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大川
万维读者网 > 加国移民 > 帖子
城市的中国表情
送交者: 兰格格 2003年07月05日17:28:01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他们说可以从人群中轻易分辨德国人,爱尔兰人,甚至乌克兰人。我也同样的可以一眼从人群里分出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不光是因为他们的穿着,更多的是他们的表情。据说这座城市里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口,一座城市如果大街上走的十分之一的中国人,那么这座城市会不会有了一些中国的表情。

  这两天忙着考试,在清晨的轻轨列车里昏昏欲睡的坐着,睁开眼睛的时候,常常被对面的更加疲惫的中国面孔刺痛。市中心的8街有一个新移民的英文补习中心,常常看到的是那些不再年青的中国人背了书包在那一站下车,而同他们一起下车的常常是那些头发染成金黄的韩国,日本的大孩子们。有时候是一些年近中年的妇女聚在一起,听见她们夹在一车厢高鼻子深眸的人群里用中文说家里的孩子,汽车保险,谁谁在找工作,谁谁刚刚被裁员,然后在那一站,声音消失,她们背着书包下车了。晚上下班等车的时候,会看见更多的中国人。现时的经济自美伊一战之后更加的低迷,大家脸上神情的也都是重重的压力。前两天一个朋友买房筹款,只打了电话给两个朋友,听到的消息竟然都是他们刚刚被公司裁员。因此下班时间看见的很多熟悉的面孔也更加的黯淡了,其中有的面孔已是我父母的年纪,然而眉目下刀削的皱纹让人心痛不已,几欲落泪。有时坐在车上,也会看见穿90年代初的中国衣着的人从不是人行道的地方横穿马路,他们身上和周围如此不一致的气质和表情,而这样迟疑和疲惫的脚步后面,家里必然是还有几个衣着光鲜说英语比中文流利的小孩子。其实他们的衣食住行倒是从来不让人担心,因为中国人勤劳的习性,哪怕是麦当劳外卖窗口探出来的中国面孔,家里也必定有舒适的房子和车。只是,那脸上的的风霜和深深的不属於此时此地的表情,让人心痛不已。

  年轻一点的纯中国面孔,就要轻松得多。因为他们多半是在这边接受高等以上的西式教育,或者是在国内有一些工作经验正在接受某一专业的培训。接受一个地方的教育,多少会打通了一条通向这个地方文化的路径,也就少了些不属于此地的感觉。最难的就是那些在国内已经小有成绩再出国来的中年移民。他们在国内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是各行各业中坚力量,学校里的英文已经丢了不少,重新融入加拿大的社会的时候,要过语言关和已经成形的社会关,文化关。这两年都加了加拿大税务局为社区的报税义工,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年收入在三万以下的低收入和缺少税务知识的家庭报税。那个时候接触了不少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多30岁以下的年轻移民家庭,着陆后很快就可以找到餐馆业小时工的工作,同时参加一些专业培训,一般一年二年内生活就会从新定位,也不在做那些小时的工作了。但是40岁左右的有孩子的移民家庭,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和这个社会合拍。常常听说一些原来在国内的中文教授,或者什么行政人员,在厨房后面打零工一打好几年。也有朋友原来是国内的门诊医生,到了这边成为管理一个医疗器械的专业工人,都历经了好几年,最后通过考核的时候差不多喜极而泣。这里面的艰难非经历而不为道。极少的时候,也会例外的中国人。有一次碰见一个来加两年的男士,带着6,7岁的孩子来报税,说是从多伦多那边辗转过来,先是说这里的水果蔬菜不及东部的新鲜,再又说加拿大的经济如何的不如国内的繁荣。然后又来年本地的房租说起,再说加拿大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玩。这个年纪35,6岁的男子,抱怨他妻子因为读书非要到这么一个鬼地方来,在沙发厂做16块钱一小时的劳动力他,也因为政府的税务太重,不愿意全年的工作。他说,我一定要回中国,加拿大这个地方除了空气好没有什么可好。想着那些坐在上班下班时间碰见的那些疲惫的中国面孔,我真不知道这一张表情该何去何从。

  校园里看到的中国面孔总是比在轻轨上看到的美好朝气的多,然而形形色色,有些孩子一眼看过去就是仿佛就是中国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努力而朝气蓬勃;有些孩子你根本看不出国籍,染成红黄的头发,或者时髦的装束,你把他们混于港台学生,或者日,韩学生中,也看不出不同。也听说过有家里极富有的孩子,读预科英文班3次都没有通过;也有一些离家更早的孩子,在周末会到赌场里面去玩,在学生宿舍里喝醉了酒和那些加拿大的学生一样打架吵闹。这些大概是目前成为热门话题的小留学生的一些问题。然而多数中国学生还是传统的勤奋而努力的,使校园里的表情成为两极。室友的博士课题就是了解中国学生在加拿大学习如何适应的多元性文化和不同教育的体系。我也帮她作过一些调查,时常听她讲她的一些课题结果。只记得一次她作中国学生在加拿大医疗福利的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她周围相同境地的研究生。回答的大部分问卷是中国学生没有固定的锻炼习惯和时间,原因是学习紧张和经济情况的限制。再深入这个问题,学生们大部分的生活费用是每月500加元-600加元,虽然学生学费里都要求购买了政府的医疗疗保险,但是大部分学生很少去医院。每个中国学生都有从中国带来的中国家庭小药箱。最近听说一个31岁的MBA学生,刚刚在医院里做了肿瘤切除手术。说身体不适半年多了一直没有查出来,切除的时候肿瘤已经是很大面积和体膜粘连在一起,很难分割。听到这些资料,再联想到和校园里那些朝气的表情,甚至那些国籍不明的年轻表情,心中也还是觉得隐隐的担心。象人们说的高空作业,远离家乡的学子,每一次转身都花费双倍的精力和困难。

  这离家千里的城市里,有很多中国的表情。除了轻轨站台,除了校园里,我更愿意周末到中国的超级市场去SHOPPING,为的是那里的酒酿和黑芝麻元宵,为的是那里热热闹闹的中国人群。商场里总是有一些中国的背景音乐,周围的人们都是一家大小推着满满的购物车,温馨地的表情。喜欢看他们购物车里装的一些我不认识的商品,也喜欢看他们检东西入筐的那灿烂笑容。那一刻,你会站在人群中,再次忘记你在哪里,只是欢喜。

  也喜欢天晴的时候到唐人街附近的中国公园,看那些挂了中国匾的红柱碧瓦的建筑,看河岸上签了许多中国人名的有龙有凤的雕塑。一些面容安详的中国老人和孩子和阳光穿梭其中,多是瘦小而精神的。有时操着广东话向你问路,若你不懂,又夹些国语或者英语,一脸孩子似对你亲近的表情。

  更喜欢去看那一些华裔的活动。比如社区的会议,比如学校里学生会的活动,比如那一些需要中国人站在一起的地方。今年五月的华裔文化月,在城市最高档极的音乐厅里,听交响乐团奏的一曲“梁祝”,一片掌声中站立起来向乐队致敬,四顾,周围站立的都是一些泪光四溢梦着一样的面孔,知道乡愁已经深刻入骨,又成为脸上的泪滴。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时常想起身边的那些勤奋而疲倦的中国人。也起身去镜子前看了看自己的表情,不管他们是不是象我一样思念着家,或一座城市,或一座村庄,一条河流,或一个人。

  中国的面孔是这样容易识别的--在人群里。我们象同一片田地里长出来的麦子,有着一样的皮肤和气息。然后我们,这样坚持的站立着,成为别人城市里自己的表情。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胡吹乱侃之三:主流和成就感
2002: 生活在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