胜安井算知

第16局宽文10年9月22日于松平市正宅
△本因坊道悦1目胜安井算知

至此道悦取得九胜三负一和的战绩,其中多赢六局,从定先上升一级到先相先。

第17局宽文11年10月20日于御城
△本因坊道悦9目胜安井算知

第18局宽文12年10月24日于御城
△本因坊道悦6目胜安井算知

第19局延宝元年12月2日于御城
△安井算知3目胜本因坊道悦

第20局延宝3年10月20日于御城
△本因坊道悦13目胜安井算知

道悦奋战升级到先相先后,取得三胜一负的成绩。他在头几场比赛中下得很艰苦,但后来居上,夺得令人注目的辉煌胜利。据说这跟他的继承人道策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道策是围棋理论的创始人,他在前人一味讲究力斗取胜的作战风格中创造出重视全局的平衡的感觉,传说当时他的棋艺已在师傅之上。道悦在和道策的共同研究中一定大开了眼界。

双方弈万20局已决出胜负,争棋告一段落。《谈丛》中叙述此后的情况时写道:

“算知只得告老隐退。取而代之的道悦惟恐违反官府已作出的决定而身遭不测,既然通过争棋维护棋所神圣地位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把弟子道策立为棋所继承人,自己随即也激流勇退了。”

另据不太可靠的记载道:“算知在延宝四年仅把棋所让出,继续当了二十年名人,于元禄九年隐退。道悦作为道策的师傅,以名人格的身份出任十年之后,贞享三年隐退,两人在此期间再没有对弈过。”

总而言之,两败俱伤后都从棋界第一线告退。实力最强的四世本因坊道策荣登名人棋所职位。

借此机会说明一下,我们把名人棋所连在一起称呼,其实名人和棋所本来不为一体。所谓煤“道悦的棋力决不在八段之下,然而他却被授定先一直奋战16回合方才得以升级,这真是算知师的卓越战绩啊!”

棋界其他人士一般也很同情算知:“算知要稍微强一些,无论从棋力和经历来说,算知的棋所地位都无可非议。假如反过来道悦授定先进行决战,肯定会被算知打得惨败;如果比赛采用先相先规则,算知执黑毫无疑问将获胜。而道悦执黑胜负可能各半,其结果难于预料吧。况且从第10局开始,道悦背后隐藏着道策,算知间接同棋圣道策交战,多输了几盘实在也没办法。”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建议将李铁终身禁赛―――从足球先生出
2002: 翻天覆地慨尔慷--甲A前三轮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