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ie不接受救济食物,“我不想 live to get charity food to give me enough strength to go back to get more charity food.”她把廉价的发了霉的陈面包捏碎,拌点儿糖、桂皮粉和一撮苹果丁,烤到金黄,再浇上糖汁,就是美味的面包布丁。同样廉价的发了霉的陈面包,加水揉成面团,加调味,碎洋葱,如果正赶上鸡蛋贱卖,再打1个蛋进去,烤好,切片,蘸独家秘制的蘸酱吃,又是一道美味,如果有剩,改天用bacon油煎煎。周六要改善伙食了,8分钱买1/4条黑面包, 5分钱的骨头煲一锅汤, 5分钱的舌后根,再花5分钱买几个糖包,3 course meal!有时候还有丸子吃呢,1毛钱的肉和洋葱一起绞了,拌上面包渣土豆泥香菜末,搓成小球,用油那么一炸,出锅后浇上滚烫的番茄酱。。。Katie就是有本事把苦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Katie好像"made out of thin invisible steel",完全凭着自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承包公寓大楼的卫生换来免租房,给钢琴老师做家务换来免费钢琴课。以工换工时老师觉得一小时换一小时不合算,可Katie坚持“time is time”,谁的时间都是时间,同样的值钱。她虽然像草一样卑微,却努力活得跟树一样不屈不折,这种精神潜移默化传给了她的孩子们,尤其女儿Francie,那棵努力向上的天堂树,这是后话。
每到周末Katie都要煮咖啡,这是他们家的great luxury。一壶咖啡从早煮到晚,满屋飘香,这让全家人感觉很不错,哦,至少我们还有咖啡。水多咖啡少,味道很淡,Katie就在里面加一段菊苣根,苦味就浓了。每人能分到一杯加了奶的咖啡。Francie喜欢闻却不爱喝,她一边吃饭一边掬着咖啡杯,暖暖的香香的,她用这种感觉佐餐。饭毕,咖啡也冷了,她就把咖啡倒进水池。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浪费,可是Katie从不责备她,她认为那是Francie的咖啡,她已经用自己的方式享用了。再说,即便是浪费也无所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能有东西浪费也挺不错。”的确,妈妈的纵容让Francie觉得轻松、愉快,是啊,生活挺美好,甚至挺奢侈。尽管倒了咖啡她就得赶去面包房抢购下一周要用的陈面包。
当然,也有实在揭不开锅的日子,这时候Katie就和孩子们玩游戏:他们去北极探险,半道上被暴风雪困在一个山洞里,只有很有限的食物,得仔细计划着吃,好撑到救援的人来。一天又一天,终于熬到有钱买食物的那一天,Katie 就宣布:“好啦,救援来啦,我们到达北极啦!”
就是这样的女人了,Katie浑身散发着一种神采,那种只有经过岁月磨炼和生活压迫的洗涤才能具有的神采。她实在,不虚浮,她的骨气,她的坚韧,她把穷困的日子活出的体面和尊严。。。哦,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她就太短见了。
她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重蹈她的老路,靠做苦力过活,她希望他们能站得高看得远,有更宽广的生活天地。Francie刚一出生Katie就去请教Mary,她自己的母亲:妈妈,我该怎么办?我该怎样抚育孩子?Mary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极具智慧,一直是家里的精神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