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笑口常開·大肚能容
送交者: 布袋和尚 2005年04月19日16:52:42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ZT布 袋 和 尚 -- 笑口常開·大肚能容

  傳統的中國寺院建築,一進三門,首先映人眼帘的,便是供奉四位護法天神——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及多聞天王的天王殿,殿中則端坐着笑臉迎人、開懷袒腹的彌勒菩薩(中國佛教五大菩薩之一,以修慈心觀及唯識觀為其特德)。佛經中記載三千大千世界中,有無量無邊恆河沙數諸佛菩薩,為何古德獨鍾情於彌勒菩薩,而將之安奉於天王殿呢?其用心是希望藉滿腔歡喜的彌勒菩薩,提醒信眾:必須時時高高興興、和和氣氣,笑口常開、大肚能容,才具備踏入佛門修學菩薩道的資格。而彌勒菩薩的形像,則是根據五代時出現在江浙一帶的高僧——布袋和尚契此的特徵所塑造的。
  身材圓胖、大腹便便,神情一任怡然自得,始終笑顏逐面,便是布袋和尚的特徵。從宋朝贊寧所撰的《高僧傳》中,得知布袋和尚自稱“契此”,惟其身世姓氏皆不詳。契此和尚平日居無定所、隨遇而安,出語則或莊或諧、變化莫測;人們經常看見他以杖肩荷一隻布袋,四處化緣。而契此和尚“見物則乞”,無論施主所給與的物品為何,他一律“來者不拒”、歡喜接受。如果對方給的是食物,契此和尚輒隨意吃幾口後,便將餘食投擲於布袋中;此外,資身所需的日常用品,亦悉數貯藏於該只布袋中。契此和尚因此被稱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具備多種“特異功能”,不只能準確預知天氣晴雨乾濕的變化,更曾隻身躺臥在雪堆中,卻不見片雪沾其身,見者無不嘖嘖稱奇!
  某日,有一僧人問布袋和尚:“如何是佛法?”和尚默默不語,惟立即將肩上的布袋放下、叉手而立。該僧人復進一步追問:“放下布袋後,是否另更有向上事?”布袋和尚依然默無一語,但即刻背起布袋、開步前行。“放下布袋”意謂:看破世情假相、放下染緣貪愛;“叉手而立”表示:冷眼觀世相,去執着離染污,身心解脫自在。末後一着,提起布袋勇往直前,系顯彰直下承擔如來度生大家當,踐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行業。“看破、放下”是大智,得力於般若妙慧的覺照;“提起、無畏”則是大仁、大勇的顯彰,源自無量悲願的驅策。“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正是修持佛法的正軌!布袋和尚這齣不假言語、即身示教的“默劇”,至今仍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五代後梁末帝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布袋和尚示寂於岳林寺(在今浙江奉化縣)廡下磐石上,遺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總不識。”世人據此推測:布袋和尚乃彌勒菩薩的化身。而更令人稱奇的是,後晉高祖天福初年(公元九三六年),莆田縣令王仁煦分別於江南和福州二地遇見布袋和尚。北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一一O四年)岳林寺住持曇振法師,募款建閣於寺後,並塑布袋和尚像於閣內,中國佛寺供奉彌勒菩薩像即肇始於此。現存最早的大肚彌勒像在杭州飛來峰石窟,由於其造形慈藹可親、人見歡喜,已成為中國藝品典型的造形。而彌勒菩薩身旁那副深具哲理的對聯:“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也隨之成為中國人立身處世能涵容、超脫的人生智慧。
  最後,值得一併介紹的是,在《一切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記載:於無量劫前的勝花敷世界中,彌勒菩薩曾示現為一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聰慧多智、廣博眾經。彼因受佛法感化,發心誦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直至成佛;於是舍家入山修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是經,一心除亂”。日後,因國王荒淫無道,天雨流星、洪水暴漲,仙人端坐不得乞食。斷食七日後,同住林內的五百隻白兔中,有一對兔王母子,見仙人絕糧多日,恐將危及道法的延續,自願捨身供養法師,俾使彼能安心修行、佛法得以久住,乃先後縱身火中。時天地大動、天華如雨散落。肉熟之後,山樹神即捧往仙人處供養。當一切智光明仙人得知兔王母子捨身原委後,悲痛不已!隨後說偈云:“寧當殺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慈悲者: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並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恆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語畢,亦自投火坑與兔並亡。國王輾轉獲悉此一悲壯事件後,十分慚愧與感動,並下令宣揚此事、護持佛法,冀見聞者,皆發無上真正道心!由此可知,彌勒菩薩為佛教史上,最先倡導並實踐素食主義者。也因此,我們不僅要效學彌勒菩薩“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氣度,更要學習彌勒菩薩慈心不殺、愛護一切眾生的美德!

下面的幾個定律對於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不無幫助,不妨試試:

  快樂定律,遇事要往好處想,比如不慎掉進了河溝里,你就可以想想也許有一條魚會游進你的口袋。

  幸福定律,如果你不再總是想着自己是否幸福時,你就獲得幸福了。

  沉默定律,在辯論時,沉默是一種最難駁倒的論點。

  動力定律,動力往往只是起源於兩種原因:希望或者絕望。

  受辱定律,受辱時的唯一辦法是忽視它,不能忽視它時就藐視它;如果連藐視它也不能,那麼,你就只能受辱了。

  愚蠢定律,愚蠢大多是在手腳或舌頭運轉得比大腦快的時候產生的。

  價值定律,當你一旦擁有某種事物時,你就會發現這種事物並非像你想象的那樣有價值。

  化妝定律,在修飾打扮上費時有多少,你要掩飾的缺點也就有多少。

  省時定律,要想學會最節省時間的辦法,首先就要學會說“不”。

  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頂上,有人站在山腳下,雖然所處的地位不同,但在兩者的眼中所看到的對方,確是同樣大小的。

  失敗定律,失敗並不意味着浪費時間和生命,卻意味着又有理由去擁有新的時間和生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兒童論壇是很不錯的
2004: 和GREEN2003:你的總結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