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跟帖
test
送交者: Box 2009月04月23日13:23:16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testBox 於 2009-04-21 19:32:36
下面轉引一篇介紹吳國楨先生《中國的傳統》一書的文字,因為行文略帶商業廣告氣
息,我稍作補充如下。

吳國楨先生的《中國的傳統》,是一部治學嚴謹的學術專著,是當代中國人了解中
國上古史彌足珍貴的入門書。原書是用英文寫成的,九十年代才轉譯成中文而在國
內出版、發行。現代人不了解華夏文明的上古史,又不通文言,從未親自讀過任何
一部正史和經典,對歷史一星半點的認識,都是從五四反封建、反儒家思想那裡獲
得的印象,我自己從前便是如此,所以對此如魚飲水,冷曖自知。

可是中國的歷史,不同於西人橫斷拼接的歷史(被視為文化源頭的希臘經典,後來
多由阿拉伯文轉譯),中國的歷史具有綿延不斷的承繼性。不了解中國的上古史,
就不可能了解儒家思想源於何處,不可能明白夫子所講的“述而不作”到底是什麼
意思,也不會明白為什麼孔夫子講“君子有九思”而不是五思、六思或者十思。。。
更重要的,不比較東、西方的上古史,我們就不可能明白東、西方人性論為什么正
好相反,並由此很容易憑主觀想像而把東方人的性善論,簡單理解成為歷史文化過
程中思辨的產物。

簡而言之,不了解中國的上古史,就談不上了解更談不上理解中國文化。不了解中
國的上古史,也根本沒有可能真正理解孔孟以及儒家思想,沒有可能真正理解孔孟
以降兩千餘年的中國歷史。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吳國楨先生的研究,《中國的傳統》
能夠帶引我們現代人走近華夏文明真實的歷史源頭。

古人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吳國楨先生和南懷謹老師一樣,都經歷人生的大
起大落,都具有非常豐富的為學、為師和從政的人生經驗(吳國楨先生下文已有簡
介,南懷謹老師則曾被蔣經國稱之為國民黨新政系的領袖。),這也使得他們理解
聖賢之道和古代政治歷史文化的深度,遠非一般書齋里的學者或“文化大師”所能
企及。



《中國的傳統》: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最為深刻的認知




內容提要

本書是民國政界名家吳國國楨以拯救中華傳統文化的心願,於暮年花費大量心血在美國完成的一部漢學巨著。吳氏將有的政治學者審視歷史的視角,使本書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論史風格。立足於遠古時代文明對於中國傳統的深遠影響,他以史詩般壯麗的生動敘述與宏大的場面描寫,清晰而系統地呈現自黃帝至西周的古老社會風貌,又以捭闔縱橫的精妙手法,將政治、經濟、文化、戰爭等各個領域的獨立史實匯成為一個真實而有機的遠古文明世界。

本書是一本最易讀、同時又充滿無限意越的史書,以一位政界名家博士而深遠的智慧為導航,在領略整個民族歷史上最遙遠卻又最至關重要的一段文明的同時,也將帶給你對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最為深刻的認知。

作者簡介

吳國楨,字峙之,生於1903年,湖北建始人。高中時與周恩來一起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清華大學畢業後赴美留學,並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被稱為國民黨高層中最具知識分子氣質的官員。

吳氏回國後曾歷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上海市長等職,1949年4月赴台,又被委任為中國台灣省“主席”。後因與蔣家父子政見不一,1953年5月“請假赴美”,從事教育與著述,著有《中國古代政治理論》等。1984年6月卒於美國。

編輯推薦

中華民族為什麼缺乏神話和史詩??我們為什麼崇拜祖先而疏遠神靈?倉頡造字是否真有其事?農業關鍵性地推動了夏商周三個古老王朝的更迭嗎?政治風雲的變換又怎樣孕育華夏文明的源頭在哪裡?這個古老民族最久遠的一段歷史中又曾經發生過什麼?300張承載遙遠文明軌跡的珍貴圖表講述一代政界名家的深遠智慧,本書是民國政界名家吳國楨以拯救中華傳統文化的心願,於暮年花費大量心血在美國完成的一部漢學巨著。於柏楊《中國人史綱》之揮灑幽默、錢穆《國史大綱》之嚴謹深沉之外,獨樹一幟的吳氏論史風格使本書成為一本最易讀、同時又充滿無限意趣的遠古史書。傾力扭轉大眾對華夏文明起源的混亂認知。
  
這個古老民族最久遠的一段歷史中又曾經發生過什麼?這本自成一格的遠古史書中,你將得到一切最為詳盡與震撼的答案!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心靈對話:我找媽媽,你是媽媽嗎?  
2007: 土豆爸:為了小土豆,我願意與乖乖媽和
2006: 碎片 - 2
2005: 童話: 膽小的老鼠
2005: 孫順其: 蘇軾教子求實
2004: 和女兒的對話
2004: 老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