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TV播放奥运女子万米比赛的实况,我只看了最后的8分钟,只见邢慧娜步伐轻盈,
大气不喘,充满自信,紧跟在三个埃塞俄比亚姑娘的后面,伺机冲刺。在最后的100米,
小邢有如神助,几个箭步后就跃居第一,黑珍珠们个个望尘兴叹,我等老华侨无不
热血沸腾。小邢万米夺魁只用了30:24,跑完后还披着国旗绕场一周,看上去跑得游
刃有余。我回想起在今年五月在华大参加的一个八千米的比赛中,也跑了个30分钟,
却累得半死,和邢妹妹比起来,差远了。
比赛那天是5月23日早晨。因为头一天下了一整天雨,这天气象特别好,空气格外清
新,温度在50F~60F之间。 比赛的起点终点就设在华大的Husky Stadium。
华大(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位于西雅图的北面,与西市隔水相望。起先华大
这片儿土地是和西市连起来的,东面的华盛顿湖,原是冰川湖泊,水位高,西面是
跑得志湾(Portage Bay),水位低。20世纪初时,美国人特别喜欢挖运河,不由分说
就把华大和西市之间 最窄的地段凿通了。不久,人们在运河上架起两座吊桥,把华
大和西市又连接起来。吊桥可以升降,这样高桅杆的帆船也可以通过运河。这两座
桥都在八千米的赛程上。图上的这座吊桥就是其中的一座,Husky Stadium位于桥的
东面,运河的北岸。
华大的这项八千米赛跑已经是第23届了。这回参加的人数是4,000余人,比西雅图马
拉松赛的人数还多。华州的长跑高手全数到齐。比赛分四个出发组,第一组是轮椅,
第二组是快班(<35分钟,我当然是这班的),剩下的就是两个慢班。和历届赛程一样,
大家出发后先撒丫子向南跑,跨越第一座吊桥后,涌进南岸的居民区,呼哧呼哧两
英里过后正好跑上第二座吊桥,再穿过华大校区返回Stadium。这项赛跑的最独特的
地方是,在第四组出发后的20分钟时,图上的这座吊桥要升起几分钟,把腿脚不麻
利的都挡在南岸。据说吊桥升起时还要奏乐发纪念品以示安慰。所以这项八千米比
赛还有另一个名称:「赶吊桥」(beat the bridge)。
再说我早上6:30就赶到了Husky Stadium,领取号码后就在球场草坪上作热身活动。
主办人为了省钱,不用电子芯片记时。比赛起点是在Stadium西门外的大街上,比赛
的终点线则设在Stadium草坪的中央。
8:28分, 轮椅组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率先出发。接着就是我这个组。我记取上次墨
色岛八千米赛的经验,出发时尽可能站在第一排。这次因没有电子记时,更要往前
站。轮椅组一出发我就小跑到出发线上,但很快,一帮精瘦的男女从出发线前涌了
上来,毫不客气地排成第一线,我只好退居二线。
8:30分,发令枪响了,冲!
出发后的三分钟内,我感觉比上次跑得快多了。不同的是,这回是后面的人呼呼的
超我,前面的人越跑离我越远。跑到第一座吊桥上,大概是3分钟左右,我的心律就
已经达到171次/分钟。跑到一英里处一看表,5分40秒,真让我吃了一惊。我本来计
划是用6:15跑第一英里(我在上次八千米赛的第一英里的时速是6:30)的。这时赛跑
的队伍基本上拉开了,没人再超我。过了一会儿,我追上了一哥们儿,这位呼吸得
很夸张,每次呼气时,他都“啊”地叫唤一声,还特别响,街道周围除了我们唰唰
的脚步声,就听他“啊”,“啊”了。我这时的感觉也不好受,但还是能在心律170的
节奏上跑。
跑过第二英里正好到了第二座吊桥上。一辆警车已经守在桥头的中线上。从桥上向
东望,能看见Husky Stadium的看台,可望不可及。过了桥就进入华大的校园,平时
这里的交通是很繁忙的,但比赛这天有很多义工在路口站岗,秩序井然。
拼死拼活跑到第三个英里处,我看了一下手表,正好19分钟,心律已经达到了180。
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临界状态”,我只记得当时都想quit,可是因为有死要面子
活受罪作祟,加上两腿还听使唤,我一直以180的心律跑完剩下的两英里。
我在第四个英里这段超过了一男一女,我记忆里,从此就再也没超过什么人了。那
个女生我一眼就认出来。她也是经常赛跑的,在以前的两次5K赛中我总是在最后半
哩处超她,所以对她的身材发型背影特熟悉。
第四英里过后就延原路折返向Stadium跑。第五英里那段,我前后五米各有一人,我
咬着牙,心里琢磨着得紧跟着前面的那个,等冲刺时再超他。最后的半哩地是在Stadium东
看台背后的一条叫“哇啦哇啦”(Walla Walla)街上跑的,街上就我们在跑,没人看
热闹。我几次试着加快步伐追前面的那个,但没什么用,我们之间的距离一点没变。
最后总算跑进了赛场。从硬地上一下子跑上人造草地,顿时感到软绵绵的,加上意
识到离终点不到半分钟了,心理上如释重负,似乎飘起来了,象进了仙境。这时两
旁夹道欢迎的群众突然欢呼起来,跑在我前面的那个人大概感觉更好,Y拼命地往前
冲,我后面的那个也玩命了,一下子把我超了。
在离终点只有几米处,我瞥一眼电子钟的显示,30:54,出乎我的意料。冲过终线时
我感觉眼前有点模糊,不知道是激动呢还是因为大脑缺氧,反正我只记得在终点线
前收我号码的那个姑娘挺漂亮的,她递给我一瓶水,还冲我微笑。
等缓过气后,我就走到饮食摊前开始划拉香蕉,桔子和杯狗,猛灌饮料。我对自己
跑进31分钟十分得意,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赛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2分钟。这
时Stadium的另一头也搭好戏台,乐队载歌载舞,给大家助兴。巨大的电视屏幕播放
着冲刺的实况,遗憾的是,冲刺的人正好背向屏幕,看不见。我后来又走到Stadium的
看台上降温,只见场地上人越积越多,至少有3,4千人,几乎看不见绿地了。
这次比赛虽然是业余性质的,但男女总成绩前五名却都有奖金,钱数不多,分赃如
下:
名次-------------------美$
--------------------------
1--------------------1,000
2----------------------500
3----------------------250
4----------------------150
5-----------------------75
我的排名在男子组(人数约2,000多)好象是第69,自然挣不到一分钱。
第一名是德裔Uli Steidl, 23:59, 他已经连续5年分别夺得西雅图和温哥华马拉松
冠军。女子第一是俄裔Lyudmila Vailyeva, 27:22,她原是俄国国家队的, 出发时
她就站在我前面,个头有1米65的样子,长得贼瘦。我这个年龄组的第一是Tony Young,
24:51, 若干年前曾是NCAA的长跑尖子。我在年龄组里排第10,正式成绩是30:56,
这比我在三月墨色岛八千米跑出的32:36快了一大截。顺便提一下,今年1月在昆明
举行的中国八千米公开赛上,第一名的成绩才25分钟多。
这次比赛以后,我又陆续参加了几次冲刺三项赛,未知胜负如何,等咱们下回再接
着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