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育兒漫談:“高指標人”和“多情趣人”
送交者: 歐陽峰 2010年03月18日15:57:5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一年一度的“大學發榜”日又來到了。怎樣教育子女,把他們送進名校是這個季節的熱門話題。在這個“科學化,精確化”的時代,大學挑選學生也依賴於一串數字:GPA,SAT,AP課數,等等等等。據說其他方面的考量也是數字化了,比如自我介紹寫得好得幾分,當學生會主席得幾分, 樂隊第一琴手得幾分。。。都有一定之規。招生官員們大概就象我們在網上買照相機,按着密密麻麻的性能表逐項比較,篩選最理想的“產品”。我們爸爸媽媽的任務,就是“設計”,“製造”出“高指標”的孩子,幫他們跨進名校的大門。更困難的是,大學的“定量評估”公式是鎖在黑箱裡的,我們很難“對症下藥”。父母和孩子能做的,一方面是通過各種傳聞,故事去揣摩大學的偏好,一方面是盡全力把每件事情做好,哪裡都不能失分。所以,可以說在美國進名校一點不比中國的“高考獨木橋”輕鬆。

我也“製造”過一個“高指標人”。我的大女兒高中全A,SAT和AP考試全部滿分,學術競賽,社區服務,領導才能,個人才藝等都拿得出手。最後她如願以償被所有申請的大學所接受。但是她進了大學後,卻經歷了一個相當辛苦的“轉型過程”,開始尋找自己在課堂以外的熱忱和追求。她介紹給我一個網站:“Study Hacks” 【注一】。 博主Cal Newport是MIT的博士。他以博客和出書的方式宣傳一種“非傳統”的學習方法,在學生和家長中引起了相當的注意。這篇博文就是受他的啟發而寫的。

其實我們都知道,要上名校,除了上面說的“面面俱到”的“高指標”外,還有一條路,就是在各方面達到一定標準的前提下,有一,兩件事做得特別好。特別是要有自己獨創的活動,如發表科學論文,創立慈善組織,發起社會運動等。我們不妨把這種策略稱為“一枝獨秀”。這個途徑聽起來不那麼辛苦,但實際上耗費的心力更大。因為按部就班的“面面俱到”,雖然需要很多努力,但畢竟是被動的,完成老師,家長,輔導員等布置的任務就行了。而要把一兩件事做得特別好,就需要自己策劃,創新,自己給自己設定目標和策略。要做到這些,光有吃苦肯干的精神是不夠的,而需要對這些事有着全身心投入的熱情和興趣。所以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條路徑,真正走的人卻不是很多,特別是在華人家庭中間。

“面面俱到”和“一枝獨秀”不光是策略的不同,結果也不一樣。“面面俱到”的做法雖然也有課外活動,才藝訓練等。但目的是“證明”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性能表”上填補一個空白。而“一枝獨秀”的努力目的不是證明自己,而是讓自己成長,在這些活動和努力中豐富自己的經歷,尋找自己的夢想。“面面俱到”培養出的是“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各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礎,聰明肯干,能適應大學的挑戰,在大學成功地生存下來,進而讀上研究生,醫學院,法學院等等。這就是名副其實的“高指標人”。而“一枝獨秀”培養出的,則是具有強烈熱情,對自己有很好了解的人。他會利用大學的資源為自己的目標服務,關注的不是教授和書本的要求而是自己的夢想。他會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發生興趣,而且為滿足自己的興趣和好奇願意花力氣去學習,探索。我們不妨稱這樣的人為“多情趣人”。當然,“高指標”和“多情趣”是對立的統一:只有“指標”達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去發展各種情趣。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興趣和熱情,才可能做出取得“高指標”需要的努力。這裡說的,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怎樣才能成為多情趣人呢?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給自己一定的自由時間。在今天的學校環境,除非你是天才,否則要做一個好學生很不容易。那麼多的功課,項目,課外活動,很容易就占用了學生所有的時間。通常老師和專家的訓導也是:學會安排時間,利用每分每秒做“有益的事”,把一切納入計劃管理之中。這固然是提高效率的好辦法。有了合理詳盡的計劃,可以保證預期的任務都能得到很好的完成。但是另一方面,“計劃”和“預期”本身也是限制。它使得生活沒有了驚喜和意外。我們的興趣很可能就因為不在計劃之中而被扼殺。所以一定的自由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時間很可能被浪費掉,但也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穫。所以,必須承認這一開始就有冒險的成分。這特別是對於華人家長,更是一個考驗。研究表明,家長的態度對於孩子的興趣和動力有重要的影響。家長的關心有正面的作用,而家長的控制則有反面作用【注二】。也就是說,家長表現出對孩子活動的興趣,但不參與孩子的決定,是最有利於培養興趣和動力的。然而,要看着孩子“虛度光陰”甚至犯戰略戰術的錯誤而不出手“救援”,還真需要“特殊材料製成的人”呢!

興趣,動力和分析力,記憶力一樣有天生的成分。所以我們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策略。有些孩子可以給更多的自由,而另一些孩子卻需要比較多的督促。但是另一方面,興趣和動力也是可以培養的。例如,有一個教育青少年善用空餘時間,遠離毒品和犯罪行為的項目叫TimeWise,只通過六堂課,教會孩子們如下知識:善於利用空閒時間的重要性和益處;“要我做”和“我要做”之間的平衡;發展興趣和控制無聊的感覺;計劃和決策的技巧;時間管理技巧;總結和應用。調查結果發現,通過這短短的訓練,孩子們的興趣和內在動力都有增強,主動性和計劃,應變能力也有提高。當然,這個項目的目的不是培養“明星學生”而是預防青少年犯罪。但是其中的原理應該對我們有所啟發。【注三】

美國國會贊助一個獎勵項目Congressional Award【注四】,是幫助青少年發展自己的興趣和追求的一個有用工具。這個項目不是關於參與者之間的相互競爭,而是參與者對自己的挑戰。參加的人在學術,才藝,個人發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目標,然後花幾年時間去達到。最高成就的金質獎章(每年幾百人)可以到國會去領獎,有本選區的議員接見和發信祝賀。這種正面鼓勵對於激發孩子的動力和堅持是很有幫助的。

成為“多情趣人”不是上大學的捷徑,而是為一生積累寶貴的財富。多種自願參與的活動能提高一個人的內在動力和好奇心。這樣的人會更開放地接受新事物,對於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東西會更多地感到興趣和吸引而不是不安和疑慮。他們會更強烈地追求和欣賞新穎,複雜和多樣的事物。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好奇心的人具有較高的智力程度和學習,認知能力。他們也更可能健康和長壽。而且他們給自己和別人都帶來更滿足的社交生活,自己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滿足【注五】。所以,培養“有情趣”的孩子,也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呢。

在這方面,“股神”巴菲特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小時候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但並沒有埋頭讀書。他從小就對金錢特別感興趣,想出各種花樣賺錢,以後一生都追隨自己的熱情和信念從事投資。而他的子女們也各有自己的道路。除了從事家庭的慈善事業以外,他的一個兒子做過企業主管,也自己出過好幾本書。另一個兒子是音樂家,得過艾米獎。他的女兒大學肄業,當過秘書和編輯,後來主管慈善基金。巴菲特的名言是:我會給他們足夠的錢去干一些事,但不會給他們太多,使他們不用幹事。我們華裔家長一般都願意支付孩子的大學學費,但那畢竟是我們希望他們走的路。在那以後,當孩子們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即使是我們不熟悉或不認可的,我們還能熱忱而明智地支持,幫助,激勵他們嗎?也許這才是對父母愛心的真正考驗吧。

做“多情趣人”不光是孩子們的事,也是一生的功課。人生一世,都是在“要我做”和“我要做”的事之間求統一,求平衡。人到中年,對於“指標”的壓力不象年輕時那麼大了,更是追求“情趣”的好時光。發展,追求自己的興趣,是身心健康和生活充實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成就事業的利器。比如前不久我談到的書《The Unthinkable》,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它講述了一個很重要,但又未被人們系統了解的問題:如何基於人的本性來防災救災。書的本身邏輯條理清晰,卻用許多古今“美”外有趣的故事貫穿起來。而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出人意外的統計數字的背後,又有着作者紮實的功課,包括親身體驗腦掃描和心理測試。這本書的作者Amanda Ripley是Times的記者。她參與“九一一”事件的報道後,對人們面對災難的反應發生了興趣。於是她關注了包括喀翠娜颱風的許多災難事件並廣為採訪,收集,歷時七年才寫出這本書,成就了一個事業。當然她是幸運的,因為她的職業允許她追隨自己的興趣和熱情。但是我們每個人,是否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條件呢?

其實博客世界,也是我們培養,發展和追尋自己興趣的好天地。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博主,毫無疑問都做到了“高指標人”。然而,在博客世界相互學習,相互激勵,讓自己變得更“有情趣”,是不是一個沒有止境而且回報無窮的旅程呢?

【一】 http://calnewport.com/blog/
【二】 Sharp, E. H. et al.,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vol. 35, No. 3, pp. 359-372 (2006)
【三】 Caldwell, L. L. et al.,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vol. 36, No. 3, pp. 310-335 (2004)
【四】 http://www.congressionalaward.org/
【五】 Silvia , P. J. and Kashdan, T. B.,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vol. 3, No. 5, pp. 785-797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一忙就忘了來問,
2009: 學中文還是要趕早啊!
2008: 合適就好 ——寫在美國高校發榜前
2008: 寶寶的故事(之二)
2006: daycare的煩惱
2005: 藍色晚年-老年憂鬱症
2005: 暗黑的徽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