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幸福人生講座(三十五):君仁臣忠(3)
送交者: 蔡禮旭 2006年10月26日16:23:0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以孝治家

  古代的君王能夠做到這樣,那我們現代的人能不能做到?

  有一個企業家曾經遇到一個很大的挫折,虧損了差不多七、八億。這樣的挫折並沒有讓這個企業家灰心,他還是再接再厲,後來事業拉起來,而且做得很好。後來我們去了解到這個企業家他的員工訓練,訓練什麼?他的員工用《弟子規》來訓練,用《三字經》來訓練。我們去體會到他為什麼要用《弟子規》來教育他的員工?他為什麼不告訴他,你就把我這個東西賣好就好了,你能夠把我這個東西銷售出去就好,他幹嘛還要用《弟子規》來教他的員工?是把員工的成長,員工的人生放在心上。因為體會到現在的員工不懂得做人,一個人不懂做人,人生是荊棘密布,一定會走得非常坎坷。因為他有這份心愛護他的員工,自然得到員工的愛戴。

  這個企業家每年的幾個重大的節日,比方說清明節、春節這些重大節日,所有的子孫都要拜他的媽媽,都要拜父母,所以這個家庭是以孝治家。當領導人有這分孝心的時候,下面的部屬會很感動,進而效法。當他的員工懂得孝道治家,員工的家庭也能夠和樂,而員工的家庭一和樂了,他的心態,他的內心才會很平安,工作也會做得好。所以他用《弟子規》來教他的員工做人,他的員工才懂得修身跟齊家;他又行孝道當員工的榜樣,所以員工也懂得以孝來督促自己,來治理家庭。所以我們領導人不能只想到自己的荷包,還要能想到員工的成長,員工的家庭。只要領導人有這樣的胸襟跟氣度,企業一定可以帶得很好。所以一個領導人的言語行為、處事態度都會直接影響到你的部屬。


  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在商朝的時候,商紂王是商朝最後一個皇帝。他在吃飯的時候拿了一個象牙的筷子,其實商紂王身邊有沒有很多很好的大臣、很有智能的良臣有沒有?有,很多!那為什麼商朝還是敗亡?因為領導人沒有接受臣民進諫的這種態度跟雅量,所以造成到最後這些良臣都離他而去,有一些還被他殺了。其中有一個大臣很有智能,一看到紂王拿了一個象牙筷子,他心裡一想麻煩了,國家會有大難。以前的讀書人看一枝筷子就會知道國家有大難,為什麼?我們現在人行不行?不行。所以真的以前的人讀古書很有智能,他就去想到當商紂王拿着一個象牙的筷子,他要用什麼樣的茶杯?要用犀牛角做的玉杯,當他的象牙筷子跟玉杯要配什麼樣的盤子?可能要配黃金的盤子。那配黃金的盤子,請問要什麼樣的食物?你總不會一個黃金的盤子擺上兩塊豆腐,會是山珍海味。你在吃山珍海味總不會穿著一個T恤衫,會穿什麼?會穿綾羅綢緞。你穿綾羅綢緞總不會住在一個木屋裡面,那就要蓋什麼?所有奢華的皇宮建築都出來了,要花多少錢?要花一大堆錢。請問跟誰要錢?老百姓的血汗錢統統把他搜刮出來,老百姓連養活自己父母妻兒的錢都被他搶過去了,到最後會怎麼樣?起而討伐他。

  所以一人貪戾,《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他那麼貪,他那麼暴戾,全國起而攻伐他。我們剛剛提到水給我們人生的啟示,其中有一句跟水有關,叫「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君王,人民可以擁護你,讓你國家興盛,但是當你暴戾無道的時候,水就會把你淹沒。所以商紂王不了解要得民心,不能與民爭利。所以君王只要與民爭利到最後的下場一定是眾叛親離。所以員工對我們的支持,部屬對我們的支持,也都決定在我們的態度、我們的做法。


  孟夫子的教誨

  所以孟夫子對於君臣關係,有一段很精闢給我們的教誨,我寫下來給大家看。孟夫子說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好,我們來看一下孟夫子對君臣關係一個很重要的教誨。領導人假如對臣、對部屬就看作自己的手足、自己的兄弟一樣,則臣會怎麼對他?把他當作心腹一樣看。君之視臣如犬馬,你就看你的部屬就像犬跟馬要幫你服務一樣,也不尊重他,那他看你也就是像普通的陌生人一樣,就像這個國家的國人而己,對你會不會尊敬?也不尊敬。君之視臣如土芥,你對你的部屬覺得我花錢,你就要給我老老實實做,你要給我日夜的工作,不把他當人看,把他當土芥看,那他看你像什麼?把你當搶匪、仇人一樣看。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部屬對於領導人的態度都是取決於領導人的態度,所以一個團體帶不好,一個企業帶不好,誰要負最大的責任?領導人。所以當我們的組織,當我們的企業帶不好,不能責怪部屬跟員工,要先反省自己,要想到湯王那句話「萬方有罪」,罪在哪?罪在自己,「罪在朕躬」,這是君對臣的一種態度,「君仁」。


  天子有爭臣七人

  接下來(講)「臣忠」。我們剛剛說的忠於什麼?忠於本分,忠於自己的職責。那臣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去盡心盡力,就是當領導人有過失的時候,要懂得勸誡領導人。所以在《孝經》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教誨,《孝經》提到「天子有爭臣七人」,當時候的天子只要有七個肯勸他的大臣,縱使他沒有很好的道德學問,「雖無道,不失其天下」,他的天下還可以維持下來;「諸候有爭臣五人」,諸候是一個國家,比方說是魯國、齊國,有一個國家雖然無道,但是他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大夫是以前算官做到很大的一個官職,「大夫有爭臣三人」,只要他身邊有三個肯勸他的下屬,雖然自己道德學問不好,也不失其家,不至於把他的家族敗掉。所以身旁有進諫他的下屬,這對他一生事業的成敗至關重要。所以古代很多的良臣、忠臣都很守本分,只要君王有過失,他馬上勸誡君王。最有名的莫過於唐朝的魏徵。那當然勸別人能不能直言不諱?也要察言觀色,審時度勢。所以魏徵也很有智能,他一開始事奉唐太宗的時候就跟唐太宗說,他說:我要做良臣,絕對不做忠臣。你看魏徵很厲害,都可以透過一些問題引導唐太宗思考,說我要做良臣,絕對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為什麼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魏徵跟唐太宗說:忠臣都要殺頭,有的心臟還要被挖出來,所以我不做忠臣,我要做良臣。這麼一說,唐太宗哈哈大笑,但是在這個笑的過程裡面,唐太宗會思考。因為古代的君王都是飽讀詩書,尤其歷史都是讀得滾瓜爛熟,一想到有暴君才出忠臣,因為暴君,所以勸誡的時候都被皇上殺了,他想假如我把忠臣殺了,我就變暴君。所以魏徵這麼一講,他以後的性命就不用擔心了,因為唐太宗會想我絕對不做暴君。魏徵言語的智能相當高,所以講話也要不斷的去提升境界。

  後來有一次魏徵勸唐太宗確實勸得非常的激烈,唐太宗一時接受不了,氣得半死,就一路走回自己的寢宮,一邊走一邊喊: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殺了。就講氣話,就很生氣走進自己的寢宮:我一定要把他殺了!剛好遇到皇后,皇后看皇帝這麼氣,心裡一想一定是魏徵勸誡唐太宗勸得太激烈了,他就氣得半死。結果這個皇后也沒問說你氣什麼,馬上就說:賀喜皇上!恭禧皇上!唐太宗一聽莫名其妙,我氣得半死,你還恭禧我,恭禧個什麼?還摸不着,他說:你在恭禧我什麼?她說:皇上,一定有聖君出現,臣民才敢這樣直言不諱。唐太宗一聽本來氣得半死,突然就歡喜起來了,所以你看這個皇后言語的智能也很高。所以我們從這個故事當中可以體會到,一個皇帝也好,一個人也好,一生要能成功立業最不能缺少的是什麼?是身邊有真正能勸誡他的人,唐太宗沒有魏徵,沒有皇后,功業能做起來嗎?太難了!所以諸位朋友,你的身旁有肯勸誡你的親友,你要當什麼看?當寶貝看!所以《孝經》裡面說的「士有爭友」,一個讀書人要有一個肯勸他的朋友,他這一生才不會身敗名裂;一個父親要有肯勸他的兒子,他才不會做出犯法的事情,「則身不陷於不義」。所以現在你身旁有這樣的朋友,你要好好珍惜!


  聞譽恐,聞過欣

  那我們看一下,人聽到別人勸的時候都會脾氣就來了,所謂「忠言逆耳」,但是「利於行」。所以一個人有這個雅量能接受別人的勸言,什麼時候開始建立?你等他被拍馬屁都拍習慣了,再來說一個人要接受別人的勸告,能不能做到?做不到了。所以我們李老師,我們在深圳的李老師,他教孩子教到這一句《弟子規》說的「聞譽恐,聞過欣」,聞別人稱讚我們,我們受寵若驚,還警惕自己我還沒做到這麼好。聞過欣,聞到別人指出我們的缺點,我們要歡喜接受,還要感謝別人,這樣子「直諒士,漸相親」,所有肯勸告你的朋友就會圍到你的身邊來。剛好李老師教到這一段。

  他教到這一段的時候,我跟邵老師跟幾位老師正好在杭州講課,然後回到深圳去之後,剛好要吃飯。這個邵老師就指出一個學生某一個動作,就指出她這個動作不大好,要改過來。這個話才講完,這個女孩子馬上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她說:謝謝邵老師指出我的缺點。這個邵老師突然覺得很驚訝,你看這麼一教,孩子馬上能夠歡喜接受。所以從那以後我們跟這些小孩指出缺點,他們不但沒有生氣,還會感謝你,給你深深的一鞠躬。所以當孩子從小能夠建立這種接納別人勸告的雅量,對他一生的幫助,那真是沒有辦法去衡量的。好,我們這節課就先上到這邊,謝謝大家!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輕歌曼舞:回dcdad-其實你很幸福
2005: 每日一詩:《寄全椒山中道士》
2004: 說說我害羞的女兒
2004: 兒童社交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