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獻給神的琴聲
送交者: 黃濱 2005年12月30日13:24:2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當我們進入音樂的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時,上文的內容就比較蒼白一些。藝術家的生命不是靠“成功”或是“天才”來衡量的。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人心靈的投向,決定一生的蒙福與否。很願意繼續聽到張天天未來的故事,特別是過了二十年,還可以聽到她的生命歷程的故事。

下面這篇文章,算是對碧霞文的一個回應,轉自www.cclife.org。

-------------------

獻給神的琴聲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父母親是教師,分別在學校教物理和數學。我剛學會說話,就喜歡唱歌。父母親為我買了許多兒歌唱片,我經常踩着小板凳夠着桌子上的電唱機放唱片,學了一首又一首,每天唱個不停。父母親發現了我的音樂天份,便開始考慮如何在這方面培養我。父親特別喜歡小提琴,在我四歲那年的一個晚上,我正和院子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爸爸手裡拿着一個小提琴(只有1/8大)叫我過來,讓我試拉。從此,我的小提琴生涯就開始了。

我除了上學外,其餘的時間都花在小提琴上,我再也沒時間和院內的小朋友玩遊戲了,只有在練琴之餘,悄悄地從窗戶窺探他們。但我也不覺得失去什麼,總是非常開心,因為我很喜歡拉琴。

父母親為我學琴,也付出很多犧牲。爸爸放棄了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讀研究生的機會,留在家裡輔導我拉琴。那時文化革命剛結束不久,買不到琴譜,爸爸就常常為我抄譜到深夜;母親默默地料理家務。在我九歲那年,他們送我到北京參加文化革命後中央音樂學院附小的第一次全國招生考試,我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了。

就這樣,我離開了長沙的家,住讀在北京的中央音樂學院附小。每年只有寒暑假回家才能與父母見面。那時,我和十幾個同齡孩子住在一個大宿舍里。剛離開家,年齡又小,自理能力差,每個月到了月底就因為錢花光了而餓肚子。北京的冬天很寒冷,我得照樣自己用冰冷的自來水洗衣服,洗完後有時手關節會疼痛。獨立生活很艱苦,所以常常想家,想爸爸媽媽。我是獨生女,父母很愛我。每個星期我都會收到他們寫給我的兩封信,我也每星期給他們寫信報告我的情況,每封信後面,我總要寫上“我很想你們”這幾個字,因為我真的很想家,想念爸爸媽媽。

多年來,我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尋求,就是人生真正的意義。記得在考中央音樂學院附小時,作文題是“長大了要做什麼樣的人”,我心裡想的就是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對人類有益的人。我想,如果我的琴聲可以帶給人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安慰,這是何等有價值的一件事。為這個目標,我十分努力,不斷地在琴藝上提高自己。

我不斷地取得進步。14歲時被國家派到波蘭參加維尼奧夫斯基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得了少年組的第一名(這個比賽是國際上最重要的青少年比賽之一),這是我的演奏第一次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15歲時,我作為獨奏小提琴與首次出訪的中國青年交響樂團訪問了德、英、法、意、瑞士和比利時歐洲六國。17歲中學畢業那年,我考上了美國Baltimore Peabody 音樂學院,並獲全額獎學金,來到美國繼續學習。雖然和家人離別已不是第一次,每次我離開家,母親都忍不住要哭,父親則表面平靜,但我能感到他的心也在難過。我總是忍到火車開了看不見他們了才哭。這一次離開家到美國,我感到特別難過,很捨不得離開愛我的爸爸媽媽。那時出國不容易,心想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見面。但是為了學習小提琴,我還是離開了家,飄洋過海,隻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去追求我所摯愛
的音樂。

來到美國,在上大學的期間,我發現自己無論在小提琴演奏上,還是在對音樂的理解及文化修養上都差得很遠,因此就更加發奮努力。我常常早上五點鐘就起來練琴,平時看很多書來充實自己。我喜歡看古典名著、文學作品和音樂家傳記,從中悟出人生的道理,以勉勵自己去追求我的理想。

在這條路上有許多的艱難,也有灰心的時候,常常為自己達不到所想要的完美而氣餒。那時,每個星期六都有大師班,就是在同學和老師面前演奏所學習的曲目。雖然沒有要求我們每次都要拉,但我都儘量抓住每一次機會。其實照我的本性來說,我並不適合做演奏家,因為我害羞,不善於表達自己,而且容易緊張。每次我拉完,都會為自己的缺點和失誤而沮喪難過。但每次遇到這些挫折,只要聽一曲震撼人心的貝多芬交響曲,或優雅迷人的舒伯特短歌,就重新得到鼓舞。音樂的確給我很大的安慰和享受。

後來,我又陸續在國際比賽中獲獎∶19歲在法國蒂博(Thibaud)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得第四名;21歲在布拉格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第二名;22歲在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王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銅牌。1994年我23歲時,在意大利舉行的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終於獲得了第一名。該比賽是國際上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小提琴大賽之一,有五十多年的歷史。這一次比賽的選手是經過比賽委員會篩選後,從世界各地的選手中挑出49名優秀者來參賽,通過前兩輪緊張的角逐,評出六名選手進入決賽,其中只有我是中國人,其他五名選手分別來自日本、前蘇聯、南斯拉夫和意大利。在決賽中,我發揮得很好,一舉奪冠,眼看我的夢想一步步成為現實。

我開始應邀到世界各地去演出,這給我帶來了新的挑戰。多年的學生生活,使我習慣於非常單純的人際關係。我的朋友不外乎是幾個談得來的同學,大部分時間是自己練琴,看書,很喜歡獨處,慢慢形成了孤癖的個性。現在要面臨着進入社會,與許多不同的人交往,這使我覺得很不自在,很累。記得有一位記者採訪我,問我最不喜歡做的事時,我的回答是∶“不得不和人打交道”。因為那時還不認識神,自命清高、孤芳自賞的性格使我特別容易看到別人的缺點。於是,我對我所處的環境和所接觸的人非常失望,再加上我常常對自己的演奏很不滿意,因此對前途感到茫然。我陷入十分矛盾的思慮中,一方面,我知道如果要得到事業上的成功,這種社交應酬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這卻又是我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我是否要改變自己來適應社會呢?是否要不顧一切地去
得到事業上的成功,像許多人所說的那樣呢?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我無法提高我的演技,這對我來說遠比成名更重要。我不知道怎樣來走前面的道路,只覺得非常的茫然。

記得是在1996年4月份,我去了歐洲、亞洲等各國演出,一個月後回到了美國Baltimore,身心都覺得疲憊不堪,甚至連我最愛的音樂也不能打動我了。我看着掛在牆上那幅字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它曾經多次激勵過我,可現在我的心已經有些麻木了。我已經在這條路上尋索太久了,現在不知如何尋下去。因為現在面對的問題不再只是如何把琴拉好,如何把美好的音樂帶給人;而是如何作一個對人類有貢獻的人,活出人生的價值。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能解答這個問題。當我更深地面對自己時,我發現我的理想不能再給我生命的答案。我問自己∶為什麼我有這麼美善、堅強的一面,有時又為什麼這樣自私和軟弱?為什麼我一直努力想攀登人生的高峰,可是又常常犯錯,做一些錯誤的選擇,帶來令人遺憾、無法挽回的後果?為什麼當我看到別人不如我時,我就慶幸地說∶“還好我不是他”;當我看到別人比我好時,我想∶“我如果像他那樣就好了”?為什麼在世界上有這麼多的不公平?為什麼有貧富懸殊?我只能慶幸自己沒有生在貧民的家裡。我心中充滿了類似的問題,我渴望能找到答案,卻找不到。不安的心靈在尋求安息,卻尋不着。所以,每天早上醒來時,心情都特別沉重,像有一塊石頭壓在心上,不知怎樣去面對這一天的生活;總覺得無論我如何努力,到了晚上,還是有許多沒有做好、讓我遺憾的事。這樣沉重的心情一天天加深,以至於我很害怕早上醒來的那一刻。

1996 年4月28日那天,我的同學,彈鋼琴的姊妹洪儷珊邀請我去教會。我當時十分不情願去。因為我和她去過幾次,都覺得這信仰和我沒什麼關係。但她非常熱情,一再堅持下,最後我還是和她去了。那天,當我聽到一首詩歌唱到“今歸家,今歸家,決不再遊蕩,天父伸開慈愛雙手,歡迎我歸家”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面。對於九歲就離開家的我,這好像是對我的呼喚。在美國,我不知何處是自己的家,總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可是回到中國也是來去匆匆像過路客。兩年來在世界各地演出漂泊,更讓我覺得自己好像一片落葉,不知歸根何處。這首“今歸家”引起我心靈的共鳴,我在外漂泊太久了,很累, 很想回家。這就是我要尋找的家嗎?這位天父是誰?耶穌是誰?他和我有什麼關係?真有這樣一位神嗎?雖然我對基督教一無所知,但我心裡充滿對他的渴求,我決心要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耶穌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馬太福音7:7 ) 神是信實的,我全心全意地尋求他,他就讓我尋見了。我讀了很多見證和有關的書,神借着這些書和我周圍的人回答了我心中的許多疑問。更吸引我的是聖經中的話、耶穌的教導和他的為人。當時第一句很感動我的話是箴言4章23節∶“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這對於正在十字路口、不知該作何選擇的我,好像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面的路。因為我曾想,人生也許就是這樣,何必太認真呢?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誇張地說些話,違心地做些事也未必不可吧,何況許多人都如此,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我讀到了這句話,好像甘露滋潤我的心,深深地被它所感動。有什麼能比一顆清潔的良心更寶貴呢?一生的果效就是由人的思想支配,雖然你可以很成功,但如果失去了內心的平靜與良心的清潔,這種代價是何等的大呢!

我曾經非常喜歡以演莎士比亞劇而著名的電影演員勞倫斯.奧利弗,他曾說∶“藝術家有權利自私,因為他們有所給予。”當時我覺得很有道理。認為我的時間和精力應該用在音樂這件最有意義的事上,至於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但神的話光照了我的心∶如果我是一個如此自私的人,我的心如此狹窄,而音樂是表達人的內心世界的,那我的音樂能帶給人什麼呢?如果我不願對人付出關懷和愛心,我的音樂還能打動人嗎?

另一段耶穌的教導∶“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柔和、謙卑兩個詞特別觸動我的心。我從小就想樣樣第一,成績總要名列前茅,看到別人比我好心裡就不舒服。如果心中總是充滿了與人爭競和嫉妒,總要比人高一籌來顯出自己更成功,這樣活得多累啊!我感到這驕傲的擔子太沉重,壓得我快喘不過氣來了,我多麼需要安息啊!多麼需要耶穌的柔和和謙卑啊!

耶穌又說∶“要愛人如已,也要愛你的仇敵”。這有誰能做到呢?但他自己做到了,成了我的榜樣。他被人釘在十字架上時,還在為釘他的人禱告。他的教導似乎高不可及,但他沒有一件事是他教導了不去行的。我看到他怎樣用他慈愛的手撫摸、醫治有病的人,他有能力使人從死里復活,也有慈心陪人一同哀哭,他的一生就是他教訓的寫照。我深深地被他感動吸引,我從來沒有在其他書中讀過一句話能這樣滋潤我的心,這不是道理、理論,不是從人的知識和頭腦里出來的,不像我以前所讀過的書,它好像從天上來的,是活的,越思想越覺得甘甜,使我饑渴的心靈得飽足。音樂只給了我短暫的安慰和滿足,而耶穌的話成了滋潤我的活水,使我心靈再也不乾渴。

就這樣,我一步一步地越來越認識神,接近神。雖然還有許多問題,但因着他的話和他的作為,我不得不承認他太偉大,太奇妙,太美好了!他是道成了肉身的神之子!

1996年5月的一個晚上,我回應了他的邀請,向他禱告說∶“主啊,我願將我的一生交給你,求你帶領我。”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二天早上醒來的那個時刻,以往的那種心中的重擔沒有了,只覺得從沒有過的輕鬆,一切都煥然一新。我走在路上,看到天空樹木及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十分美麗可愛。以前,我走在街頭上,常有人對我說“smile”(微笑一下!);有報紙曾這樣描述我“The Chinese girl who never smiles”(從不笑的中國女孩),但現在我禁不住要微笑了!因為我心中太喜樂了,我心中有一個嶄新的生命,他驅走了一切黑暗,使我感到眼前一片光明。真是何等奇妙的救主!

以前我愛音樂,為之而傾倒,現在認識了這位創造音樂的神。如果說音樂的美讓人心曠神怡,更何況創造音樂的那位神呢!如果說宇宙奇妙可畏,想一想它後面的那位創造者,豈不更是令人生敬畏之心!以前我活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現在猶如有另一個世界向我展開,他的裡面是那麼的美妙豐富,這是天父的世界,是我的家,我在裡面歡喜快樂!

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我都沉浸在十分平安和喜樂中。於是我迫不及待地要受洗,但牧師說,要兩個月以後才有受洗聚會。就在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使我真正明白了受洗的意義。我收到了一張卡片,是那位帶我去教會的姊妹洪儷珊寄來的,她回台灣度假。這張卡片是∶耶穌背着十字架倒在地上,有一行字寫道∶“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這幾行字活生生地躍入了我的眼帘,使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原來我享受這麼大的喜樂和平安是耶穌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原來我之所以有一個嶄新的生命在我裡面,是耶穌為我付上了生命的代價。他為我受死,叫沒有認識他以前的我與他同死,他為我復活,使他復活的生命活在我裡面。“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耶穌是唯一活在世界上沒有犯過罪的人,他借着自己的死,流出血,使人的過犯得到赦免,從而開通了一條能通往天父上帝的道路。我的失敗,令我懊悔不已、無法原諒自己的錯誤,我所有的過犯都因着他十字架上的死而一筆勾銷了。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真是奇妙的救恩!有好幾天的時間,眼淚常常情不自禁地落下,這是悔改的淚水,是感恩的淚水,也是喜樂的淚水。神用他那舍已的愛充滿在我心裡,融化我心中的冷漠,撫平我的創傷,改變了我自私孤癖的個性。我以前可以幾天一個人關在家中不和人說話,現在能常常主動關心教會的新朋友,打電話給他們,與弟兄姊妹們也有美好的交通,感受到神家的溫暖。我與人交往不再感到是重擔,因為神的愛在我心。我也熱心作見證,巴不得讓所有的人都能認識這位拯救我的神。我現在在音樂會演出最後,若有機會都會拉一首《奇異恩典》作為結束,將榮耀歸給神,也向報紙記者做見證,傳揚他的名。

在跟隨他的這七年裡,經歷他奇妙豐富的恩典和慈愛,心中的喜樂平安與盼望是無人能奪去,也不能被環境所影響的。神的生命真實地活在我裡面。

我信主後被神的愛大大觸摸,十分渴慕來認識他,來尋求他在我一生中的帶領。有一天我讀到一本書,其中說到一位愛神的弟兄,他一生的夢想就是得着一個博士學位。就在他快得到博士學位的前幾天,他突然覺得神問他說∶如果我要你放棄你的博士學位,你願不願意。這位弟兄覺得這個要求很不能讓他理解,他已經為這個學位付出這麼多,眼看就要拿到手,況且這也是榮耀神的。但這個微小的聲音一直在他心中∶“你願意放手嗎?”這弟兄意識到他獲得博士學位的願望如此強烈,以至於他無法順服神的要求(後來如何我不記得)。我看了這個故事後,就問自己,有什麼事是神要我放棄,但是我不願意的嗎?“你的小提琴”,有個聲音說。這不可能吧,我不拉琴能做什麼呢?這不是浪費了我的天賦嗎?況且這是榮耀神的事啊! 可這聲音一直在我心中,以至於我無法
對它置之不理。我終於來到神面前,禱告他,我看到自己以前把音樂當作我的生命中的一切,當作我的信仰,我的神,使我走到了一個死胡同。如今認識了真神,走在又新又活的生命大道上。如果神要我放棄音樂來服事他,我還有什麼不願意的嗎?我心一下子想通了,就很欣然地對神說“我願意”。但神並沒有讓我放棄拉琴,相反,他呼召我用音樂來服事他。神是試驗我是否愛神的祝福和恩賜勝過了愛這位賜恩的主。但我知道,現在我的心是完全屬他的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全時間來服事神,覺得只有這樣才是最愛主,極其羨慕全職奉獻給神的人。可是神一直要我繼續提高我的藝術和演奏,神要我把那發自內心的讚美的琴聲獻給他。我終於明白,我生命的價值不在乎我做的是什麼,而在乎我在神面前是如何生活,是怎樣一個人。我不再去羨慕別人或輕看別人。因為每一個生命在神的眼中都同樣寶貴。

我願用每個音符來讚美他,也願我的生命能榮耀他的名,願一切的感謝都歸給他。

黃濱 來自中國大陸,小提琴藝術家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懷 着 希 望  走 在 一 起
2004: 兒子的英語 honor 課
2003: 孩子向前衝 z
2003: 中國小孩在美國--父母的選擇和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