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遭遇尴尬
送交者: /shouvin 2002年02月27日17:43:14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世纪末,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足球的基调就是灰色的,在整个这个历史时期里中国足球包含了几代足球人生命体验中最为核心的体验:失败、失败、失败......中国足球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失败中度过的。偶尔的一点胜利和那些堆积的灰暗失败比较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在广大球迷的心中,能够展现一个国家足球风采的、体现一个国家足球分量的莫过于世界杯这个大舞台。而中国一直搞着小农经济却又拒绝不了资本经济的诱惑。其实,稍微参照一下传统足球强国的足球竞技水平和足球文化氛围,每个中国球迷都应该会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样,中国足球一直以来滞步不前便不解而知了。面对中国足球几十年来的“残酷”命运和自身“缺陷”,让你不得不更感到一种深重的耻辱。进一步的思索会让人受到更大的震撼。中国足球人,从一般球迷媒体到决策层,普遍缺乏自觉意识和反思能力。

  去年我们冲击世界杯成功了,也着实喜悦了很久,那一刻在我心中只有自豪感,甚至最后一仗输了以后还写了一篇“豪气十足”的《输了又咋地?》。但是喜悦之后总觉得心中渐起一些惶惶感。的确,如果认真地思考一下,你会意识到这次的冲击成功除了满足了广大球迷久远的希盼和高涨的热情之外,并没有给中国足球带来什么实质性和真正的改变。反过来想如果这次冲击依旧没有成功呢?中国足球是否比较起来“贬值”了呢?成败也就一线之隔。所以总觉得,这次冲击的成功缺乏太多的“物质资源”,自豪的背后也缺乏一种可以可以引以为终极价值依据的信心作为支撑和支持。

  也许现我们在对于世界杯,对于这个足球强国怀有强烈的群体归属欲,一心只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也许不久的将来呢?恐怕就是产生同样强烈的个体意识吧,再以后呢?独孤求败?一般事物的发展大抵就是这个过程。但是足球有别于其他,中国足球需要的是时时刻刻成为自己,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实,就足球而言,取消了球迷“自作多情”加上去的那些附着物,还剩下什么?只不过是一项普通的体育项目。足球因球迷而精彩,球迷的表演往往又是另一道风景线,所以足球缺少不了球迷的“自作多情”。但是,中国球迷的悲剧就在于好比《大话西游》里的那只飞蛾。可以想见,在今年的世界杯上,中国队注定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中国球迷无法象别国球迷那样理直气壮。一场场比赛之后,留给球迷更多的是那种因为见识到资源不足底气不足而无法掩饰的虚弱与慌张。也许失败之后依然是“我们xxx没有准备好......”,“如果不是......”诸多的论调,抛开这些表面,中国足球的孱弱一览无余。

  足球以其激烈的对抗、快速的攻防以及球星的巨大号召力成为了竞技体育的“龙头老大”。足球本该是快乐的,比如在联赛中,球迷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比赛,投资者可以获得高额的经济收入。足球市场每年的经营收入往往数以亿万。一些足球发达国家足球收入甚至成了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其联赛中形成了由俱乐部股票、电视转播、广告、门票等一系列完整的经营模式。但我们的这种模式没有建立起来,到现在我们的联赛还没有发展健全,所以中国足球却始终快乐不起来。中国足球的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只有投入,而鲜有赢利,若不是政府或者地方的扶持,好多俱乐部造就混不下去了。也正是如此,中国足球也面临着严重的糟糕的投资环境危机。中国足球正遭遇着尴尬,中国的球迷正遭遇尴尬。

  就是这么矛盾,中国足球就生活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之中。什么时候中国足球能够屏弃那些“无聊”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把足球当成市场化的商品来运作,那么中国足球一定不会如此的尴尬。

  写下来的上面文字,是我对中国足球一个层面一个角度的理解,这个思想背景是悲观的,也许是病态的。所以我担心上面的文字和我的灵魂之病玷污了读者,又希望有几位读者与我同病相怜。在对中国足球的理解上,我老有点矛盾,所以老有点说不清楚,以至于自己也老为视听混淆了自己的感觉。但是我的真正愿望是,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和广大球迷共同建立起这种被命名为“悲悯意识”来为中国足球的明天加油喝彩!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