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我愛我車 > 帖子
股比放開是中國車企要點亮的另一盞燈
送交者: 花若閒 2013年12月06日00:19:40 於 [我愛我車] 發送悄悄話

“有一口氣,點一盞燈。”現在中國車企需要點亮另一盞燈。 中國汽車業當前面臨的一件頭等大事,是汽車合資股比放開。這件事現在看來已經板上釘釘。因為近日商務部曾公開表示,將進一步放開汽車等一般製造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其中也包括股權比例。

汽車整車對外合資一直堅持兩道“紅線”,包括“汽車整車中外合資中方股比不得低於50%”,以及“同一家外商在國內建立整車合資企業不能超過2家”。業內普遍認為,汽車合資股比限制為內資車企設置一道緩衝帶,如果貿然放開將失去對合資公司的控制,中國品牌汽車也將面臨外國品牌更大的衝擊。

此事多方一直激烈爭論和博弈。從市場規律來說,給與汽車外資更大的空間,將能進一步激化競爭,部分中國品牌也可望在此過程中經過競爭壯大。實際情況是,國內大型汽車集團幾十年來憑藉合資賺來大量利潤,但在發展自主品牌上仍非常乏力,反而沒有合資的民營車企紛紛成為”領頭羊”。但自主品牌目前仍普遍存在嬰兒期,體量不夠強大,所以放開汽車外資股比也需要慎重考量,撤掉緩衝帶可能還為時尚早。

但無論如何,中國汽車業進一步的開放是大勢所趨,只是開放步伐的緩急輕重區別。從整體來說,跨國車企目前都急切希望擴大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投資熱情非常高。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什麼還要給他們放開投資限制?但從個體來說,國內大汽車集團現在已經今非昔比,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再憑藉中國市場的獨特地位,在對外合資合作中的話語權已經明顯增強。因此即使沒有外資股比限制,他們也可望主導利益博弈,關鍵是要有足夠的戰略眼光和商業智慧。

近期戴姆勒入股北汽股份,實際上成為探索汽車對外合資合作的新嘗試。國有汽車集團引入外資持股,就是使自主品牌板塊成為中外合資公司,只是外方占小股權。這將能為自主品牌的經營發展植入更好的技術和管理機制,激活自主品牌汽車的活力。當然這樣也可能面臨外方阻礙自主品牌發展的風險,但中方擁有主導權。

也就是說,目前汽車業對外合作已經存在多種選擇路徑,而不僅僅是引進外資組建發展外國品牌的合資公司。上一個例子是在今年初,東風和沃爾沃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戰略聯盟。在這一合資項目中,中方實現55%的控股權,並將致力於將“東風”品牌商用車推向全球市場。這樣結果,應是雙方着眼於長遠的戰略合作考量,並且東風已經有了硬氣的資格。

所謂合資合作也無非是一單生意,在不同的階段對收益和風險的評估也不同。實際上,在大眾等早期合資項目中,外方由於對中國市場前景評估不足,一開始並不願意在合資中占大頭或平分股比,留足了規避風險的空間。只是在市場充分發展起來之後,他們才想盡辦法要在第二輪合同期中擴大持股比例。

這是一個市場演進的過程。局中人也可以根據各自掌握的籌碼進行充分的博弈。現在,國內車企相比從前已經擁有更多的籌碼,因此在博弈中也不一定就必定處於下風。只是現在汽車對外合資合作的出發點,已經不再是簡單地引進產品和技術,以及賺取利潤積累家底,而是可以藉此為中國汽車品牌和產業的發展優化路徑。

“有一口氣,點一盞燈。”現在中國車企需要點亮另一盞燈。

從目前趨勢來看,汽車業更大幅度的開放勢將推行。像英國的汽車業中,基本所有品牌都為外資收購,但這反而使英國品牌得以存續。這個極端例子說明,開放從來是出路,而不是深淵。但可以預見的是,在這個新的市場進程中,大部分自主品牌車企面臨生死一線,能夠絕地反擊者才能引領中國汽車業的未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拼的就是技術含量 冬季車輛加熱系統淺
2012: 對症下藥 如何巧治貼膜起泡等用車難題
2011: 安全帶和頭枕是關鍵 用車細節注意
2011: 熱車中不應急加速 雪天安全行車常識
2010: 新能源汽車低排不低碳 零排放任務很艱
2010: 中國車企研發投入占比低反映車企利潤低
2009: 警惕爆胎 各種路況下爆胎現象詳解
2009: 北美人生:我在曼哈頓撞車,親歷美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