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歐陽峰:虎媽貓媽,異途同歸?
送交者: 歐陽峰 2011年07月05日16:03:4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前些日子我探討了些亞裔學生升學的問題,在讀者討論中自然提到了亞裔的“教育風格”的利弊。正好萬維發表一個媽媽和女兒的故事,又引起了子女教育理念的熱議。而最新一期的“大西洋”雜誌發表了一篇子女教育文章“怎樣把你的孩子送進心理診所”(“ How to land your kid in therapy” by Lori Gottlieb, the Atlantic, July/August 2011, http://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1/07/how-to-land-your-kid-in-therapy/8555/)。這篇文章基本與亞裔教育無關,討論的是美國主流父母的教育理念。但是我讀了之後,卻有“他山之石”的感覺。所以我先放下關於亞裔學生升學的問題,來介紹一下這篇文章和我的感想。

這篇文章的中心內容是批評美國主流的教育理念,即把“快樂“作為中心的教育方法。作者認為,過度地追求孩子的“快樂”,把他們與挫折,壓力等一切“負面情緒”相隔離,反而讓他們長大後感覺不到快樂,而且產生種種心理和人格的問題。作者描述的過於保護,過於放任孩子的父母,雖然與亞裔父母中的“虎媽”似乎是截然相反的,但相信我們都不陌生。我們不妨在此稱之為“貓媽”。但是,讀完全文,我卻感到,“貓媽”,“虎媽”雖然做法不同甚至相反,但在教育理念上卻有着共同的誤區。以下,我們不妨以該文中談到的三個問題來對比一下“貓媽”,“虎媽”的異同。

首先,對於孩子的人格培養是個重要問題。“貓媽”對於孩子過於保護,不讓他有任何負面的經歷。孩子始終有選擇的自由而沒有任何壓力和強迫。“貓媽”既對孩子的成就有很高 的期望,又不認為實現這樣的成就需要艱苦的努力。在她看來,“成功”來自於聰明的策略和機會。但事實上,孩子得到很多“選擇”並不能變得更明智,相反卻變得困惑,而且很容易放棄(因為反正還有其他選項)。甚至在簡單的是非問題上,“貓媽”也不是通過阻止和懲罰來傳遞清晰的信息,而是要“交談感受”,“挖掘深層原因”,避免傷害孩子的情感。這樣的結果是:孩子一直沉浸在“快樂”之中卻喪失了感受“快樂”的能力。他們變得弱不禁風,不能面對現實世界。當然“虎媽”絕不會這樣做。相反,“虎媽”往往是忽略孩子的感受,把自己認為“對孩子好”的東西強加給孩子。“虎媽”始終是占據着主宰的地位,孩子除了服從沒有其他選擇。這種做法,也很不利於健康的人格培養。孩子雖然在學業才藝上成績很大,卻在決策和情感方面不能獨立,以致進入成年之後還要補上“teenage”的“反叛”這一課。所以“虎媽”“貓媽”的做法都不利於人格培養。我認為最好的做法,是在尊重孩子的獨立與善於引導之間的平衡。隨着孩子判斷能力的加強而給予他們相應的決定權和責任,為他們步入成年做好準備。

第二,是如何幫助孩子認識現實世界。“貓媽”為了保護孩子的感受,往往給孩子提供扭曲的反饋。表現不如別人時就說“重在參與”;沒達到目標時就說“享受過程”。成績不好不能說“差勁”,要說“特別”:是學校沒有能照顧孩子而不是孩子不用功。“貓媽”讓孩子沉浸在誇獎之中,每做一件事就換來“好棒,精彩”的掌聲。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保護和鼓勵孩子的自信心。但問題是,孩子不是永遠生活在父母編織的保護圈裡,享受這個虛幻的自我印象。一旦他們到了真實世界,需要對自己的業績負責,需要面對挫折和失敗時,他們的自信心就會破碎。甚至有些人只要不持續地聽到讚揚,就會有不安全感。這是“事與願違”的一個典型例子。而“虎媽”當然不會隨意誇獎孩子甚至還給孩子設定了太高的標準。但是“虎媽”對孩子在“競爭”中的地位十分敏感,需要經常評估。於是“虎媽”就非常注意孩子生活中那些可以量化的東西如分數,名次,排名等,用那些來衡量孩子的價值。這種做法讓孩子認為,人生的成功就在於“成績單”,而對於沒有考試的東西,如個人品質,動手能力,社交能力和生存能力等就可有可無了。而這也是一種對現實的認知扭曲。我以後的文章還要介紹《紐約時報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紙老虎》,專門講應試教育培養出的亞裔孩子到了社會上的困境。當然,在孩子小的時候,保護他們是應該的。但隨着孩子的長大,我們應該鼓勵他們自己多出去闖蕩,特別是多犯錯誤,因為這時候的孩子犯錯誤都能得到原諒,而他們自己可以從中學到教訓。而成人後,犯了錯誤後果更嚴重,他們也就越發不敢越過雷池一步。所以,讓孩子早日在真實世界裡“經風雨見世面”,也許比多拿幾個獎盃要重要得多。

這篇文章還尖銳地指出:“貓媽”溺愛孩子表面上是出於“愛心”,實際上很可能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感情需要。他們太珍惜與孩子的“感情紐帶”而不願冒任何損害它的風險。特別是父母自己很忙,只有很少時間陪伴孩子時,他們更是樂於沉溺在“你好我好”的氣氛中而不願面對必要的衝突。他們希望自己在孩子心裡是“完美父母”更甚於希望孩子成為“完美成人”。這樣的父母在感情上是如此依賴孩子,以至現在大學在新生報到後都要想方設法才能把父母“趕走”。而“虎媽”的“私心”就更明顯了。“虎媽”們把孩子作為為自己,為家族爭“面子”的工具。孩子的表現甚至專業,職業的選擇都需要面對“讓我出去如何做人”的問題。還有些父母把自己小時候沒能實現的夢想強加到孩子身上而不顧孩子的興趣和才能的實際情況。當然,我們做父母的很難承認自己有這樣的動機,而是堅持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但是夜深人靜時自己想一想,恐怕還是有必要的。

說到這裡,也許需要一個“免責”聲明了:這裡講的“兔媽”“虎媽”,當然不是白人和亞裔父母的全部,更不是特指母親們。即使是算得上“貓媽”或“虎媽”的人中間,做法也有千變萬化,我上面說的三條不一定都套得上。我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指出一些常見的理念誤區,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不過,關於“虎媽”問題的激烈討論和眾說紛紜,除了反映了大家對子女教育問題的關心以外,還說明這個問題的複雜性。畢竟“虎媽”的行為模式並非千篇一律,很難用幾個做法來給她們“定性”。而且同樣的做法的正確性也是因人因事而異。而我覺得,從更加本質的“理念”層次上討論,把“虎媽”“貓媽”這“兩極”聯繫起來,也許更有普遍意義。希望本文在這個“理念討論”中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有關文章:

亞裔學子:大學門檻格外高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87733   

亞裔學子的大學門檻:統計證據一例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8815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quickforward=1&id=460297 

秦川: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http://bbs.creaders.net/child/bbsviewer.php?trd_id=603622&blog_id=88326

談談孩子爬藤與培養領導能力 http://blog.creaders.net/yiranshu/user_blog_diary.php?did=88351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營養專家:小暑至盛夏始 吃“苦”嘗“
2010: 給寶寶喝什麼飲料最健康
2009: 幸福人生講座(八十二):慎思而後力行
2009: 天天天藍:我的髮小兒茹小壯(五)淮揚
2008: 老公脾氣暴躁,請求幫助
2008: 徵求下聯。上聯是:枯木朽株三月梅
2006: 簡答如下